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画成金
——金属在综合材料创作中的精神语言

2021-02-05 10:24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基弗金属材料意义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071)

一、金属材料语言及意义

1.性质和文化意义

各种金属材料都有其自身特点,体现在颜色、光泽、质感和视觉感受等方面。由金属材料物质属性所产生的审美特征,是从其色泽和质地显示的内涵及个性。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金属材料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的“青铜时代”是民族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方也有将历史分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观点,这些通过材料来划分时代的方式,体现了材料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在当代艺术中的发展

现成品艺术的出现颠覆了原有的艺术价值体系,让艺术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战后,出现了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毕加索综合立体主义,另一种则是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出现了对金属材料的运用,这种运用丰富了艺术形式,也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发展。

二、金属材料的表现方式

1.视觉语言的表现

当金属材料作为一种媒介运用在画面中时,最常见的就是以金属箔和金属颜料的形式,着重表现其外观视觉上的特点,画面具有描绘性。通过对画面的设计构思,在基本框架内运用金属材料的各种形态,使用拼贴、染色等方式进行填充,或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发生氧化、腐蚀等效果,注重材料的质感、肌理、触觉感、可变性等视觉上的表现。

材料的视觉语言除了建立在外形基础之外,还会调动其他的综合感观。对金属材料的视觉感受同样可以建立在触觉经验的基础上,视觉肌理是通过眼睛对材料的直接观察在心里产生的直接感受,而触觉肌理则是通过身体的接触给心理产生的感受,它们都是根据材料的物质特性以及在视知觉方面的感受体现出来的。

2.材料语言的象征意义

当金属材料不再以装饰或描绘作用呈现在画面中,而是在材料语言上体现作品主题思想时,材料便脱离了其描述性功能。艺术家通过材料本身的语言传达个人的观念,表达个人情感,使材料跟某些事物建立了象征性关联,作为一种传递艺术思想的媒介而焕发出新活力。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在作品中大胆运用如金属铅、钢铁等材料,他通过对这些材料在视觉语言和文化意义上的表现,结合沉重的历史主题,用心灵的想象力表述了人类的真实情感。比如基弗在创作中对铅材的使用。铅有炼金术的含义,在炼金术中,铅可以转换成金子,基弗将这种物质做了精神上的转换,认为铅材隐含着阴暗、忧郁、神秘的能量,他将铅看作是暗示精神变化的基点。“我对于铅的着迷不是美学上的,而是神话意义上的、历史意义上的。”他作品中的铅常以各种形态出现,并表现出铅的神秘性。

基弗在参观了法国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设计的混凝土结构建筑拉图雷特修道院后,“发现了混凝土的精神性——用泥土去塑造一个象征,一个关于想象和精神性世界的象征。”混凝土暗喻了坚固脆弱的东西,而纯铅在重金属中是最软的,熔点低,他研究后发现铅的内部是流动的,分子趋于不稳定,这使铅在凝固后的形态变幻莫测,有很强的表现力,这和他的观念相符,也是基弗选择用铅的另一个原因。这些都给予了他在日后创作中得以赋予这些平凡的事物以精神性。

三、创作方式及表现手法

1.对金属材料的直接运用

在综合材料创作中,一些艺术家结合拼贴、罗列等手法直接将金属材料运用在作品上。这种创作方式突显了材料的特性,通过改变其原有的表达方式,赋予它新的思想内涵和语言形式,在视觉、意义上展示独特的效果。

阿尔贝托·布里(Alberto Burri)擅长使用简单的材料,如麻布、铁片、沙石等,将这些材料重新利用,拼贴组合。50年代中期,他开始关注大批量生产的工业材料并开发了燃烧绘画的新语言。图中他用拼贴的手法组装了铁片,不同形状的铁片被固定在一个画面上,体现了材质的坚硬性,构成了一个稳定和谐且具有形式感的抽象作品,并运用燃烧的方式,在其表面形成了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肌理。同时他把解决能源,探索生命,死亡和破坏的问题纳入他的作品中。

图1 布里 铁画

图2 White 1988

钉子是昆特·约克(Gunter Uecker)长期以来创作的符号,他将钉子直接钉在画中,从开始的乱打、次序钉,转变成齐头式钉法,再到各式各样流动性的变化。当钉子作为个体时,具有固定的外形特征,且十分坚硬,不易改变。而当大量的钉子在排列组合后,形成点和线条,在约克对于疏密关系、秩序、空间等排列因素的思考下,让钉子在作品中受到自然的光影作用,使人在观看时由于光线和角度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使它们看起来具有某种形式的雕塑感和运动感,超出了二维平面的限制,创造了一个新的视野。他通过创建浮雕结构,让这些钉子组成的新模式,不断地对精神和理性进行思考和追求,关注人的生命历程,借助这些媒材和形式来宣泄自己的生命体验。固定的图像在他看来阻碍了对于心理和精神表现,他想表达更纯粹的自我。他用心理图像代替过去以传达重要信息为目的的作品,消除了具体形象,给予观者更加开放和富于联想的视觉世界,让观者可以直接跟艺术家进行心灵的对话。

2.金属材料与其他表现手法的结合

当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时,金属材料在画面中具有不同的表现意义,一是与画面中其他材质的意义相互呼应,突出不同材质所要表达的价值语言,体现各种材料语言的相对性;二是不同材料间的连接方式,通过破坏、摧毁、覆盖、抽象和具象的结合等手法,这些创作手法同样体现了艺术家用这些材料创作的意义。每一种材料的选择,都是一种艺术观念的传递,展现了表现力和精神性。

中国艺术家尚扬在他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作品中,融入各种材料体现了山水被外物的刺伤,表达自然破碎和山水浑浊的主题。这其中就运用到了金属材料,使人们在感知到金属材料所传达的物质性同时,也将这些材料与绘画主题相结合,将钢筋、铁等金属作为现代社会发展及城市化侵蚀的象征,从而联想到它们对自然山水的破坏,更显示出金属材料冷酷无情的特征,对主题的表达更具表现力。

安塞姆·基弗在作品《天堂中的蛇》中,将一条用铅做的蛇,放置在铅块开裂的中间,让人产生画面中铅片是由于蛇的出现而裂开的错觉,蛇的形象让画面中被破坏的地方更生动,具有真实感。在铅蛇和固化铅的后面隐约可以看到画面背景上被铅材遮挡住的风景画。作品中不同元素之间彼此相联系的精神关系,表现了基弗对破坏和更新观念的时间的兴趣。

图3 天堂中的蛇 190cm×280cm×42cm

这一系列作品是基弗对早期的旧作进行二次创作的成果,在几幅被他称作“甚至连看都不想看”的风景画上,他将灼热的铅倒在上面,在愤怒中进行着破坏行为,最后反而得到了不同于之前预想的结果。不单是以结合绘画的手法,基弗也曾在摄影作品上进行过再创作,将做旧了的黑白风景照片和抽象的铅块叠加融合。在这些作品里,铅是以液态铅流动后固定住的形式存在,外形的不规则使画面产生了丰富肌理且具有偶然性的体积感,铅材表面氧化后的金属质感,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画面中随意涂抹的铅和写实照片的融合使画面产生了抽象和具象结合的意味效果。铅块的置入也使画面在空间上有更加丰富的层次,拓展了画面的空间结构。“你必须意识到,一个画面即刻会抹去之前的另一个,这是一个不断处理死亡与重生的问题。”构成这些作品的核心概念之一便是一个对于时间的认识,在这个周期里,在不断地毁灭和创造中,构成了作品最后的重生。

金属材料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象征,在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艺术家将其运用在作品中对其进行创作后,除了关注在视觉表征和材料质感上的表现,同样需要重视其在文化内涵和精神文明方面的意义,将材料的文化语言真正运用在艺术中,成就了作品的同时,也让材料能更好地发挥除其本身价值意义外更多独特的魅力。

猜你喜欢
基弗金属材料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长沙特耐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长沙特耐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德国精神废墟上的诗人
一种耐磨陶瓷金属材料
基弗与“基弗展”的隔空对抗
基弗与“基弗展”的隔空对抗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