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总工会等启动百名劳模进校园结对教育活动 让劳模精神在校园熠熠闪光

2021-01-29 10:14李嘉宝
上海工运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劳模进校园关工委

李嘉宝

“劳动筑梦,强国有我。同学们,让我们一同劳动吧,让我们以青春之我,赓续劳模精神的荣光;以青春之我,赓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伴随着学生和劳模代表声情并茂的朗诵,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总工会和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等,在11 月13 下午于上海市市西中学举行的“百名劳模进校园与学生结对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上宣布,上海百名劳模结对本市17 所中小学,17 家劳模工作室落户17 所学校。同时,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还向全市中小学推出了上海劳模风采主题展、上海工匠馆、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等首批17 个“劳模育人实践基地”,为广大学子提供更丰富广阔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教委工会联手推进劳模、劳动进校园

据了解,首批与劳模结对的包括市西中学、行知中学、崇明中学、蓬莱路第二小学等全市17 所中小学。今后,结合学校特色、学生特点、劳模特长,来自各行各业的百名劳模将走进校园、与学生结对,举行报告讲座、主题班会和访谈交流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走近劳模的工作和生活,在广大学生中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近年来,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总工会和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通力合作,连续七年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先后成立了上海市劳模文化研究中心,组建劳模文化育人团队,深入挖掘劳模精神的育人价值;创办了劳模讲师团,邀请包起帆、徐虎等60位不同时期的劳模走进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模范中学等大中小学校言传身教;开设了劳模育人实践基地,组织李斌数控技术创新工作室等20 家“劳模创新工作室”与高校签约,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提供服务;拓展了劳动教育阵地,推动上海劳模风采馆、上海工匠馆、工人文化宫、劳模工匠学院等向大中小学校开放;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把劳模精神写进教材、融入教学,讲好讲活劳模故事。

发挥工会工作优势,推进劳动教育

仪式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王平,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李宣海共同启动“百名劳模进校园与学生结对教育活动”。

莫负春在讲话中指出,劳模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开展“百名劳模进校园与学生结对教育活动”,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个创新之举,是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的有效方式。工会要发挥好工作优势,扎实推进劳模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要精心组织开展劳模和学生结对活动,结合学校特色、学生特点、劳模特长,有针对性地组织劳模先进走进校园、与学生结对;推进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建设,引导学校与劳模工匠学院、工人文化宫、职工学堂、各级各类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对接,建设一批劳模育人实践基地;推动劳模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帮助研究教学方案,设计劳动教育场景,增强学生对劳动创造幸福的理性认知和实践自觉。

王平表示,用好劳模资源,让劳模与学生结对,用真情、真事、真话来感染、感动、感化学生,是教育系统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劳动教育,要突出劳模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们在“零距离”接触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要着力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引导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要强化服务保障,以学生为中心,以结对活动为载体,将劳动教育工作不断做深做实。

市总工会副主席桂晓燕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为首批“百名劳模进校园与学生结对教育活动”的17 所学校授牌。市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侨民宗事务委员会主任,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执行主任高德毅主持启动仪式,全国劳模徐虎、吴尔愉、陶依嘉、蒋工圣等出席仪式。

猜你喜欢
劳模进校园关工委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对联文化进校园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
紧紧把握关工委基层建设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