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文阅读依托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1-02-21 00:57王友三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9期
关键词:群文目标评价

王友三

由于群文阅读出现的时间较短,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教师对群文阅读的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应用偏差。本文重点研究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确保实际问题得到解决,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正确指导。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语文学科的改革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而改革的新标准也对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群文阅读应运而生。群文阅读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其理论意义在于,近几年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广泛,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之而来与其相关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总体上看,当前群文阅读仍然处于理论研究及实践状态。第二,其实践意义在于,开展关于群文阅读的研究,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一线语文教师对群文阅读的正确认识。由于群文阅读的时间较短,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对其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这些认知偏差表明一些教师对群文阅读的了解深度不够,理性认识不够,同时群文阅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也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群文阅读有课堂容量大、閱读数量多等特点,很多学者开展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了群文阅读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效,但其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无效教学,导致运用者对其褒贬不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旨在完善现有的相关理论,也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一、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实际教学阶段存在的问题

课堂讨论的问题可以提前设定,也可以在课堂上根据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是提问,提问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而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师的课堂提问缺少针对性的问题,教师的一些提问实际上并没有讨论价值,有些问题可以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考查的仅是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不仅关系到课堂上的互动效率,也会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而且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绝大多数课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时问题。

2.应用后期的评价问题

在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阶段,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不能再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评价教学效果的指标一般都是学生的回答是否与标准答案一致。作为新的教学形式,群文阅读出现的时间短,普及程度低,尚未形成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因此,单篇阅读教学采用的评价指标,必然不能应用在群文阅读教学中。

3.教师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师自身教学理念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虽然极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学习成绩依然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而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反映在群文阅读的具体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文本和议题选择随意、内容和目标虚化、教材和群文相互割裂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科学的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对阅读材料进行研究,对阅读的主体和教学过程也要进行研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为后期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阅读方法的传授,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要让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方式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就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改进的方案。

1.改进教学设计

第一,在议题的选择上要遵循以下标准:首先,结合学生实际。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合适的阅读主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其次,结合教材中设定的单元主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单元主题选择阅读的文章,让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相吻合,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备课效率。此外,群文主题的选择还要遵循价值和空间、语用特点、结合学生学情的原则。第二,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首先,探索群文阅读主题提出的原则、方法以及相关标准等;其次,构建以主题研究促进群文阅读活动开展的新目标和新模式;再次,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点,为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途径和方法。

2.改进教学过程

第一,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课堂问题设计是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不仅可以在阅读前设计问题,也可以根据实际课堂教学进度对问题进行调整。这能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也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此外,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应用阅读方法,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之一,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让学生运用群文阅读方法来回答。

第二,对群文阅读课堂结构进行优化。群文阅读一般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文本阅读,然后进行交流和讨论,最终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合作小组学习的模式,因为小组讨论能大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

3.应用后期的评价优化

第一,对文本的选择及整合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文本时,必须考虑文本是否与阅读主题相吻合,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即使是小学阶段,也要根据高低中段对文本选择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二,应用效果的评价标准。由于群文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存在差异,当前仍然缺少行之有效的群文应用评价标准,也不能直接使用传统阅读教学的评价指标。因此,教师要结合群文阅读的特点,制定出更加完善的评价指标,如从学生总结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出发等。在评价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而不能只关注结果。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在形式上表现为文章数量的从一到多,核心问题是阅读主题的选择。本文对群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比如,教师应当对群文阅读教学形成正确的认知理念,需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应当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不同年级的认知差异,并采取不同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群文目标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