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发展一盘棋

2021-01-29 10:14
上海工运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总工会劳动者门诊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栏目选取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工会10月10 日至11 月10 日的工作信息,供沪上工会工作者参考借鉴。

苏州市总工会——“工会进万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服务月启动

日前,苏州市总工会、苏州市邮政管理局举行苏州市“工会进万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服务月启动仪式。

“双十一”是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忙碌的日子。苏州全市各级工会将向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服务月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爱、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不断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启动仪式现场向新业态劳动者代表赠送了暖心包,同时向全市新业态劳动者赠送了职工互助保障和特殊疾病险各1 万份。

本次活动苏州市总工会将筹集专项资金138万元,用于开展送思想文化、送身心健康、送平安保障、送温暖关爱、送工作岗位、送技能提升、送法律服务送维权保障等“八送”活动。

据介绍,苏州各级工会将加强维权服务,解决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组织建设、民主参与和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苏州各级工会将继续深入一线,及时反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呼声。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把更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纳到工会组织中。加大服务力度,实打实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办实事、做好事。

江阴市新桥镇总工会——“夜门诊”将法律服务送到职工家门口

江苏江阴职工小黎在新桥镇一家重工企业工作了5 年。2019 年7 月,小黎干活时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受伤,导致伤残。公司虽帮他认定了工伤,但双方因赔偿事宜发生争议。

转眼之间将近两年过去了,一直未拿到工伤赔偿的小黎心中烦闷。6 月的一天,他听说家门口有一个工会开的职工法律服务“夜门诊”,大家伙遇到难事都喜欢去讨个主意。于是,到了周四晚上,他早早吃过饭,揣上材料溜达到了“夜门诊”。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防控形势影响,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凸显。上班没时间反映、下班无处去咨询投诉,让许多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苦恼不已。针对职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江阴市新桥镇总工会坚持问题导向,在东方花园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职工法律服务“夜门诊”,在职工下班相对空闲方便的时间段,让律师到社区“坐诊”值班。

“夜门诊”值班工作人员为小黎介绍了工伤所涉及的赔偿项目及相应赔偿标准,并详细了解他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分歧。

掌握情况之后,“夜门诊”工作人员第二天一上班就联系用人单位,在镇社保部门协助下,召集双方一起就该工伤待遇纠纷进行调解。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达成一致意见,仅一周时间小黎就拿到185000 元的工伤赔偿。

每周四晚上6 点到8 点,不仅有专门的法律服务工作者在站点值班“接诊”,“诊所”里还摆放了多种类的法律工具书及相关法律书籍,方便职工学习法治知识。

“夜门诊”为职工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援助服务,实现了工会法律维权服务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双向延伸。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打造全龄喜爱的“开放式体验客厅”

“来一杯生椰拿铁,热的,少糖,帮我加个奶油球。”对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简称丽水供电)的职工来说,“家”里的咖啡店既是工作之余的休憩之所,也是困乏之时的能量补给站。

“我们公司职工中,年纪大的已经五六十岁了,年纪小的还刚从校门出来。”丽水供电工会副主席洪声弟说,职工之家不是一伙人、一类人、一群人的“家”,是我们全体职工的“家”,打造老少咸宜,全龄喜爱的职工之家升级版——开放式体验客厅,才是把服务工作做到职工的心坎里。

通过线下、线上的问卷调查,工会协同综合服务中心、人资部、综服公司等部门,对职工需求进行详细的统计调研,力争通过这个“开放式体验客厅”实现迎合职工口味的最大公约数。血压测量仪、游戏机、书法室……精心布置下,这个“开放式体验客厅”渐渐丰满了起来,并于今年10 月9 日,正式对职工开放。

如今,职工只需将要干洗的衣服放在“干洗自助柜”当中,干洗店会定期上门取件,洗好衣服后再放回柜中,系统则会自动发送短信提货码到职工手机,提醒职工取走干净整洁的衣服。中午休息时间看不完一部电影,就把近年来的职工文艺成果视频在大屏幕上播放;迎合青年的“个性”爱好,工会又购置了一些艺术、地理、文学的专业书籍;刚刚装修完导致室内有些异味,就在每张桌子上都放上一碗咖啡渣,祛除室内异味……一点一滴都蕴含“娘家”温情,零零散散的小事凝聚起职工的心,这个“家”才真正扎根在职工心底。

“职工之家不是终点,恰恰是我们工会工作的新起点!”洪声弟说,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要做到真正的“活”“用”,工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合肥市庐阳区总工会——劳模宣讲团走进道路工程施工现场

“作为一名有着几十年驾驶经验的驾驶员,我亲眼见证着我们国家的公路系统越来越发达,这离不开各位修路工人的辛苦付出。感谢奋斗在一线的修路工人们!”这真挚又铿锵有力的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发生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五河路(阜阳路—沿河路)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的一幕。近日,庐阳区总工会邀请安徽省劳动模范郝宝云为工友宣讲党史。

“1935 年1 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郝宝云首先为大家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虽然已经过去86 年,现场的工人们依然为这段峥嵘岁月而动容。

最令工友们印象深刻的是郝宝云自己的奋斗故事。1968 年,郝宝云毕业分配到池州地区汽车二队任驾驶员,当时池州地区只有她一位女性驾驶员,凭借着自己那股不服输的毅力,她的各项指标都很突出。

退休之后,郝宝云没有停下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她到社区做党建工作,为社区居民服务,依然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郝宝云说道:“我既然入了党,就必须把各方面工作做好,为党争光。”

庐阳区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党史宣讲学习进工地帮助工人们在劳模精神引领下更好地建功立业。

庐阳区今年已开展多场劳模宣讲党史进工地活动,接下来,庐阳区总工会将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工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总工会劳动者门诊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门诊支付之变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