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心建盏

2021-01-21 08:05李艾璞
名家名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建阳南平建盏

李艾璞

廖珍琴

南平工艺美术师,民间工艺美术名艺人,陶瓷工艺美术师,陶瓷二级工艺师,南平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硕丰建盏创始人。

第二届建窑建盏(建阳)文化博览会工艺精品奖银奖。

福建省第三届闽艺杯陶瓷艺术创意设计铜奖。

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艺杯艺术品评大赛金奖。

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艺杯艺术品评大赛银奖。

我有匠心首届建阳建盏斗盏大赛金奖。

第十三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铜奖。

2016 年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宁波展金奖。

2018 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国匠杯”获得金奖。

2018 中国天津投资贸易暨PECC 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茶缘杯金奖。

2018 中国天津投资贸易暨PECC 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茶缘杯铜奖。

2018 中国匠人大会活动中被评为“网络人气匠人”称号。

2020 年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大赛金奖。

《气化天地五行盏》 廖珍琴/ 作

有幸和刚刚获得2020 年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大赛金奖、硕丰建盏创始人、南平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廖珍琴女士共度下午茶时光,听她说起建盏的前世今生,获益匪浅。

随着南北朝民族融合和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在宋朝诸位皇帝的引领下,斗茶风靡一时。从高居庙堂之上的权贵显赫,到行吟泽畔山边的文人骚客,从肥马轻裘的公子哥儿,到引车卖浆的平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事。

上行下效带来茶文化的兴起,产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的建盏也应运而生。

不同于李唐时期,茶叶是要加入佐料和调味品一起煮来吃的。两宋时期,煮茶不再加入佐料,但还是把茶叶研碎,还是把茶渣一起喝掉。当时斗茶的氛围类似现在的红酒品鉴,眼观沸水浇注茶叶泛起的白沫以及挂杯。

为了能够看清茶汤是纯白、青白、黄白还是红白,这就要求容器用黑色作为底色才能更好映衬。

如蔡襄所说“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为了让汤花起得更多,在点茶之前,要求容器耐热,可经受预先在火上加热;茶点好后,还要用茶筅击拂,就像用打蛋器把鸡蛋打散一样,这就要求容器质地坚硬,不碍击拂。

只有福建建阳水吉镇才有的特殊瓷土,深色、耐高温并且还保温,且釉质坚硬,于是乎建盏在一众黑釉盏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宫廷御用和上流阶层的斗茶神器。

从古至今,建盏入窑一致,出窑千变。

从古至今,每一只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斜倚茶凳歪头细看底部盏口,与茶桌水平线严丝合缝,方为器形完好;起身坐直俯瞰斑纹,或点或线,或绒或羽,纹理清晰得带三维立体感且从边缘一直延伸到盏底,方为斑纹完好。静待茶汤入盏,举盏或轻啜或豪饮,都有补充矿物质的养生感,谓之胎质好。文人墨客称颂它们“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兔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说的都是建盏焕彩。所谓焕彩通俗来讲,就是杯盏上面反出来的光泽,或是金色,或是银色,或是蓝色等等,尤其是在光照之下或者是倒茶之后的反射光,令人心醉。

和每一只建盏的相遇,是一期一会。

日式茶道中提到的“一期一会”,正如释义“一生中只有一次的缘分(机会)”一样,最初对它的理解也是“珍惜眼前人”。

但越发明白“一期一会”真的不是可以外露显化的,诸如“我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我要拼命去善待眼前人”“我要感恩现下的每一次相遇”,这些抑或是新的执念。

想做的事情,放手去做就是了,不要瞻前顾后。想爱的人,大胆去爱就是了,不要患得患失。

阅读中的书,不必用力记忆它的内容。

正在喝的茶,不必刻意记忆下它的味道。

不管多年后,还会不会记起茶室里的画卷、茶桌上的插花、窗棂上的风铃、古朴的茶垫以及那时开门迎面吹来清凉的风……

这些终究都是皮毛,只是外象,只是皮囊。

尽管现在用的是廖珍琴女士送的琴心建盏,桌旁也有西式咖啡杯及日常饮水马克杯,但不论茶道也好,禅宗也罢,世间万理总是相通的。

心有乾坤自安定,世俗浮云不牵挂。

人人世间过,每一念都是一期一会。

猜你喜欢
建阳南平建盏
电场作用下微细通道内纳米流体流动沸腾传热性能
明末清初建阳刻书家余应虬生平述略
浅谈建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南平检察院妇联共建合作机制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南平:妇联干部当好“五员”助力妇女脱贫增收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原来它不是小偷
建阳水仙茶 天然兰花香
我的“七岁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