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淮剧民间戏班田野调查*

2021-02-05 10:24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阜宁县戏班淮剧

(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苏盐城 224007)

淮剧起源于江苏的盐城、阜宁、淮阴、淮安和宝应一带,是在清末逃荒农民沿街鬻艺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及农村的“香火戏”基础上,吸收徽剧、京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营养而发展起来的江淮戏曲剧种。淮剧是地方戏曲的优秀代表,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班,指民营剧团,是直接面向农村民众传播戏曲文化的基层组织。长期以来,学界把民间戏班誉为“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与民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经历了两百多年历史变迁后,淮剧戏班依旧以顽强的生命力活跃在盐城城乡村落的各种民俗活动中,显示出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2019年秋开始,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组织教师与优秀毕业生团队对盐城、淮安、泰州三地的淮剧与民间淮剧戏班展开田野调查,历时三个月,对众多淮剧传承人及淮剧民间戏班进行访谈,获得珍贵音频视频资料近五十小时。调查发现,淮剧民间戏班与公办淮剧剧团一样,面临着观众锐减、市场萎缩、资金短缺、人才不接等困难。特别是民间戏班,有的历史悠久但却因没有市场,缺乏政府支持而面临着比公办院团更加艰难的处境。

一、当前盐城民间淮剧戏班介绍

史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前后盐阜地区共有大小民间戏班约300个左右,20世纪80年代末年盐城淮剧民间戏班依然有50几个存在。此次调研发现,当前盐城文广新局在册的淮剧民间戏班有24个,真正养员营业的民营剧团只有10个。我们走访了盐城地区三个规模较大的淮剧戏班,分别是:盐城市艺兴淮剧团、建湖县金乐淮剧团、阜宁县徐文彩淮剧团。以下是三个淮剧民间戏班的简要介绍:

盐城市艺兴淮剧团:团长祁超,滨海县人,淮剧演员出身。1984年成立剧团,建团三十多年来,积累和保留了30多部传统戏。剧团常年在农村一线搭台演出,把古装淮戏送到农民的家门口。在目前经营困难情况下,仍有演职人员14人正常跟团演出。艺兴淮剧团曾做过一件对淮剧发展有一定贡献的事,1986年5月28日,祁超团长自己募款在盐城大丰市白驹镇开办淮剧演员培训班,招收学员20人,三年结业,不收费,管吃住。聘请上海市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韩小友任导演(在团3年)。当时较知名的教师还有:盐城市京剧团蒋俊亨(在团14年)、江苏省淮剧团徐德林(在团14年)、泰州市淮剧团张红英(在团3年)。艺兴淮剧团主要活动地区是盐城及兴化一带,最多时全年演出300余场,是当前盐城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演出水平最高的淮剧民营戏班。

建湖县金乐淮剧团:该团于2013年由淮剧演员出身的徐美乐创建,剧团是在文化部门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民间淮剧团,目前编制18人,主要演唱“幕表戏”。其编排剧目《圆梦》荣获江苏省首届民营表演团体优秀剧目银奖。2006年,在建湖县西塘河边挂牌成立“江淮戏馆”,2017年戏团还与县司法局合作组建建湖县法治艺术团。建团以来积极参加建湖县组织的各种活动,并精心编排了如升学戏、周岁戏、寿年戏等剧目,在建湖的城乡部落为广大群众提供商业演出。金乐淮剧团在建湖的口碑较高,高峰时全年演出300多场。

阜宁县徐文彩淮剧团:成立于1998年,现有人员16人,是阜宁县现存规模最大的民营淮剧团。团长徐文彩,阜宁县新沟镇人,专业淮剧演员出身。该团成立后立足农村,同时兼顾阜宁县城社区流动演出。近年来创编了《公婆夸媳妇》《狠心的晚娘》《苦命的孤儿》《家和为贵》等十几部现代小戏,上演后群众反响热烈。该团的演出市场以阜宁县为主,同时辐射建湖县与滨海县,高峰时全年演出达200余场。

二、盐城淮剧民间戏班的生存现状

调查发现,目前盐城淮剧民间戏班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它们均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主要问题有:

1.演出市场萎缩,创收艰难。当前国家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淮剧艺术面临现代文明及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观众锐减,订单也逐渐减少。采访中,艺兴淮剧团团长祁超满脸沧桑地说:“做了近40年剧团,没有任何资助,全靠我们自己打拼。刚开始那几年还行,80年代后电视流行了,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剧团开始走下坡路,之后的日子就一直不好过,最难的就是一九九几年的时,团员连续几个月没有发工资。”祁超口中的艰难,难在找市场,因为整个剧团都在等着他养活。“找村委会、找老板,都是要我自己一个一个跑,被拒绝是家常便饭,不管多少人拒绝,我还是要跑。”调查也发现,伴随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年轻人都进城读书或打工了,农村常住人口越来越少,且多数是中老年人。加之现代多媒体信息时代,网络、电脑、手机等多元化审美娱乐方式都严重冲击着古老的淮剧艺术,导致淮剧戏班观众锐减,市场萎缩,营收艰难。

2.演员层次不高,传承乏力。一个剧种要真正做到良性发展,除了与社会发展、市场运作等方面有关,最关键的因素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对淮剧戏班的走访调研发现,当前民间戏班的从业人员多数是业余爱好者,没有专业院校毕业者,有在专业剧团工作经历者极少。所以,与专业剧团相比,民间淮剧戏班无论人员数量还是整体层次均相差甚远。例如盐城市淮剧团有一百多人,多数正规艺校毕业,而当前民间淮剧团只有10到20左右规模,且人员素质、表演水平遍不高,角色行当也大多不全。人员素质的劣势使得民间戏班在策划、编导、演出等诸多方面质量堪忧。阜宁县文采淮剧团团长徐文彩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淮剧的很少,学淮剧的就更寥寥无几,他们嫌淮剧土,不时尚,看淮剧的大部分都是60岁左右的老人。将来年轻人不会愿意搞这一套,你看我们现在连接班的徒弟都收不到,戏班解散是迟早的事。”徐团长的一番话,道出了民间戏班当前面临的另外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演员队伍传承问题。我们对建湖县金乐淮剧团全团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该团目前在编人员18人,大部分团员年龄超过50岁,50岁以下的仅有3人,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一个没有。而艺兴淮剧团同样存在严重的团员年龄偏大问题,14个团员中40岁以下仅1人,其余团员年龄均在45岁以上。当前,淮剧民间戏班演员普遍综合素质不高且老龄化,难以吸收到年轻的从业者,所以均面临严重的传承问题。

表1 盐城市艺兴淮剧团成员基本情况

3.表演形式僵化,剧目陈旧。民间戏班因经济条件和人才缺少,加之常年流动于城乡部落表演,场地不固定,演出时间紧张,没有能力和精力进行剧目创作,因此长期以来剧目更新很慢,上演的多是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古装戏,演出剧目单一化。而且,大部分民间戏班缺少剧目创编意识,它们认为既然传统戏有市场,没必要花很多人力财力去创新剧目,所以新编剧目和现代戏上演率非常低。淮剧戏班的舞台多是临时搭建而成,演出条件简陋,服装、灯光、音响等舞美道具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另外因为上演的多数是古装戏,加上传统戏曲本身在表演形式方面固有的僵化呆板与缺乏创新等问题,更难以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三、盐城淮剧民间戏班的发展对策

民间戏班不但是传播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建设大背景下,民间戏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戏班常年活动在广大农村一线,它们的演出活动对农民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群众在观演过程中拉拉家常,交流对话,既增进了乡邻和睦,又能提高艺术审美水平,同时还丰富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更极大促进了和谐乡村建设。然而当前盐城淮剧戏班的生存状况与发展前景令人担忧,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推动民间戏班良性发展。

1.戏班自身应紧跟时代,创新发展,在诸多方面完善改进。首先,淮剧戏班应主动加强与国营剧团的交流合作,通过观看演出、聘请名家现场指导等方法向专业剧团学习,以提高自身表演水平;其次,戏班应想方设法编演迎合时代气息、彰显社会主义文艺特色、体现群众生活的现代小型剧目,这类作品成本低、规模小,方便戏班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然后,戏班应探索在一定范围内改进和创新表演方式,例如唱腔设计避免古板僵化、舞美灯光利用现代光电技术、乐队尝试加入电子琴等;最后,戏班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媒体来宣传自身,可将戏班的演出视频上传到各大视频网站,还可利用抖音、微信等媒介加强宣传。阜宁县徐文彩淮剧团将十几段演出视频上传到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等网站后,因为演出效果较好,被各大网站大量转载,很多视频的浏览量超过10万次,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政府应加强对戏班的扶持力度。淮剧戏班在长期发展历程中,为弘扬地方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戏班曾经取得过丰硕的成果,在戏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为盐城乃至江苏争取了荣誉。如盐城市艺兴淮剧团曾多次在全国淮剧展演大赛获奖,并在上海参加了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0年新世纪上海大世界80周年庆典等重大演出活动;盐城市花好月圆淮剧艺术团于2020年10月在第四届上海淮音艺术节长三角现代题材小戏小品邀请展演中荣获优秀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可以说以淮剧民间戏班已成为盐城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市政府应想方设法擦亮这张珍贵的文化名片,加强财政扶持淮剧戏班的顶层设计,并设立专项基金,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补助制度,资助戏班更新设备,改善演出条件。文化部门还可以探索采取定期举办民间艺人业务培训班、鼓励民间戏班参与“送戏下乡”等公共文化服务、设立优秀淮剧民间艺人奖励制度等方法多渠道、多途径扶持民营戏班,促使民营戏班走出低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阜宁县戏班淮剧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研究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现代文化视野下二人台艺术的多元传承模式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江苏阜宁:监督收监执行一名脱逃超两年缓刑罪犯
发酵床与传统水冲圈模式下猪寄生虫虫卵调查及防治效果
老区民间木偶戏班现状调查与研究
关于淮剧进校园工作的几点做法和设想
倪家凤淮剧演唱会在宝应举办
小淮剧《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