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结合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1-02-05 09:24张统海
光明中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肌张力脑瘫痉挛

张统海

脑性瘫痪是指未成熟大脑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发育不全所致的常见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患儿常伴有智力缺陷、认知感觉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不仅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还可造成挛缩、四肢畸形等并发症,给患儿及家庭带来沉重经济和心理负担[1-3]。中医推拿疗法是以经络、腧穴为基础,依照经络分布走行配以特定穴位进行推拿,以达到强胃气、足肾气、充脑髓之效[4,5]。鉴于此,本研究予以痉挛型脑瘫患儿中医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旨在探讨其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观察组:女15例,男19例;临床分型:偏瘫6例,双瘫12例,四肢瘫痪16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24±1.22)岁。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临床分型:偏瘫7例,双瘫13例,四肢瘫痪14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25±1.23)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脑性瘫痪共患癫痫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诊断标准[6];患儿家属同意参加研究且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智力、听力障碍;无法坚持配合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依据患儿年龄、病情选择相应运动方法,≤1岁患儿采取 Vojta 法,专业康复治疗师采用反射性翻身及腹爬等诱导手法帮助患儿行康复训练;>1岁患儿采用 Bobath 法,选择其中的反射性抑制手法、促通手法、关键点控制及叩击等4种手法行康复锻炼,30 min/次,2次/d;与患儿进行手部游戏,训练其抓放动作,以改善手部功能;行蹲起训练时要求患儿双脚与肩同宽,两腿分开、外展,协助患儿站起;利用站立架等工具进行站立训练,保持头部正中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推拿疗法,采用揉、推、按、拿捏、拍等手法进行推拿。①头颈部推拿。患儿爬于床上,保持身体放松,推拿者采用拿法自颈项两侧来回推拿至大椎处,注意手法轻柔、力度适中。②腰背部。患儿取俯卧位,采用拍、揉等手法循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走向,点按命门、双侧肝俞、肾俞,采用捏脊法从尾椎推至大椎两旁。③四肢部。患儿取仰卧位,采用揉、拿、按等手法按摩肩胛周围、腕部、肘部,并进行肩前屈、后伸、外展、肘腕屈伸等被动运动;采用揉法按摩股四头肌、胫前肌群及腓肠肌,配合踝关节运动、屈髋屈膝等被动活动。推拿过程中注意手法轻柔、力度适中,循经施治,20 min/次,1次/d。

1.4 观察指标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评价2组患儿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水平。①采用改良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7]评估肌张力。0级(0分):肌张力正常;1级(1分):ROM<50%呈现最小阻力或突然卡住,肌张力轻微增加;2级(2分):肌张力明显增加,>ROM%范围内,肌张力明显增加,但受累部位较易移动;3级(3分):肌张力严重增加,全ROM被动活动困难;4级(4分):僵直。得分越高表示肢体痉挛程度越严重。②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88,GMFM-88)[8]从仰卧位与俯卧位、坐位、跪与爬、行走与跑跳等项目评估运动功能,共88个条目,采用0-3分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强。③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家长对护理满意度,于出院前发放给家长,告知家长调查的目的,指导其填写,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7,重测效度为0.866,发放68份,现场收回68份,有效率100%。包括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住院环境4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法,总分100分,81~100为满意度高,61~80分为满意度中等,<60分为满意度低。

2 结果

2.1 2组患者Ashworth评分比较2组干预前Ashworth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Ashworth 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Ashworth 评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GMFM-88评分比较2组干预前GMFM-88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GMFM-88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GMFM-88评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家长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痉挛型脑瘫若未及时加以干预,可导致患儿失去步行能力,出现足部畸形、关节僵硬等病变,给患儿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经济负担。脑瘫属中医“五硬”“五软”等范畴,其认为痉挛型脑瘫患儿是由于先天胎禀不足,而后天照护不当致精血不足、肾虚阳衰所致,故治疗以柔肝健脾、益肝补肾为要,辅以舒经活络、养血益气之法,使得筋骨张弛有序、气血生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Ashworth 评分低于对照组,GMFM-88评分和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中医推拿结合运动疗法能够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促进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采用Vojta法、Bobath法等运动疗法,对患儿进行反射性翻身、腹爬、站立等训练,能够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及运动模式,纠正异常姿势,进一步缓解患儿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促使患儿形成正常姿势及运动模式[9,10]。中医推拿以经络穴位为理论基础,采用推、揉、按、等手法对头部诸穴位及督脉等经络推拿治疗,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效降低患侧肢体肌张力,促进肌肉组织形态结构的有效恢复,进而改善运动功能。轻柔手法能够减少患儿紧张、哭闹现象,缓解肌肉痉挛程度,进而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补养肝肾之效。中医推拿手法和运动疗法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改善患儿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等症状,促使肌肉、关节恢复正常解剖结构,进而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中医推拿结合运动疗法能够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促进家长满意度的提高。

猜你喜欢
肌张力脑瘫痉挛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