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教师的“变”与“不变”

2021-02-16 01:08李玉兰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教学改革

李玉兰

摘 要:文章以我国义务教育为研究对象,站在教育变革发展的角度,从教师视角出发围绕“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教师的“变”与“不变”展开研究。首先,对“双减”政策基本内容进行了简要解析;其次,详细介绍了“双减”政策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要求;最后,从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不同的角度全面探究“双减”视域下教师的“变”与“不变”。以期通过以下研究可以为促进“双减”政策下教育事业更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双减”政策;教师;教学改革

“双减”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所做出的事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必将推动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构。“双减”政策有利于推进小学教育克服功利化的教育倾向与短视化的教育行为,对于小学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双减”政策引领的教育变革浪潮中探索小学教育转型发展路径,从而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任务。

一、“双减”政策解析

“双减”指的是《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政策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意为从减少学生作业量和作业时长、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角度为学生减负。在不断优化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校外培训机构实施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来降低社会资本对教育的操控,从而使义务教育能够重新回归立德树人的本真,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名目繁多的培训班中解脱出来,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由此可见,推进小学教育事业得以高质量的发展,是“双减”政策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此背景下探索小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是充分发挥“双减”政策现实意义的必然要求。

二、“双减”政策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要求

随着“双减”政策在我国各地有序推进,为更好发挥“双减”效应,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双减四项规定,对义务阶段在职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求学校严格贯彻实施均衡编班的规定,坚决杜绝以任何名义开设重点班。此举意在维护教育公平,杜绝教育中掐尖、偏重的错误做法,在保障“一碗水端平”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二是要求教师严格执行教育教学计划,坚决杜绝随意增减课时、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难度等做法,以此来切实保障课后服务能够按照计划进行,让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能够在值班教师的辅导下,顺利地完成课后作业,由此帮助广大家长减轻家庭辅导的负担。三是要求教师严格按照作业管理规定布置作业,不得以任何形式为家长布置作业,不得让学生自行批改作业。此举意在让教师重新回归职责本位,为广大家长腾出更多亲子互动、陪伴的时间。四是要求教师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坚决杜绝各种违规考试情况的出现,不得按照考试成绩为学生排班、排位,甚至“贴标签”。此举意在从根本上改变教师错误的学生观、学业观、成绩观,使教师、家长都能从一个更为全面的角度对学生予以评价,彰显教育公平。

三、“双减”视域下教师的“变”与“不变”

通过对上述“双减”政策的解析,可以看出“双减”意在更好地维护教育公平,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因此,“双减”政策下,教师“变”的是教育形式、教师角色、教学要求;“不变”的是育人的初衷、期望、标准。

(一)“变”

首先,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工作重点。从以往对教学成绩的片面追求,转移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上来。多角度审视学生,对学生予以客观、全面的评价,细心、耐心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潜力、优势,帮助学生准确找到努力的方向。

其次,教师要不断调整个人角色。从以往严肃的教学监督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以和蔼可亲的师长角色、亲密无间的朋友角色,重新进入学生的生活中,关心学生成长的每一瞬间、关注学生每一次进步、关怀学生的心情。

最后,教师要不断变更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要在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集中整合的基础上,借助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巧设课堂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布局,以此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资源能够发挥出巨大的效用。同时,教师还要做好与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师的跨学科教学研讨工作,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各学科之间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达到多重教育效果。这不仅有助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改革的深化,使课堂教学更具高效性。同时更能够从根本上缓解教师抢占学生课下学习时间等情况,使教师能够以教研的形式将美术、音乐、体育等科目也纳入教学改革计划当中,使之通过各自优势效用的发挥,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助力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由此在多科目的协同作用下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二)“不变”

首先,教师要始终保持立德树人的初心不动摇。继续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教学发展理念,使学生各方面需求都能够在周到的教学服务中得到满足。其次,教师要始终保持维护教育公平的决心不动摇。不被浮躁的社会所影响、不被唯成绩论的成功观所左右,在工作中始终关心关爱学生,维护全体学生的受教育公平、尊重学生人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最后,教师要始终保持“跋涉”的教育姿态。在对国家教育改革政策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反思自身在读书学习、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等方面问题,站位高远,始终沿著正确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落地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双减”政策的实施意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家长,使学生能够始终处于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当中,使广大家长、学生拥有更多亲子共处的和谐空间。教师在对“双减”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理解国家教育部门的一片良苦用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支持、配合“双减”政策,成为“双减”在本校贯彻实施的践行者,助力小学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双减”落地,学校和教师应该做些什么?[J].新课程评论,2021(11).

[2]储朝晖.“双减”需要教师的担当与能力提升[J].中国教师,2021(09).

[3]马开剑,王光明,方芳,张冉,艾巧珍,李廷洲.“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生态变革(笔谈)[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教学改革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