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

2021-01-22 01:56郭丽芬
云南教育·视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数学教育

郭丽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小学各学科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对数学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值得每一个小学数学老师深思的课题。

一、挖掘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正式进入学校教育的重要起步阶段,在这个时候恰如其分地进行思想引导,能够让这种思想观念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为今后的人生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明确要求,要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正确的观念和思想初步建立起来”。因此,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小学阶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每一门课程都应承担的重要任务。

1.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多年,不但有精美绝伦的诗词歌赋,也有辉煌灿烂的数理文化。中国古代数学中的许多基础知识和重要原理并不落后于外国,甚至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学习到相应的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我国古代许多数学家的杰出成就,对人文知识作适当的延伸拓展,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例如,公元480年左右(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就精确地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项计算比欧洲人早了一千多年。中国数学家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此书中提出的正负数、奇零小数等概念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对这些故事的挖掘讲解,培养学生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传播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的教学目标。

2.弘扬红色文化,厚植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本中也不乏红色教育的素材。比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教授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额、如何使用等教学内容外,还可以就人民币上的领导人头像进行红色教育,提出问题:100元人民币上的头像是谁?待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他的头像可以印制在人民币上?如果课堂时间宽裕,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也可以布置为一道家庭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相关资料。这样既可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从小树立对革命伟人的敬佩之情,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引导学生树立为国成材的远大理想目标。

二、弘扬数学精神,培养严谨细致的态度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精确性,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巧妙地加以引导,将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爱智求真的学习习惯和积极乐观、勇于克服困难、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1.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原因,主要存在马虎大意、读错题、计算不准确、书写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考试时频频被扣分。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的学科,在数学计算题中过程的演算比结果更为重要,过程演算就体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方法。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会学生反复验证结果,确保结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教师同时要告诉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要像学习数学一样认真、有条理,即使答案摆在自己面前也要知道这个答案是如何得来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长此以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穿插一些数学家破解世界数学难题的奇闻轶事,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数的認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孜孜不倦地演算出“1+2=3”等故事,培养学生缜密细致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比如,在“相遇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如果列车调度员把时间计算错误,不仅会造成列车误点,耽误乘客的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还会发生列车相撞的严重后果等,让学生认识到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的重要性。

2.注重对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注重把数学的教学内容从课堂教学层面拓展到生活领域,教会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数学思维转化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思维方式。在生活中巧妙地运用数学知识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会算账方面,例如到菜市场买菜的计算就是一项充满智慧的数学题:白菜5元1斤、3斤10元,那是买1斤还是买3斤?在这个题目中就不是钱多钱少那么简单了,要考虑总预算、家里有几口人等。要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做类似的复杂性计算,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看得见、用得着的数学知识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成就感,培养孩子生活的智慧。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些生活技能的培养,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精打细算生活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总而言之,教师这一职业自诞生之日起便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它要求为师者处处堪当楷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时刻牢记自己肩上传道授业、以德为范的职责和使命,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把德育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数学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