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从“心”开始

2021-01-22 01:56王绍普徐明亮
云南教育·视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咨询室励志辅导

王绍普 徐明亮

面对日益突出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大姚县第一中学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目标任务,出台了《大姚县第一中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聘用了校外专家7人,培养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84人,开展团体心理辅导360多场次,个体辅导1 100多人次,心理健康类讲座达90多场次,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二三四六”工作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工作,降低了学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

建设“一个中心”,即建成1个标准化心理咨询中心。参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标准方案》,将现有心理咨询室升级建设为心理咨询中心,建成后,该中心将设办公室1间,个体咨询室3间,放松室1间,宣泄室1间,沙盤活动室1间,团体辅导室2间,心理测评室1间,档案室1间,同时设立开放阅读区和宣传展示区。

搭建“二个平台”,即搭建学生心理健康调适平台和教师心理健康调适平台。一是搭建好学生心理健康调适平台。首先,开好心理健康课程。在初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在高中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在成立心理健康社团的基础上,定期对师生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引导师生自我调节情绪。拓展创新校本课程。编印校本教材《做大姚人爱吃的大姚菜》《中彝医药知识读本》,建设劳动教育实训基地,通过中草药的种植和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其次,丰富校园生活。成立学校电视台和年级记者站,新建科技馆、校园书吧、乒乓球室、瑜伽室、健身室,搭建小舞台,丰富年级、班级文体活动场所;定期举办迎新晚会、校园才艺大赛、五四文艺汇演、冬季田径运动会、新年文艺晚会、春季球类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年级拓展活动、诗词大会、中英文演讲比赛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再次,实现励志教育常态化。印发《中学生励志宣言》《老师,我想对您说》等校本励志教材,常态化开展读励志文章、撰写成长手册、励志演讲、做励志操等活动,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与斗志,淡化消极思想。同时,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各班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组织下,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训练,以此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另外,强化快乐体验。通过跳健身操、做韵律操、集体诵读等方式丰富课间操、励志活动和升旗活动的组织形式,增强同学们的快乐体验。最后,增强抗压能力。坚持对高一、初一新生开展为期10天的军训,对高一新生开展远足拉练活动,以此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抗压能力。二是搭建好教师心理健康调适平台。学校关心关爱教师,积极调适教师心理,通过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与培训、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主题团辅、教师户外团建、师生互动等活动,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励教师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培育全校教师积极乐观、健康阳光的心理品格,提升教师的职业价值感、幸福感、荣誉感,以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落实“三项机制”,即落实好“全员促健康”、常态化分析研判、学生分组“互助”管理等三项机制。一是落实“全员促健康”机制。成立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和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健全落实“校长→副校长→德育处→心理咨询室→年级→班主任→德育导师→班级心理委员”一体化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坚持在学校营造“分工负责、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制定《大姚县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构建起了面向学生、教师、家长三个服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二是落实常态化分析研判机制。学校每周行政会均专题分析研判和研究安排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事项。对纳入心理危机预警库管理的学生,由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干预和个体辅导,同时明确责任教师和责任领导,责任教师时时关注学生在校状态,并做好每周记录,责任领导配合、监督责任教师开展工作。三是落实学生分组“互助”管理机制。在每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等情况进行分组,每个互助学习小组4名学生,小组成员在责任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生活、心理调适各方面互帮互助,共同促进学习进步、身心健康。

抓实“四个环节”,即抓实新生家庭情况问卷调查、新生心理测评、学生每周心理监测、心理危机预警库管理。一是抓实新生家庭情况问卷调查。制作《大姚一中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坚持对每届新生开展家庭关系问卷调查,全面排查出留守、单亲、离异、重组家庭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学生和亲情关系紧张学生,并将其列入日常心理问题关心、关注的对象。二是抓实新生心理测评。每年对新入学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根据测评结果结合档案信息筛查出可能存在心理危机状况的学生,由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按方案要求做好相关学生的危机预防、干预与转介工作。三是抓实学生每周心理监测。各班级心理委员每周填写上报《大姚一中班级心理健康状况周报表》,由心理咨询室进行分析研判,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并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为班级心理状态调整提出工作建议。四是抓实心理危机预警库管理。适时开展心理问题学生排查,凡排查出存在心理健康风险的学生,均纳入心理危机预警库管理,由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干预和个体辅导,并定期反馈干预及辅导情况。

做到“六个规范”,即规范“三个一定”要求、六级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心理问题学生评估研判、心理问题学生复学管理、心理问题学生全员家访、心理危机学生心理辅导。一是规范“三个一定”要求。即:凡确诊为心理疾病的学生返校或休学后复学的,一定要有由州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精神心理科出具的病情诊断证明且写明“当前病情稳定,可以复学/返校就读”的意见;一定要经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入校前评估;本着对生命安全负责的原则,一定不将重度抑郁且正在发作期的学生留在学校。二是规范六级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建立“学习小组/宿舍—班级心理委员—责任教师—班主任—年级—学校心理咨询室”六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疏导机制。各班级通过不同渠道随时掌握全班同学的心理状况,发现同学有明显的情绪异常及行为异常情况及时汇报给年级,同时加强师生关注、陪伴,落实相关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三是规范心理问题学生评估研判。将危机等级分为重大(严重)心理危机事件(Ⅰ级)、较大心理危机事件(Ⅱ级)、一般心理危机事件(Ⅲ级),并按评估等级落实“一生一策”干预措施,明确责任教师、责任领导,适时进行研判和心理辅导。四是规范心理问题学生复学管理。研究制定《大姚一中学生休学、复学管理制度》,心理问题学生复学在提供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基础上,由学校心理咨询室作出心理评估且评估合格后办理复学手续。五是规范心理问题学生全员家访。制定落实《大姚一中教师家访制度》,印制《大姚一中家校联系册》,从2020年1月开始,对心理问题学生和特殊家庭学生全员家访,家访情况列入年度履职考核,目前已家访1 200多人次。六是规范心理危机学生心理辅导。由心理健康教师对全校心理危机Ⅱ级学生开展20天一个周期的心理辅导,并出具《大姚一中心理危机预警库学生心理咨询反馈表》,为班主任提出专业的工作建议。

猜你喜欢
咨询室励志辅导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励志故事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生活励志
心理咨询室配套产品一览表
学校心理咨询室切莫成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