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阅读教学,强化学生写作能力

2021-02-21 00:57庄晓洁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9期
关键词:刻画写作能力文章

庄晓洁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版块。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大量写作素材,同时学习各种写作技巧,进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阅读教学,锻炼并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方法,希望有助于实际教学。

一、带领学生梳理故事发展顺序,把握情感变化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作文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组织材料的方法。要注意顺序不等于文章不分主次地记流水账,而是应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结构清晰。但是,从实际作文效果看,不少学生在写文章时思维不清,抓不住故事主线,以致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混乱,令人生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文章来引导学生加强这个方面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路清晰。

例如郑振铎的《猫》,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家人和三只猫之间的故事,看似简单平淡的故事却体现出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作者用浅显直白的语言,将三只小猫的形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故事不断推进,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引发读者深思。作者以“养猫”这件事为叙事主线,依次记叙了自己三次养猫却三次亡失的悲惨经历。随着事情的发展,作者的内心感触也一次比一次深刻,一次比一次真挚,暗暗展现了作者埋在文中的感情线索。首先是第一次抱养了一只非常活泼的花白的新生猫,作者十分喜悦,可突然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这只小猫就死了,这时作者的情感为之一宕,从“喜悦”变成了“怅然”;然后作者又抱养了一只更加活泼有趣的黄色小猫,并且这只小猫还会捉老鼠,一家人都欢愉极了,可突然有一天被人捉走了,这时“欢愉”的心情开始变得“愤然”;到第三次养猫的时候,作者因为自己的误判将其害死,内心受到了刺激,开始悔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清晰地交代事情的发展脉络,并直接或间接地将自身情感融入进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清晰且更真实,很容易吸引读者。

二、引导学生突出写作重点,注重细节刻画

目前,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像记流水账,内容空洞,中心不明。对此,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在写作时要突出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同时要注意刻画细节,从而使文章更加出彩。

例如在《狼》一文中,作者蒲松龄就把人与狼战斗的过程详细地描写了出来。文章开头“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写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表现屠夫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并为下文做铺垫;到了“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这时故事就发展到了高潮,作者详写了这部分内容:“一狼径去,一狼犬坐于前”,表现出狼的阴险狡诈,想要设计牵制屠夫;“一狼洞其中”把屠夫的危险处境描绘到了极致,通过描写这一重要情节,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将读者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使读者不禁为屠夫捏了一把汗。另外,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文中“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这里通过写狼为了制造假象,而装作悠闲的样子,将狼的狡猾特点刻画得入木三分。如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突出故事的重要情节,做到详略得当,同时要注重细节描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会使人印象深刻,可读性更强。

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注重个性表达

目前,大多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维有局限,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死板,没有活力。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文本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从而提高作文质量。

例如在《春》中,作者就把春天看作一个充满活力的小姑娘,赋予它生命,并且围绕它展开了无限的联想和想象。文章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为开头,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反复使用“盼望”这个动词,表现出人们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紧接着,“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传达出”春天来了”的讯息。这样的开头,为全文奠定了生动且活泼的情感基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文章的结尾则运用了三个比喻句,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暗示春天孕育了无限的美好希望,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也会愈加美好幸福。这三个比喻句构成了排比,将春天强大的生命力展现了出来,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学生的文章充滿活力,更有感染力。

四、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特征,注重刻画人物

在描写人物时,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不注重细节描写,以致写出来的文章很难吸引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并学习教材文本中作者把握人物特征的方法,注重刻画人物,以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作者鲁迅用简洁的文字将先生古朴的形象刻画出来,并暗示自己对先生“很恭敬”,肯定先生的品性。鲁迅笔下的这位老先生并不是真的“严厉”,当学生向他行礼的时候,他也“和蔼”地回拜,可见先生的素养极高。虽然先生准备了一个“戒尺”,还制定了“罚跪”的处罚规则,但是他基本是不用的。当学生淘气的时候,他最常做的也就是瞪几眼,并大声嚷几句“读书”罢了。当学生偷偷跑出去玩耍,留他一人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大声读书。作者这样描写道:“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表现出这个老夫子天真可爱的一面,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这位先生的喜爱之情。所以,教师在日常作文训练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特征,注重刻画人物,从而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促写,读写同步。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引导学生理清写作顺序、突出写作重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刻画写作能力文章
一类无理函数的动力系统刻画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流逝的岁月 流淌的歌声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细致刻画,突显至爱
写日记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