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好的营商环境助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2021-01-25 16:05宋刚
新长征 2021年1期
关键词:营商政务优化

宋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近年来,省政数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将营商环境建设摆在深化改革的首要位置,作为履职尽责的关键工程,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目标导向,下大力气建机制、强保障,补短板、扶弱项,提效能、降成本,抓整治、促优化,加快打造“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政策最好、审批最少、手续最简、成本最低、服务最优、办事最畅、效率最高”的吉林营商新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强化顶层设计,明确营商环境工作方向

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双组长的省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率先在全国组建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和数字化部门,与营商环境建设、诚信体系建设等职能融为一体,负责“数字政府”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工作,成为全国唯一专门设立综合协调职能机构的省份,为营商环境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陆续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意见》《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吉林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赋予省级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改革试点的通知》等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内容涉及企业登记、不动产登记、行政审批、减证便民、纳税便利化、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社会投资、政务服务、创新创业等多个方面。特别是2019年5月,颁布实施《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使我省成为全国第5个出台相关法规的省份。2020年11月,结合条例执行情况,又研究制定了实施细则,对有关条款做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通过不断实化细化营商环境的顶层制度设计,为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改革实践提供了有力指导和精准指引。

二、强化重点改革,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深入实施以“放管服”为核心的一系列营商环境改革。一是聚焦简政放权,推动审批效率大幅提升。紧盯基层所需,连续取消、下放行政权力,2020年以来,省本级累计取消行政权力事项20项,下放193项。同时,积极推行“你点、我放”的“点菜式”放权,将53项和36项省级行政职权事项分别调整由长春市、通化市实施,确保把权力放到距离企业群众最近、办事最方便的地方。通过源头松绑,有效激发了基层用权活力,提升了行政审批效能。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工程审批时限压缩至17个工作日内。企业开办最长仅需1天,刷新了“吉林速度”。二是聚焦放管结合,推动市场秩序持续好转。注重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深化改革,“互联网+监管”等模式走在全国前列。试点推广“行政检查备案智能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实现了行政检查行为和结果的全程电子留痕。下力气推动诚信建设,在2020年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指数排名城市中,我省成为全国唯一全部参评城市进入前100位的省份。三是聚焦优化服务,推动办事水平明显提升。完成省、市、县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并全部纳入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扎实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省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7.2%,“一窗”受理比例达到89.2%。长春市“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模式、白城市“互联网+医保”和四平市政务服务“无差别全科受理”等做法得到了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和通报表彰。

三、强化数据赋能,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换挡提速

全面落实“数字吉林”部署,推动营商环境网络化、平台化、数据化、智能化。统筹建设“云网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完成数字政府一期工程,建立了“两地三中心”的基础架构。纵深推进“一网通办”,省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2.15%,市县达到85.28%。开通上线省、市、县三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全省统建数据共享体系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做法,入选国务院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100例》。在全国率先创新采用“省级统筹、省建市用”模式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集约节约、安全高效的改革目标,在2020年住建部的多次工作通报中,我省工程项目审批系统运行和数据实时共享率均位居全国首位,推行全过程“一码通”服务案例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統筹构建集约共享性治理体系——吉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实践”案例荣获“2020政府信息化卓越成就奖”,成为东北地区唯一获此荣誉的省份。推行企业开办智能审批,实现企业登记注册“零见面、零干预、零等待”,被国务院评选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并在中国政府网上进行宣传推介。开发应用“吉事办”移动端,推动社保、医保、公积金等多项政务服务实现“掌上能办”。自主研发全省统一“人员流动登记备案智能管理平台”,全面启动“人人有码,码上行动”,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强化专项整治,疏通障碍企业营商痛点堵点

聚焦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采取超常规举措,集中整治、重拳出击。一是开展破坏营商环境违约失信阻碍民营经济发展问题专项整治。围绕市场准入、项目落地、企业运营、简政放权、政府诚信、政务服务和工作作风等7个方面,梳理了45项亟须破解的具体问题,明确33项整改措施,通过双周调度、月度交流、定期会商和挂图作战等方式,推动一批问题得到了积极稳妥解决。二是下大力气治理涉企“四乱”问题。紧盯“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问题,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查处案件584起,党政纪处分586人,对26起典型案件进行了公开通报,起到了较好的警示震慑作用,有效遏制了“四乱”问题的发生。三是重拳整治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拖欠企业资金问题。针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拖欠企业资金问题,成立了全省清欠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强化督查指导,合理处置存量资产,积极筹措清偿资金。四是集中清理招商引资违约失信问题。重点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中的“政府承诺”和签订各类合同,突出解决政府向投资主体做出政策承诺不兑现、违约毁约、骗商欺商、新官不理旧账等严重侵害企业权益、危害市场公平正义、损害政府形象问题,累计查摆违约失信问题156个,目前已完成整改151个,整改率达到96.7%,极大提升了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全省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优化,极大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向好发展。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1.5%,增速位居全国第17位,实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最好位次。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国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位居全国第4位、东北第1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续9个月增幅超过30%;从省外净流入资金同比增长46.6%等,多项经济指标呈现回暖迹象,释放积极信号,为坚定不移抓好营商环境增添了信心和决心。省政数局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营商环境这篇文章,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李   艳

猜你喜欢
营商政务优化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贵州首个标准化7×24政务服务站正式运行
汕头在粤东首推“5G+政务服务”
云南芒市推进“融媒体+ 大政务”平台试点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哈尔滨政务服务网” 年底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