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对肺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化疗不良反应及治疗延迟的作用研究

2021-01-21 08:09冀鹏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谷氨酰胺白蛋白例数

冀鹏程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河北 廊坊 065000)

现将本医院在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进行化疗的患者(肺癌)6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谷氨酰胺对肺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化疗不良反应及治疗延迟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医院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进行化疗的患者(肺癌)6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病理证实患者为非小细胞癌,驱动基因呈阴性,与医护人员能够进行正常的沟通,无语言功能性障碍疾病;入组患者均经本人同意、家属知晓,并签订知情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不愿意配合参与此次研究者;利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配分组,分为观察小组与对照小组,每小组患者人数为34。观察组:男性患者人数例数为16,女性患者人数例数为18,平均年龄数据(60.8±2.6)岁,对照组:男性患者人数例数为17,女性患者人数例数为17;平均年龄数据(60.2±2.5)岁;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认定批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过分析,指标信息相似,差异不明显(P>0.05),比较研究有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紫杉醇治疗,140mg/m2紫杉醇结合氯化钠500ml进行静脉滴注,注射时间控制在3小时,治疗周期的第1天使用;顺铂,一次20mg/m2,治疗周期的第1-4天治疗,并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谷氨酰胺(国药准字H20010192 生产企业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口服,一次2粒(0.5g),一日3-4次)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前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腹泻、呕吐、恶心、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治疗延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谷氨酰胺对肺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化疗不良反应及治疗延迟的作用研究调查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前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腹泻、呕吐、恶心、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治疗延迟率行卡方检验,用(n%)进行表示,P>0.05:研究数据属于无意义数据,P<0.05:研究数据属于有意义数据。

2 结 果

2.1 结果研究数据-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水平结果

患者实施治疗前,营养指标水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营养指标水平,具有显著优势(P<0.05),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水平对比分析详情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水平指标结果(±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水平指标结果(±s)

治疗后总蛋白(g/L)观察组 34 226.59±67.46 212.63±98.09 131.59±14.28 118.35±13.96 41.52±3.74 39.45±4.48 69.68±5.42 65.94±5.08对照组 34 226.45±66.94 262.34±88.26 130.57±15.12 125.46±12.29 40.53±4.42 42.42±4.29 67.42±5.41 68.82±4.45 t 0.0085 2.1966 0.2859 2.2290 0.9970 2.7919 1.7208 2.4866 P 0.9932 0.0316 0.7758 0.0292 0.3224 0.0068 0.0900 0.0154组别 例数(n) 治疗前前白蛋白(mg/L)治疗后前白蛋白(mg/L)治疗前血红蛋白(g/L)治疗后血红蛋白(g/L)治疗后前白蛋白(g/L)治疗后白蛋白(g/L)治疗前总蛋白(g/L)

2.2 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小板减少、腹泻、呕吐、恶心、周围神经毒性)数据指标相比对照组,能够看出明显优势(P<0.05),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数据见表2。

2.3 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延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延迟率(1例)2.94%相比对照组(9例)26.47%发现,观察组指标数据优势更加显著(x2=7.5034,P=0.0061)。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化疗为肺癌患者延长生命的重要方法,但在患者进行化疗的过程中会产生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会影响患者的化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部分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使患者的自身耐受力降低[1-2]。临床研究发现谷氨酰胺对于化疗患者的营养指标能够有效维持,使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前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保持稳定,避免患者化疗阶段出现体重下降、营养指标降低以及骨骼肌减少的情况,能够改善化疗患者的蛋白合成及代谢,同时对于化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能够有效抑制,减少肠道应激反应,改善肠道功能紊乱及菌群失衡的情况,使患者身体状况保持良好,避免由于脏器功能衰退、身体营养状况差及活动能力差等原因造成化疗时间延迟,同时能够维持人体的氮平衡,提升治疗耐受性[3-4]。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延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营养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发现,观察组指标数据优势更加显著(P<0.05)。

综述,谷氨酰胺对肺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治疗延迟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借鉴。

猜你喜欢
谷氨酰胺白蛋白例数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澳新拟批准一种谷氨酰胺酶作为加工助剂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谷氨酰胺酶活力研究
精氨酸联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烧伤患者的支持作用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