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运河沿岸景观中的设计探析

2021-01-22 07:03刘颖杜守帅
设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场所运河景观设计

刘颖 杜守帅

关键词:地域文化 运河 沿岸景观 城市 设计

引言

运河有着及其重要的自然文化景观资源。运河流经众多的城市,在运河沿岸景观中彰显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而满足城市中人群的自豪感与归属感。传播和弘扬地域文化,有助于彰显城市独特的人文魅力。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风格一致的运河沿岸景观,缺乏独特的城市内涵。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要根据城市中独特的地域文化,提取文化元素对运河沿岸景观进行设计,提升城市魅力,促进城市和人类的发展与进步。

一、在运河沿岸景观中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必要性

运河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运河是现存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具有时代的记忆。由于运河航运的发展,运河沿岸诞生了很多历史文化名城,记载了丰富多样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也形成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运河沿岸景观设计不仅只是为了满足市民和游客的游园、旅游活动功能以及自身的审美而设计出来的一系列的空间环境,而应该是一个集美学、旅游、市民所需功能、地域特色文化、文化意境、城市特色等多方面元素的室外景观活动空间。弘扬历史文化并贴合人们的生活,将人居与环境做到極大的融合与和谐发展。

二、运河沿岸景观设计原则

(一)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运河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是大运河历史文化的积淀,是运河沿线城市中独具特色的景观构成之一,寄托着人们对运河和城市的情感。[1] 每个运河流经的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环境。在运河沿岸景观设计中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能够让人产生深刻印象,增强景观的独特性。一个区域的存在是具有一定时间的沉淀和时代的记忆,因此,在运河沿岸景观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场地历史现状,了解场地的前世今生,这样才更有利于在设计中挖掘和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二)可持续绿色发展:在整个景观设计当中,必须尊重可持续绿色发展原则。运河早期以航运为主,随着通航力度的加大,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必须遵循可持续绿色发展原则,在设计中注意实现以自然的自我修复系统为主,人工干预为辅,提升生态环境。并结合当地特色的植物配置,打造多样形态的景观,从而达到运河生态功能、景观美学功能、地域文化特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景观空间。

(三)增强体验性原则:约翰·O·西蒙兹认为在景观设计领域“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不是形体;而是一种体验”。 [2] 在运河沿岸景观设计中遵循的体验性原则,即是对人的行为方式和想法进行研究。运河沿岸景观体验中包括对空间环境中的风貌感知、文化感知、自然气候感知等,其实也就是置身于景观环境中,通过自己的五感对现场的真实感受。因此设计师应该从体验性的角度将人性化、互动参与等因素考虑进去,全面地把握整个景观环境氛围,提供能够让人有丰富的情感和行为活动的场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性原则:首先在设计中我们应该遵循主题性原则,主题是核心,因此在本文中的主题便是体现运河沿岸城市的地域文化,类似于文章的中心思想,整个设计都应该紧扣体现地域文化设计的主题,将主题性的原则贯穿设计之中,通过对人的情感、人的体验、设计手法、空间构成以及材料组织等的把控,将景观的独特性进行表达,从而能够让人们获得独特的体验和记忆。

2.创造独特的场所体验:在景观空间设计中,应该合理规划游览布局。在布局中应该遵循规律性、韵律感、可识别性等让人们获得直观的体验感受。通过清晰的布局,能够让人产生安全感和方向感,从而吸引人们对景观空间的探索,获得美和认知的享受。设计师更应该注意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感知空间,将五感的作用与人和景观联系起来,提供多样的互动条件和参与方式。创造多样的体验方式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可持续或者带有变化的视觉空间。二是结合自然声音与人工造声带来有特殊意义的声景观,吸引人的驻足,带来美妙的沉浸式体验。也可以通过运用河水的流动、形态、韵律,使其在听觉与视觉上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营造河道景观上的独特性与差异性。[3] 三是可以创造一个可触摸的环境,通过一些粗糙或者平滑的墙面、光线的运用、慵懒的动物促使人们停留;四也可以将结合室内室外活动进行设计,室内可以进行展览和参观,室外可以设置切身感受的空间,便于提供一些具有科普教育意义以及民俗文化体验教育意义的场所,增加寓教于乐的体验感。如在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设计了小型的湿地公园,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方便小孩子的体验也能够达到吸引人群驻足的目的,如图1、2。

(四)满足需求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运河沿岸景观的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展现城市生活的舞台,因此在设计中应满足人们互动交流、健身活动、娱乐休闲等多方面的需求,在空间上保证景观的通透性,将运河沿岸景观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将景观注入更多的活力。从而增强人群对场所的记忆和带来美好的感受。在运河沿岸景观设计中,应该满足一下几个需求:

1.满足人的审美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从对物质的需求转变为对精神和审美的需求,在运河沿岸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应该将人的审美需求与文化需求相结合。并要求设计师必须要有先前的设计意识,能够考虑到该场所十年甚至几十年发展后的人的审美需求,符合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具有良好审美体验的运河沿岸景观能够为空间注入活力,能够吸引人们去感受和体验更好的生活环境。

2.满足场地体验需求 :在运河沿岸景观的设计中,设计师应该通过调研的方式对场所中使用人群的需求进行考察,要适应人们多样化的户外需求,提供合理的体验活动方式,如图3。比如运河沿岸景观与水息息相关,因此更应该设计多样的水互动空间,满足人的亲水性。运河沿岸景观属于线形的景观空间,漫步道的设计也尤为重要,能够让人们放松和休闲,享受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城市的人文变化,感受场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丰富的人景互动空间和氛围。

3.满足场所的精神需求:运河沿岸景观场所中的精神主要体现在点线面构成的连续体验空间。在线性空间中,应该通过起承转合创造有律动感的空间,并运用场所精神将空间进行串联,将不同时段形成的不同地域文化集合起来,构成完整的景观系统,形成形态多样的空间。比如设计应将运河沿岸的遗迹进行串联,形成完整的景观轴线,结合民俗文化街区和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标志性景点,满足不同场所的精神需求。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对运河沿岸景观中的重要节点进行恢复和改造,将人们存留的记忆点进行保留;二是通过一些带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标志性景观设置展现出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引起人们对景点的回忆和认识。

4.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在运河沿岸景观设计中,人性化的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设计应考虑到在景观空间中,不同年龄特征的人群的使用需求。如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出于对大人、老人、小孩、宠物在饮水需求的设计考虑,设计了不同高度和不同方式的饮水设施,方便人们使用且满足了舒适度的需求,如图4。因此,运河沿岸景观的设计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也应该对人群在使用中的舒适度进行考虑和分析,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三、运河沿岸景观地域性设计手法

本文将在具体的设计案例分析中,对运河沿岸景观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设计原则进行梳理,得出有效的设计手法。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分析,以期对运河城市的沿岸景观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一)项目概况:比利时梅赫伦(Mechelen·Belgium)是一个被Dyle(荷兰语:Dijle)运河穿过的城市,因此也被称为是Dyle河上的城市。城市在文艺复新时期是艺术创作中心。城市中的渔获均来自于Dyle运河。中世纪时期在城墙外开凿了护城河,城内也有很多小运河水路,由于20世纪盖起的房子和广场将河道铺平了,所以 Dyle运河是目前城市中唯一的自然河流,运河沿岸目前也形成了河滨步道。设计场地位于运河的分叉口,长83.23m,宽32.62米,如图5所示。

(二)现状以及设计愿景:场地现状为荒废的草地,场地西北面是工厂以及居民区,南面为足球场和运动场,东南面为滑雪场和电影院等城市配套建筑,如圖6所示。场地中最具历史特色代表的是运河上游水闸(图7)。沿着地块附近是自行车快行道和人行道,场地所面向的入口处是一条城镇居民进入市中心的必经之路。设计愿景是希望能够设计出一处具有地标性特征,且能够让人停留并享受自然的场所,同时又能传达梅赫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三)设计方法

1.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设计可以从当地传统建筑、城市标志性的文化景观、历史名人、诗词歌赋、历史典故等中提取地域文化元素。将元素进行提炼和创新并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形成对地域文化设计的表达。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应该充分体现现代的功能需求,并结合场地原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设计出既能够符合现代的功能需求,又能够彰显出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神。其中,提取地域文化元素表达的形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神层面,在运河沿岸景观的设计中应该提取一些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地域文化元素,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等;二是物质层面,就是在精神层面外还应该满足人们的使用、娱乐、观赏、活动、康健等具体的使用功能;三是需要进行实地的调研分析,设计应符合人群的活动特征,运用地域文化元素,做一些“接地气”的设计,体现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梅赫伦具有中世纪城市的特征,主城区保留了很多山墙建筑和古老的建筑物。城市中最令人印象深刻,并具有历史记忆的是Sint-Rombouts大教堂及其高大的钟楼(图8),是梅赫伦城市最高的建筑。从1775年梅赫伦的地图(图9)可见,现代的城市地图和历史的地图是及其相似的,因此我们提取梅赫伦的地图和Sint-Rombouts大教堂作为特色的地域文化设计元素。

2.对地域文化的整合: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梳理,在遵循提取原则的前提下,将有价值的地域文化元素整合到新的景观设计中。依据不同的环境,可以整合出多种形式的文化元素。首先,旧时期的文化元素在新的时代依然具有积极意义,应该将其保留和延续;其次,在新的时代下,将旧文化元素与新时代的文化元素相结合,并结合场所的使用方式形成新的文化主题,体现时代的进步性;第三,可以按照新的时间、事件的变化,组织新的文化主题,创造新的文化,符合场所的氛围,体现创新性。因此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方式:

(1)对地域文化进行保留: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环境的变化,场所中的文化元素也发生了改变,但是仍然有一些积极意义的文化元素值得传承和发扬。[4] 通过对场所中的文化保留可以保留场所的精神、延续文脉,能够使场所中的人感受到强大的历史文化的魅力。文化保留的方式一般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直接将场所中遗留的历史建筑、景观小品等进行保留和修缮,比如历史建筑、空间特征、构筑物等;另一种是“新旧结合”的方式,集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氛围与历史的场景和活动,确定场所新的主题和功能,运用新的形式进行表达。在具有历史氛围的环境中又能展现出现代文明感。在运河沿岸景观中进行文化保留可以让人们追忆起以前的故事,能够唤醒以前的记忆,也能够引起人们对地域文化的思考。

作品诠释“城市记忆”的灵感来自于整个城市的地图。经过历史的发展,整个城市的道路将城市划分成一个个小方块,在每一个方块当中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道路的肌理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过程。设计将地图抽象、缩小成为场地的地面肌理。将城市中央穿过的运河也进行了同比例的缩小和保留,形成了设计场地中的水景。并采用点景的方式,在城市地图上大教堂的相同位置置入一棵树,用树代表城市最具有历史文化的建筑,也代表了这座城市的精神和特色。最后,与场所中设计的地标性构筑物(图10)结合,形成了山环水抱的总体布局,集中展现了人为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同时又与景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通过设计建立主题亮点,与梅赫伦城市历史文化遗址联系起来,文化概念扩展到运河沿岸景观设计理念中。场地中的人通过观看地面城市地图,能够很明显地了解这座城市,并感受到强烈的城市文化氛围。并进而激发出他们的“参与性”以及与景观作品的“互动性”。设计过程如图11所示。

(2)对地域文化进行提升:提升地域文化是指将景观环境的某些特色的地域文化进行提取,进行文化元素的集中表达。[5] 在梳理场所的地域文化的过程中,一些场所特有的文化元素可以代表整个场所的文化内涵。可以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涵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并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的同时,又不失去场所的历史特征和记忆。文化提升可以从整个宏观的角度进行思考,结合场所的历史、形成的因素、自然环境、周边环境、人群的记忆等多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提炼出具有鲜明场所特征的元素,并将其上升到整个设计环境中。[6] 场地附近是水闸,设计将场地的原用途与生态绿地进行了组合设计,能够让人们近距离地观察水闸。设计并没有对场所进行盘全的否定,而是通过新的设计与“旧的痕迹”产生对话,通过对场地的更新设计理解过去的遗迹,展现历史的特征,唤起人们对岁月的回味。

(3)置入地域文化:置入地域文化是指将设计所需的地域文化元素,随着场所周边环境以及需求的变化,并在新的空间环境中进行设计表达。在运河沿岸的景观设计中,应该分析其景观环境、周边环境、人群的使用需求等,在场所中合适的位置置入特定的场所元素,对其进行重新的组织和表达,能够体现景观的整体性和有序性。[7] 根据调研分析了解到场所中原有人群的使用方式基本为休闲休憩以及观光为主,因此,设计通过现场调研的方式对来到场所中的人以及居民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如图12所示。结合使用需求将场所变成了一个对城市有价值的开放空间,形成了场所的平面图,如图13所示。场所能够在重要的节日,比如新年、音乐会、表演会等提供场地,赋予了场所新的特色和功能,为庆祝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场所和纪念场所。并满足了人群的亲水性特征,将人群活动与水紧密联系起来。能够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增加文化归属感和文化凝聚力。

(4)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是将多种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形成一些设计元素和符号,再根据场所的特征将其进行融合,产生一种新的、和谐的表达方式。这些文化元素可能是景观空间中的一些遗留建筑或构筑物的颜色、材料、风格等。主要有两种,一是将风格、色彩、材料差异较大的,能够让人产生强烈对比和冲击感的进行表达,突出其个性,形成标志性景观;另一种是将多种元素混合在一起,统一地进行表达,满足景观设计的整体性。设计师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取不同的使用方式。

设计以城市地图的抽象为整体意向,提取出环形形状,是由于环状物具有包容、和谐的寓意。结合动态感的莫比乌斯环形式,并采用现代材料和营造方式构建极具特色的城市图案。最终形成了图14的形式,巨大的特色景观小品成为场地的核心景观,对激活场地活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设计并不是完全追求形,而是关注更高层面的精神,将更多体现时代发展的元素植入进去,与现代生活和建筑环境相关的部分进行对话,采用新的科技、工艺和材料,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同时也体现着时代性的特征。在构筑物内部的座椅(图15、16)以及户外景观座椅(图17、18)的设计上,也结合了环状的形式,进行元素的重复使用。用最直接的理解表达城市元素,就能将城市元素的应用发挥得更纯粹,最后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力。融入地域文化的景观空间不仅能给人带来互动活动,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互动培养。

设计作品成为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记忆的载体,每一个人到这个场地当中都会激发出不同的感触与记忆。中央景观构筑物的设计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包容力。将历史记忆融合碰撞出新的记忆,承载了运河沿岸景观与城市记忆。景观作品是静止的,但是场地中的人是运动的,通过设计后的景观作品能够与人产生互动与交流,进行精神和文化的碰撞(图19、20)。

结論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地域文化都是所有设计任务的核心之一。优秀的运河沿岸景观设计不仅是要满足于景观环境的外部空间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晰地表达和传播其特有的地域文化的内部价值内涵。这也是对文化遗产的合理配置和再设计利用。由于运河沿岸城市的地域文化是因运河而生,故在沿岸景观的设计中,结合场所环境因素将设计作品与文化内涵相结合。强调对场所环境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把控力,通过梳理,将有价值的地域文化进行提取,再将其进行理解、分析、研究,从而掌握认知的规律,并加以结合现代文明进行创新,再将地域文化运用到运河沿岸景观的设计中去。能够体现不同城市的地域特色,对城市的沿岸景观设计提供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场所运河景观设计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运河上的时间(组诗)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邮轮“挤过”狭窄运河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