简洁蕴藉 古雅秀逸

2021-01-21 08:05张春华
名家名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花鸟画笔墨意境

张春华

《故园逸臻》 曹 进/ 作

河南画家曹进,是一位深受古代经典绘画影响而又不固守传统的青年画家。他在当代花鸟画多元发展的现状下,经过多年的求索和奋斗,融合多种绘画语言,以简洁灵动的构图、幽远静谧的意境表达、古雅秀逸的绘画风貌活跃于画坛,令人印象深刻。

观曹进的花鸟画,以写求真,寓工于写,工写融合,兼顾笔墨的灵动韵致和造型的准确性表达,意境幽远,情趣蕴藉,品性古逸。既显示出他熟练运用传统技法,并对绘画传统综合汲取的新追求,又体现了他颇具个性的审美意趣。

众所周知,画家的绘画思想与美学追求,是和其成长环境以及综合修养密切相关的。曹进自幼喜爱书画,早在中学时代即随本地知名书法家学习书法,由此,为他日后的绘画创作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线条基础。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大学主修中国画期间,曹进针对花鸟画下了一番苦功夫。后来他考入河南大学,攻读美术史论。获得硕士学位后,在高校从事写意花鸟画和美术史论的教学工作。积淀深厚的他,又于数年后进入文化部门专业从事绘画创作和研究,从而开启了他花鸟画艺术发展的新征程。

曹进的花鸟画发展脉络,是随着他对中国绘画史的深入理解而逐步确立的。曹进从书法入手,画大写意花鸟画时,初学吴昌硕、任伯年,后来因为喜爱元、明时期的绘画风格,又对林良、吕纪、张中、陈淳等人的作品进行过大量的临摹。从用笔、用墨到色彩,从造型构图到意境追求,他都将这些大师的风骨精华烂熟于心,融于笔端。

不过,有点中国画理论知识的人都知道,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的绘画,经过五代“徐黄体异”到宋代院体花鸟、文人画思潮,再到元代墨花、墨禽,文人墨梅、墨竹的发展,至明代青藤白阳写意花鸟的成熟,清代文人写意花鸟画的繁荣。可以说,花鸟画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由此,无形之中就要求花鸟画必须在传统既定的语言模式上有新的突破。

基于这样的观念,曹进逐渐对中国当代花鸟画语言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由于其早期对书法、山水的涉猎和在读研期间对哲学、美学、美术史、画论等书籍的大量阅读,所以有着较为全面理论修养的他,在此实践中,显得尤为得心应手。

创作中,他从元代的墨花、墨禽以及明代吕纪、林良的花鸟画作品中汲取营养,将元明“墨花墨禽”的写实技法,融注于文人写意,打破传统花鸟画的固有模式,将工和写、形与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其花鸟画面貌有了不同于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特质,既具有文人写意画的笔墨意趣和精神意蕴,又具有扎实的笔墨造型表现,初看文人画气息浓郁,细看造型生动传神,生机盎然。

值得一提的是,在鸟的表现上,曹进尤为注重对造型的把握,由此也看得出他重视写生、写实、写神。同时,我们不难想象,平时曹进对各种鸟类的观察与把握以及对它们生活习性的透彻了解。也正因如此,他笔下的鸟雀既有了自然形态的生动面貌,又强调进行提炼和概括,神形兼备。

《秋林落寂图》 曹 进/ 作

创作时,曹进极为注重对意境的营造。因为他深谙,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非常讲究的一种审美观。没有意境的画,是没有艺术活力和艺术生命力的。所以,为追求花鸟画的高境界,创作时,他以树、石、水、坡地等为配景,将山水画的构图、笔法、空间处理等运用到花鸟画中。画面既简洁又意境深远,给观赏者带来遐想。

《故园逸臻》《归鸟》《秋浦烟栖》《寒栖图》《秋林落寂图》等作品, 以水墨或水墨淡彩为主,既注重笔墨的质量,又能在造型的基础上强调写意性和抒情性,可谓内容题材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展读间,一种蓬勃的山野之气和清气扑面而来,给观赏者带来一种心绪的宁静和对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体悟的同时,也彰显出作者的综合修养与技艺的融合汇通。

孔子曰:“志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生活中的曹进平时除坚持阅读史论著作外,还坚持临习书法,从书法中学习线条的美感和笔法。为体味自然美感,寻找形式美,他每到一地必看当地博物馆、古迹、古建筑等。他说:“把绘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在绘画中寻找内心的充实和宁静,追寻一种人生的忘我境界。”

然而,作为青年画家,曹进还在不断地完善中,就目前的作品而言,还存在墨气不足,尤其在用笔、用墨上尚不成熟,笔墨的结合以及墨的生动性上,需要逐步完善。好在,这位中青年画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还在不停地探索和创造,不断提炼笔墨语言、完善作品图式、丰富作品内涵,使自己的花鸟画艺术更加完善,从而更加成熟。

我们期待,并祝他成功!

《寒栖》 曹 进/作

猜你喜欢
花鸟画笔墨意境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笔墨童年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