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自然 心造灵壶

2021-01-21 08:05管银芳
名家名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寿桃花器松针

管银芳

在以陶而宜、因陶而兴的江南陶都宜兴,专做、擅做花器的紫砂艺人对“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这句话必然不会感到陌生。短短一行字高度概括了花器制作的精髓。“源于自然”这四个字不难理解,说的是紫砂花器均从自然界取形,草木虫鱼等物态都可成为创作的本源,是大自然赠予了紫砂源源不竭的创作灵感。然而要参悟透“高于自然”这四个字,却非易事。个人觉得拥有扎实的制壶基本功是前提,个性化思维意识内化于本心的同时又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技法将之外化于器形,令个性与自然共性达到融洽共生的平衡状态,才可以称得上是制出了高水准、有韵味的紫砂作品,也才算真正入了门道,悟了此语。

在平日的创作过程中,我始终认为,一把优质的紫砂壶首先在用料上必须考究,不能含糊。摆在面前的这两件近作:《松桩》与《寿桃供春》,均由我用家中珍藏多年的老紫泥制成。老紫泥泥色成熟稳重,泥质紧密结实易掌控,又因耐高温,烧成稳定性佳,色泽温润讨喜,质感与明清古壶相近,老味十足,所以称得上是泥中佳品。我所用料又是老紫泥中的精品,精上加精,便能助器生魂。

《寿桃供春》 管银芳/ 作

《松桩》 管银芳/ 作

先观眼前这件《松桩》。壶身取形自老松桩,整体呈稳健遒劲之势。壶体上随性亦不失精巧地胥出点点松针,层次感显著。针对树瘿、树洞的刻绘,可谓下足了功夫。为揣摩细微之处,我常常对着松桩一观察就是一下午。经过不断摸索,反复练习分层推贴薄片泥,才能如此精准地拿捏住松桩的肌理感,将其生机意趣淋漓尽致地诠释出来。壶把紧紧怀抱壶身,与壶体无缝衔接,宛若天成。盖面精塑松段一截,自一头顺势展出疏密有致的松针,与壶身巧妙呼应。壶嘴呈松枝状,苍劲挺括,具冰肌铁骨之感。此壶整体气韵畅达,逼真传神似天成之物。

《银杏》 管银芳/ 作

再品这把《寿桃供春》。我姑且把它称作一件具有未来意识的紫砂花器作品。整器取形自寿桃,福寿绵延,寓意吉祥。壶身、壶盖上桃叶的线条刻绘行云流水,好似闻风便可翩然而动,立体感十足。一只小鲜桃怡然缀之,与整体器形形成一大一小的空间嵌套美。简约的现代设计,又没有丢掉传统章法。在充分吃透常规供春壶身桶特征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大胆去掉了相当一部分多余的装饰,将流、把、钮的直曲折和粗细度发挥到极致,创意新颖,个性十足,是我将朴素美学融入创作的一次生动、成功的实践。

龙窑的烟火已赤腾千年,紫砂行业也用千年的时间证明了一个观点:只有多元文化和谐交融并且拥有永不枯竭的创意裂变才能保证将紫玉金砂长久地繁荣发展下去。在花器创作与传承的道路上,我当不断学习,继续探究师法自然更深层次的奥义。抟土塑器,以心筑灵,往生活最深处,嗅一嗅自然的香气。

猜你喜欢
寿桃花器松针
美丽的寿桃湖
松针扫把
论紫砂壶“寿桃”的文化意境
耙松针
冥想
白鹤
松针是另一种时间
浅谈紫砂《蟠桃壶》的绝代风华
中华寿桃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