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锦图案艺术及其在现代服饰中的设计应用

2021-02-06 00:39陈晓玲彭小琴谢先东
毛纺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侗族配色纹饰

陈晓玲,彭小琴,谢先东

(湖南工程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0)

侗锦是侗族文化和精神的典型符号,其以别致精细的纹样、浓淡相宜的配色、繁而精致的技艺,在我国民间织锦艺术中独树一帜。侗族古歌《祖远歌》[1]中记载“鱼骨做梭织花棉,骨针用来缝衣裙”,表明远古时期,侗锦便有了雏形,也直接反映了侗族织锦艺术是侗族世代相传且实用价值较高的技艺。随着时代的发展,侗锦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符号需要与时代共同发展,将传统侗锦艺术与现代设计思维、设计实践相结合运用到现代服饰中,不仅弥补了其传统图案在服饰中使用部位、面积、形式的局限性,也给现代服饰图案的创作与应用带来了新的思路。专家学者就各地非物质民族手工艺术如何“活态传承”“创新传承”做了相关研究[2-3]。

本文从纹饰艺术、造型艺术、构图艺术、配色艺术几方面分析侗锦图案的艺术特色,并结合现代工艺探究侗锦图案在服饰中的应用形式和创新设计方法,为侗锦这一非物质文化艺术活态传承提供方法,同时丰富服饰设计素材。

1 侗锦图案艺术特色

侗族悠久的历史沉淀和深厚的传统基础,无不显示其民族特色。尤其是侗族织锦的图案,传统的侗锦图案源于侗族人民对自然、对生活的感知和认知,侗族是一个无文字民族,侗锦是其民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思维活动、审美情趣的主要承载物,侗锦图案便是其重要表现。

1.1 图案的内涵艺术

符号学家索绪尔认为人类的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他将符号概念划分为“能指”和“所指”2个部分,前者是表达层面,后者是内涵层面。简单来说“能指”是形式,“所指”是内容[4]。侗锦的图案纹样源于自然胜于自然,源于生活亦优于生活。其作为侗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审美意识的承载物,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艺术符号。这些符号是侗族先祖凭借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对自然、生殖、图腾的崇拜和对生活感悟通过提炼概括织成的图案纹样,图案纹样内容丰富、森罗万象,是侗族的时代记忆,反映侗族的发展历程。侗锦图案的形成与侗族人民的观念形态、习惯、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调研和大量的资料考证,侗族图案的产生主要源于2个方面[5],其一,原始崇拜。太阳纹、圆圈纹源于对太阳的崇拜;水波纹、漩涡纹源于对水的崇拜;蜘蛛纹源于对生殖的崇拜[6]。其二,生活本身。如井字纹,侗寨之中随处可见古井,水是生命之源,他们将水井视为生存的基本,将井字纹绣在织物之上以求水神的庇佑。通过时代的变迁和沉淀,这些崇拜、传说、生活形态等寓意美好的物品被转化成织物纹样,这种长期的自然崇拜和生存活动也就逐渐形成了颇具地域特征和民族特点的侗锦图案。

常见的侗锦图案可分类为动物、植物、景物、人文以及几何纹样类5大类[5]。这些图案有着特殊的寓意或者美好的祝愿,有些图案具有解灾纳福、求福纳祥的意思,有些图案象征着风调雨顺、子孙绵延。有些则体现了侗族先辈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寄托。

1.2 图案的造型艺术

“凝聚的形式美”是对侗锦图案造型艺术较恰当的概括。侗锦图案在单个纹样的设计上运用了抽象的仿生设计手法,纹样及寓意如图1所示。图1(a)凤鸟纹是凤鸟的变形,寓意吉祥,图形中大小菱形纹样分别构成凤鸟的头部和尾部,2组平行的波浪纹勾勒凤鸟的身子和展翅飞翔的神态。图1(b)蜘蛛纹由4个对称菱形和4组对称角形纹样构成,寓意多子多福。图1(c)马纹寓意成功,图1(d)鱼纹寓意收获,均由繁复的左右或上下折线构成。这些抽象仿生图案,三分形似,七分神似,将侗族人民巧妙的造型技艺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充分考虑和遵循了形式美法则,在点线面之间强调对称、均衡、节奏、韵律、主次、多样统一,比例造型上注意尺度,整体抽象简洁的造型风格给人留下无穷延伸的想象空间,这些形式美法则的融合运用凝聚成了侗锦的图案造型艺术。

图1 纹样及寓意

1.3 图案的构图艺术

侗锦大量的纹饰题材造就了侗锦图案构图形式丰富的多样性,整体风格严谨、细腻,有较强的规律性。

1.3.1 水平式构图

水平式构图安定且有力量感,主要体现在图案的排列组织方式上,即侗锦图案中常见的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水平式构图形式见图2,二方连续图案是由1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形成的纹样,有横式和纵式之分。四方连续图案则是由一个单位纹样或几个单位纹样组成一个单位纹样,向四周循环连续和延伸扩展而形成图案,常见排列方法有菱形连续、梯形连续。

图2 水平式构图形式

1.3.2 S形构图

S形构图优雅富有变化,现在单位图案本身的构图设计中,如龙凤纹、鱼纹、马纹、蜘蛛纹等(见图1),此类图案是利用抽象概括方式设计的仿生图案,其运用了S形抽象造型,这种构图展现了侗族人民在图形设计时极为讲究,在“形”与“神”的把握上注重“神似”以神会意,别具一格,是侗锦图案独创性和审美价值的高度体现。

1.3.3 环形构图

环形构图饱和有张力,在侗锦的单个纹样和组合纹样中都有体现。如井字纹、太阳纹、卍字纹的构图形式都是四周对称,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或接近环形的图案,在布局中也体现了环形构图的形式,如在蜘蛛纹样和凤鸟纹的表现中,蜘蛛纹样和凤鸟纹样是图案的主体,四周紧密环绕几何图案。这种构图是我国历史文化中“圆”哲学的延伸,“圆”即圆融,象征着诸事顺利圆满融通,这也是侗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祈祷。

1.4 图案的配色艺术

侗锦图案配色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既大胆自由亦素净优雅,既丰富细腻亦清新明快。侗锦根据色彩分类可分为素锦和彩锦。素锦多用黑、白、灰、蓝、青等素色组合,最常见的是青白两色,侗锦配色见图3,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粟田梅的素锦作品。彩锦配色十分丰富,其强调装饰性能,配色大胆自由,不受图形大小范围及其固有色的拘束,设色上追求色彩的高纯度,多用明快、视觉冲击力强的暖色织线,底布常选用黑、白、蓝等素色,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反衬效果,打造一种繁而不杂、艳而不俗的艺术效果见图3(a)。中国民间色彩多用极色,如黑、白、红绿,越是纯粹就越使人感到悦目[7-8]。侗锦中互补、对比、相邻色彩搭配运用,配色和谐又有层次感,给人明快的视觉感受和积极向上的欢快、温暖的心理感受,展现出侗族人民淳朴与善良的性格特征及侗族古朴、和谐的民族风貌[9-10]。

图3 侗锦配色

2 在现代服饰中的创新应用

侗族历史文化悠久,其图案题材繁多,种类丰富,造型和构图形式灵活多变。相较蜀锦和宋锦更趋于现代化,设计手法灵活自由且易把握。可从图案艺术元素的提取方法、实现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与应用。

2.1 纹饰艺术与3D打印技术结合

纹饰艺术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是将传统纹饰图案艺术与现代科技及现代设计手法相融合,为传统纹饰艺术增添时尚感的同时使其更适应于当下服装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这种平面到立体的转换也让传统的侗锦纹饰艺术拥有了一种极具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力。

2.1.13D打印基础纹饰图案的设计

利用解构艺术在原始图案上提取基础图案,并将其打破重构再设计。具体的方法有:①将象征图案再设计应用。象征性图案本身就有其象征意义,如果简单的将其复制到服饰中将失去图案本身的韵味,所以在象征性图案的运用上应寻求创新突破。例如,将传统寓意的图案变形设计,或者将多个图案组合成1个单位图案,图案结构和寓意的双重组合显其独特性。②典型图案的直接应用。典型图案的直接应用就如服装品牌打造的经典款式,应用手法简洁明了,但在尺度把握和在典型图案选择上比较困难。

2.1.23D打印原材料的选择

3D打印的原材料直接决定平面图案能否顺利的呈现3D效果。按材料化学性能分为树脂类、石蜡类、金属类、陶瓷类和复合材料类,其中跟服装关系最密切的是复合材料,最具代表性的为弹性材料,蜡丝热塑性材料,聚乳酸材料等[11]。弹性材料可塑性比较强,打印出的产品具有相当好的弹性,可以任意变化形状。蜡丝热塑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柔韧性及抗高温性能。聚乳酸材料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由植物(如玉米、大豆)中提取出的淀粉制成,健康环保。蜡丝热塑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柔韧性及抗高温性能。聚乳酸材料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由植物(如玉米、大豆)中提取的淀粉制成,更环保。

3D打印服装既要考虑打印的艺术效果也要考虑服用舒适性,万字纹与3D打印技术结合应用效果图见图4,其可选择弹性材料,能任意塑造造型。材料的选择是根据服装面料本身特性和纹饰图案的预期效果来决定的。

图4 万字纹的提取与3D打印技术结合应用效果图

2.2 造型、构图与激光雕刻技术结合

侗锦图案造型简洁、抽象,常以概括的方式表达事物的形象和寓意,追求神似,多用精简的线条或几何纹样抽象概括,突出物体的显著特征。但这类图案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丰富图案的造型形式尤为重要。在服装设计运用时,应在保留其传统特征基础上结合服饰风格特点灵活运用多种造型方法,尝试多种造型效果和实现方法。侗锦图案中的构图形式丰富,有水平式构图、对称构图、中心式构图、S形构图和环形构图等,但最常用的组合构图形式是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2种。

在服装设计时,延续常用构图形式的同时灵活运用其他构图方法,充分发挥不同构图形式的优势。花鸟纹在激光穿透技术中的应用见图5,单独图案构图形式中加入自由图案和适合图案的构图方法。使图案不受外形轮廓的约束,适合于多种服装的风格和多个部位。不绝对对称的构图呈现出灵动自由的艺术特点。

图5 花鸟纹在激光穿透技术中的应用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侗锦艺术创新传承为出发点研究侗锦图案,从纹饰艺术、造型艺术、构图艺术、配色艺术等方面,分析侗锦图案的艺术特色,探讨了在服饰中创新应用与传承,从纹饰艺术与3D打印技术结合、造型及构图与激光雕刻技术结合、色彩艺术与现代蜡染工艺结合等。

激光雕刻技术与侗锦图案造型艺术相结合应用在服装中,使得侗锦图案造型在服饰中的运用更灵活,其操作简单高效,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图案纹样个性化需求。用CorelDraw绘制出要雕刻的图案形状,设置好雕刻参数即可开始雕刻,且激光雕刻参数设置内容丰富,雕刻精致,能快速雕刻侗锦图案中不同造型的各类图案。常用方法如下:①灵活利用参数设计功能,尝试运用多种参数。对侗锦图案进行提取再设计后,可在不同局部位置设置不同的激光切割参数,如部分图形设置全部穿透形成激光镂空效果,部分图形设置部分穿透或未穿透形成激光蚀刻效果,二者相结合丰富图案层次感。②与传统刺绣等工艺结合,保留传统图案艺术魅力同时注重图案设计美感。实际应用中图案整体可采用激光雕刻实现,细节部分利用传统刺绣工艺点缀,精致的刺绣搭配精细的激光加工,为服装图案设计开发与研究提供新视角。刺绣工艺与激光雕刻技术结合应用见图6,图案造型设计是彩色刺绣和激光雕刻技术相结合,彩色小长方形分布图案是马的抽象身形,用刺绣实现,其他线条是修饰线条可用激光镭射穿孔实现。③与数码印花设计结合,丰富图案外观设计视觉层次感。这种方法可将主题图案喷绘到面料上,设计师再根据服装风格要求用激光雕刻技术对图案进行二次处理,以此提高图案设计的质感变化。二次加工处理方法也可用拼接、褶皱等方法。

图6 刺绣工艺与激光雕刻技术结合应用

2.3 色彩艺术与现代蜡染工艺结合

图案色彩艺术与蜡染技术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侗锦图案的色彩提取和应用上,蜡染是我国传统印染领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蜡染服饰产品因做工精巧,“冰纹”效果独特等原因广受消费者青睐[12-13]。将侗锦传统刺绣图案与现代蜡染工艺相结合,让侗锦刺绣艺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独特的工艺技术为原始图案增添了浪漫气质。主要的结合方法有:一是原始图案色彩搭配蜡染技艺。原始图案色彩指在侗锦图案的选用及图案色彩的提取上,用侗锦中最原始的色彩搭配,服装设计应用结合现代蜡染技艺,例如在蜡中融入树脂产生龟裂的描画法,利用蜡的防水性和龟裂的特征,使原本规整的侗锦图案和色彩由静态呈现转变成动态,造型活泼流畅且富有层次感。二是将国画写意风的审美情趣融入到对侗锦图案色彩的提取和蜡染工艺的实现上。图案色彩提取不拘泥于色彩的原始搭配,可根据服装的色彩搭配与之相近或相邻的色彩,注意保留侗锦纹饰图案的造型,根据服装风格的需要来选用侗锦图案色彩,太阳纹样提取应用见图7,提取太阳纹的外形结构,色彩则结合临近色的配色方法,在工艺实现上是局部依次手描着色。

图7 太阳纹样提取应用

深挖现代蜡染技术的渗透工艺,丰富侗锦图案色彩呈现。通过设计裂纹的多少来控制图案色彩的渗透,将平面的侗锦图案色彩立体化,如渐变色和叠加色等。同时利用渗透量、渗透面积来控制图案色彩,这种大胆的色彩提取和搭配,可运用于潮牌T恤或者个性潮流服饰的设计。

3 结束语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侗锦艺术创新传承为出发点研究侗锦图案,从纹饰艺术、造型艺术、构图艺术、配色艺术等方面,分析侗锦图案的艺术特色,探讨了在服饰中创新应用与传承,从纹饰艺术与3D打印技术结合、造型及构图与激光雕刻技术结合、色彩艺术与现代蜡染工艺结合等。

侗族侗锦承载着侗族人民的文化与信仰,传递着其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解析侗锦图案纹样艺术特色,探究侗锦图案在服饰中的应用形式和创新应用方法,将其图案艺术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既可满足现代服饰图案设计与审美的需求,也能以“创新传承”的形式丰富和升华侗族文化的内涵。同时,侗族文化与现代需求的结合,让侗锦图案艺术在时代的潮流中呈现艺术特色,也赋予侗文化新的内涵美、视觉美。

猜你喜欢
侗族配色纹饰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寻找古意的配色
藏族日常纹饰与文化符号研究
雕漆纹饰的修复
仪式感选择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九寨侗族斗牛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