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主义的孤身守望

2021-01-21 08:05乔迁李彤彤李蕊
名家名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智勇主义当代艺术

乔迁 李彤彤 李蕊

《节日》 曹智勇/ 作

曹智勇在近四十年中国艺术本土化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其一,他是贵州美术现象开端的重要成员;其二,他对激发创作欲望的艺术有四十年的坚守。这相应地触动我们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贵州美术现象之于中国当代美术的价值;二是艺术家长期坚守一种创作方法的意义。

20 世纪80 年代,贵州省连续在北京和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地举办了二十多场展览,部分艺术家的作品也频频出现在国内各大群展,在短时期内涌现出以田世信、刘万琪、刘涌、董克俊、蒲国昌为代表的贵州艺术家群体。

支撑起贵州美术现象的艺术家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作为代表走到了中国当代美术的前沿。在贵州美术现象的中坚力量之中,有一大批或已被遗忘,或未曾成名。

1982 年,贵州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贵州学习民族民间美术作品展”,其中的雕塑艺术作品成为贵州美术现象的标志特征。应该说田世信就是在这个展览上获得了全国的声誉,他的十九件作品中的十一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他的作品《侗女》入选了法国巴黎的春季沙龙,在这之后田世信迅速获得了雕塑界前沿的影响力。曹智勇有两件作品入选“贵州学习民族民间美术作品展”,其中的《布依老人》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田世信、刘万琪、刘雍、曹智勇等艺术家的作品都是从民间、少数民族文化中吸取了营养,作品的形式语言显然受到传统傩文化雕刻的影响,表现为朴拙大气、不求形似、直追表意的表现方式,我们看田世信的《苗女》和曹智勇的《布依老人》都易于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然,他们的艺术普遍走出了对传统的模拟,现代美术造型语言能力使他们在形式上有更多的主动选择权,从这一方面讲,他们的艺术创作是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艺术家探索现代艺术的尝试之一。中国贵州美术家作品普遍具有的野性特征和原始主义风格成为中国艺术本土化的重要落脚点,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今日依然余波尚存。

那时曹智勇刚刚22 岁,比与他同时在京展出的大多艺术家都要小一个辈分。那时贵州是个边远地区,而曹智勇又身在贵州最边远的黔西南州的小县城册亨,到贵阳需要三到五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曹智勇创作的作品有超越年龄的成熟,成为书写贵州美术现象开端者之一。这必然和他的天分、热爱、努力相关。

和几个代表人物被写进美术史不同,曹智勇属于默默的践行者。他身处贵州最为偏远的、封闭的环境是客观的事实,性格上他也属喜欢默默做事的一类,尽管那时他获得了一些社会认可,但沉寂的状态下他的创作只能被外界零星知晓。也正是这个前提,曹智勇得以40 年来坚守他的原始主义艺术。在当代艺术潮流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曹智勇孤守着贵州美术赖以成名的样式。

今天梳理一下几十年来中国美术现象会发现,曹智勇这样的坚守别具价值,现当代艺术流派更迭迅速,能够坚守实属不易,在题材和形式语言的探索上需要有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曹智勇的坚守让我们看到原始主义艺术成熟的可能性。

大多贵州美术现象的亲历者加入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洪流之中,像曹智勇这样坚守的凤毛麟角。贵州美术现象是民族和民间文化与当代艺术融合,成为艺术本土化探索成功的一条道路,这也正是曹智勇迈入年龄成熟和艺术成熟的道路,他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这种四十年的坚守成就了曹智勇艺术在当代中国美术中的独特面貌,他孤守的贵州原始主义美术成为当代中国美术不可或缺的成分。

《布依老人》

《侗歌》

《者楼河》

《孕与梦》

猜你喜欢
智勇主义当代艺术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禾木之晨》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兔子哪里跑
近光灯主义
身家50亿的智勇坚守
中考题中的整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