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数学教育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2021-02-07 15:04赵鑫峪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摘要:基于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数学教育方向和目标发生新的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育,促使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学习更多数学思维方法,形成正确思维习惯,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从而达到素养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基于对数学教育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意义进行解读,而后提出具体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数学在小学教育阶段占有重要位置,是培育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而且小学数学知识内容复杂,囊括数字、线段与图形等,为了能使小学生真正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实现融会贯通,数学教师必须要注重培育其逻辑思考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一、数学教育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育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非常重视培育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然而在现实调查中依旧存有部分问题,具体呈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过于重视学生数学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忽视能力培育。比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将知识点讲解放在首要位置,新课标也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实现目标,如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与情感态度,然而却未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展开明确界定,加上数学教师对小学生发展缺少正确规划,致使其数学思维能力培育受到约束。其次,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模块化设计,缺少引导性与启发性。一般而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会结合教育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设计课堂教学重难点知识,并将大部分时间均用于这部分知识点讲解中,但是却忽略了小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更何况有效培育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最后,教学方法成就也是影响数学思维能力培育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旧运用传统教学法,一只粉笔和一块黑板贯穿全部课程,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法,既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学生对课堂所讲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虽然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将多媒体教学工具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但教师却忽视了对课件内容的革新,不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二、数学教育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积极营造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导向,课堂教学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主,所以教师必须积极营造教学情景,让学生产生对应代入感,从而积极参与到数学思维能力建设中。譬如,在讲解“周长”概念时,教师要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随后对学生提出相应问题:如果想计算教学楼门口石柱子的周长,小明应该运用什么方式计算?可以具体演示一下吗?因周长就是围绕特定区域或是物体绕一圈的长度,教学难度较小,但若是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则能得到最佳教学效果,进而强化学生思维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此外,因教师选择的情景与事物源自日常生活,学生可对其形成代入感,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索热情,还能使其积极自主参与到课堂知识教学中,从而为更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奠定扎实基础。

(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根据相关调查得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空间与时间有限,数学教师侧重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忽视了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致使小学生数字思维发展受到限制,长此以往,定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基于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为了有效培育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譬如,对于部分具备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探讨和实践操作的空间,激励小学生从现实生活入手,深入剖析问题,挖掘原理依据,并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展开深度探讨,最终得出问题答案,从而有效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譬如,在讲解“植树问题”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根据现实存在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道路总长30米,如若每隔6米种一棵树,需要种几颗。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兴趣,要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利用画图或实物演示方法寻找答案,部分学生通过30÷6=5来计算种5棵树,但这并非正确答案。由此,教师可在黑板上利用线段代表道路,点代表树,根据教师黑板所画线段学生了解到正确答案应是6,从而得出植树问题公式:距离÷间隔长+1=棵树。可见,利用这种方式不但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热情,还能激发學生探索欲望,从而推动学生发展自身数学思维能力,为其日后更好学习数学知识奠定扎实基础。

(三)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并不是定式,是能根据不断学习和积累进行发散的。所以,数学教师在培育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时,必须注重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及创造性。首先,运用猜想和假设,培育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知识教学中,猜想和假设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方法,同样在培育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时,教师也要合理运用猜想和假设,让小学生对题目进行主观猜想和假设,激发其思维活动。只有学生出现思维活动后,才会自主思考自身猜想与假设的合理性及正确性,进而深入思考题目,关注课堂教师讲解,这样不但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学生课堂注意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其次,运用开放性题目,培育发散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发展尚未成熟,所以开放性题目是培育其发散性思维的最佳方式。究其根本,主要因开放性题目的正确答案是固定的,但解题方法却呈现出多元化。在课堂教学开展进程中,数学教师如若想有效培育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则必须让学生做各种类型的开放性题目,让小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其发散性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在教学活动开展进程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培育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创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日后更好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小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178-179.

[2]张晓明.中职数学教育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分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1(06):105-106+111.

[3]张黎黎.论如何在技工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职业,2019(20):118-119.

作者简介:赵鑫峪,1998年5月,女,汉族,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

猜你喜欢
数学教育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