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2021-01-21 08:09王卫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研讨组间直肠癌

王卫平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结直肠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属于常见病症,它可危及患者的横结肠、乙状结肠、升结肠、降结肠、盲肠、直肠等多个部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该疾病特点[1]。患者常伴有腹痛、便血、大便性状改变等表现,通常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方式[2]。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应用广泛,均可抑制疾病,但不同的术式对于癌基因及预后会产生不同影响[3]。本研究选择我院近3年收治的结直肠癌80例患者,分组实施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我院2017年10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案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划分2组,分别实施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纳入标准:通过临床病理诊断已明确为结直肠癌疾病,预计生存期超过90天。患者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合并凝血功能、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患者,近期内进行过靶向治疗或化疗的患者。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参照组:年龄39.1 -71.8岁,平均(54.73±13.23)岁,男女比例25:15,研讨组:年龄38.7 -72.1岁,平均(55.06±13.48)岁,男女比例24:16,通过年龄、性别等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的比较,可以看出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为参照组40例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开放手术,首先行全身麻醉,取其截石位,患者平卧。根据病灶位置明确切口的方向,对于腹腔进行仔细探查后对肿瘤上下商的血管与肠管进行结扎操作,对病灶及其邻近组织充分游离,然后将淋巴结清扫,再进行断端吻合,腹腔冲洗。

为研讨组40例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选择奥林巴斯腹腔镜,行全身麻醉,取其截石位,患者平卧。在脐部下缘位置行1个横向切口,建立气腹并保持12-14mmHg(1mmHg=0.133kpa)的腹内压力。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使用四孔法或五孔法进行手术。运用超声刀将病灶、邻近的肠黏膜、淋巴脂肪组织离断后,通过血管夹将供血管夹闭后游离病灶。针对直肠癌患者可实施Dixon手术方式,切除全系膜,再清扫侧方淋巴结,将盆腔自主神经予以保留。

两组患者手术后进行抗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于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指标及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尿潴留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

1.4 数据处理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作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经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经例数(%)表示,以x²值检验,P值<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效果指标

研讨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参照组更短,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手术效果指标 (±s)

表1 手术效果指标 (±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毫升) 手术时间(小时) 住院时间(天)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天)参照组 40 171.42±32.39 4.24±1.12 16.92±4.12 4.12±0.42研讨组 40 109.06±21.23 2.81±0.73 12.15±2.16 2.17±0.34 t值 10.1839 6.7649 6.4851 22.8230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参照组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发生率45.00%高于研讨组15.00%,P<0.05,组间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 论

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极高,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初期无明显表现,随着病情发展,病程延长后,其病灶面积会逐渐增加,各种肠道不适症状如交替腹泻与便秘、腹痛、便血等频繁发生[4]。特别是到疾病晚期,患者会表现出体重大幅减轻,贫血等整个机体不良反应,造成较高的死亡率[5]。行传统开放手术,约有一半以上患者在术后性功能丧失,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且术后常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6]。

腹腔镜手术是典型的微创手术之一,在治疗期间可凭借腹腔镜对于病灶部位、大小等情况清楚观察,同时全程在腹腔镜下进行操作,能够降低周围组织的损伤[7]。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小,患者恢复速度明显加快,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实施腹腔镜手术后的第2天即可下床,一般无需止痛药物。运用腹腔镜手术,还能够发现开放手术难以发现的微小病灶,还可降低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在手术操作步骤上,也体现其视野清晰之优势,它可在视野放大的条件下,可解剖更深的骶前间隙,更易做到组织间隙的离断。通过更为准确的切除与游离末段直肠,实现了对周围组织器官特别是盆腔组织神经的系统活性,对于患者的泌尿系统乃至性功能完全无影响。

研讨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参照组更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讨组较参照组有大幅下降,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相比,其切口更小,疼痛程度也有改善,并发症更少,安全性高,更易为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所接受。

猜你喜欢
研讨组间直肠癌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更 正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