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联合MRI诊断乳腺肿块的效能研究

2021-02-21 09:19胡青英HUQingying施婧SHIJing陈艳CHENYan
医院管理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肿块良性恶性

□ 胡青英 HU Qing-ying 施婧 SHI Jing 陈艳 CHEN Yan

乳腺肿块是大部分乳腺疾病普遍存在的临床体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女性生活压力增加、生活环境改变、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乳腺肿块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发病人群有低龄化、年轻化趋势[1-2]。活检穿刺病理诊断是当前临床确诊乳腺肿块的金标准,但由于创伤性较大、诊断费用昂贵,患者接受度较低,并未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开来[3]。超声是当前临床诊断乳腺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技术,具有无创伤、操作方便、可重复、无辐射等优点[4]。MRI可清楚地显示结节血流动力学特点,明确淋巴结是否出现局部或远处转移,缺点在于价格昂贵、成像速度较慢。基于此,本研究选定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住院治疗的100例乳腺肿块患者,探讨超声加MRI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效果。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女性乳腺肿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9~64岁,平均46.52±6.47岁;体重52~84kg,平均68.26±6.45kg;病灶直径0.49~2.34cm,平均1.46±0.34cm。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1)存在不同程度腋下不适、乳头溢液、乳房胀痛、胸部不适等症状。(2)年龄≥18周岁。(3)为单一病灶。(4)意识清醒、对答切题。(5)知情并愿意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重大脏器功能障碍、衰竭者。(2)处于哺乳及妊娠期女性。(3)合并帕金森、人格分裂症者。(4)合并严重贫血、营养不良者。(5)近期存在重大创伤史、手术史者。(6)接受过放化疗、手术治疗者。(7)合并免疫、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者。(8)合并肺结核等疾病者。(9)既往有乳腺手术史者。

2.方法

超声:采用日立公司PHILIPS iU EIite超声诊断成像仪进行超声诊断,选择高频探头,4-12MHz探头频率,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乳房,将上肢高举,暴露乳腺。取适量耦合剂涂抹在探头,贴近乳房,开始扫描,探头按先横切后纵切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逐一切面扫查,扫查区域重叠,观察乳房腺体的回声、结构、厚度,仔细观察乳腺肿块的回声、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大小、纵横比等,分析肿块组织内部及周边组织的血流状况,测出肿块内血流的S/D值、PI值及RI值,观察腋下淋巴结是否肿大,然后调整为弹性成像模式,以外力加压法,将探头与皮肤垂直,取样框应包含结节以及周边的正常组织,感兴趣区域尽可能控制在取样框内。

MRI:采用型号为GE1.5T signa HDxt核磁共振扫描仪诊断,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确保患者双侧乳房自然悬垂在专用的线圈中,多方位扫描,序列有AX T2 IDEAL、DWI、3D AX T1、3D AX VIBRANT扫 描 和T1W1扫描,先平扫再增强扫描,工作站上进行多方位重建并测量相关数据,综合不同序列的信号改变、血流动力学及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最终给出结论及定性诊断。测量MRI相关的参数包括Smax(最大增强线性斜率)、K1(最大流入曲线率)、Tpeak(增强峰值到达时间)。

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以活检穿刺病理诊断作为本次研究金标准,对比超声、MRI、超声+MRI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对比良性、恶性病灶MRI参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良性、恶性病灶影像学特征。(1)乳腺常规超声诊断良性、恶性判定标准: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的BIRADS分类方法,1~3级属于良性,4~5级属于恶性。乳腺弹性成像超声良性、恶性判定标准:整体或大部分病灶是绿色为1分;病灶中心是蓝色,周围是绿色为2分;病灶内部蓝、绿相间为3分;病灶整体基本是蓝色或内部存在少许绿色为4分;病灶以及周边组织均为蓝色为5分。 1~3分是良性,4~5分是恶性[5]。(2)MRI良性、恶性判定标准:①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边缘呈毛刺状,毛糙分叶为恶性。②TIC曲线:增强扫描时信号持续性增强是I型(流入型)。增强扫描时信号明显增高,增高至高峰时稳定为II型(平台型)。增强扫描早期信号增强,直至高峰时信号持续降低为Ⅲ型。I型属于良性,III型属于恶性。II型时若符合①中的任何一条,即可判定为恶性[6]。(3)诊断效能: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100.00%;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00%;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00%。

4.统计学方法。以SPSS26.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MRI参数)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检验手术病理诊断与MRI的一致性,a=0.05为检验水准,Kappa≥0.75,表示一致性较好,≤0.4Kappa<0.75表示一致性一般,Kappa<0.4表示一致性较差。

结果

1.超声、MRI、超声+MRI诊断效能。纳入研究的100例乳腺肿块患者中,经活检穿刺病理诊断后,确诊10例良性、90例恶性。超声检查确诊24例良性、76例恶性。MRI确诊22例良性、78例恶性。超声+MRI确诊19例良性、81例恶性。超声+MRI诊断准确率(89.00%)、灵敏度(88.89%)、特异度(90.00%),均高于超声(76.00%、78.89%、50.00%)、MRI (80.00%、82.22%、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MRI与活检穿刺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均较差(p<0.05);超声+MRI与活检穿刺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一般(p<0.05),见表1、表2、表3。

表1 超声与活检穿刺病理诊断结果

表2 MRI与活检穿刺病理诊断结果

表3 超声+MRI与活检穿刺病理诊断结果

2.良性、恶性病灶MRI参数。良性病灶组Smax、K1均低于恶性病灶组,良性病灶组Tpeak高于恶性病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对比良性、恶性病灶MRI参数(±s)

表4 对比良性、恶性病灶MRI参数(±s)

MRI参数 良性组(n=22)恶性组(n=78) t p Smax(%) 0.65±0.26 2.19±0.94 7.233 <0.001 K1(%) 8.52±1.49 18.62±3.94 11.229 <0.001 Tpeak(s) 132.62±18.96 70.26±6.37 24.649 <0.001

3.良性、恶性病灶血流动力学参数。良性病灶组S/ D、RI以及PI均高于恶性病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5。

表5 良性恶性病灶血流动力学参数(±s)

表5 良性恶性病灶血流动力学参数(±s)

血流动力学参数 良性组(n=24)恶性组(n=76) t p S/D 6.39±1.26 4.26±0.94 8.883 <0.001 RI 0.85±0.19 0.71±0.15 3.730 <0.001 PI 2.39±0.26 1.51±0.17 19.284 <0.001

4.良性、恶性病灶影像学特征。(1)良性病灶影像学特 征: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肿块内无细小钙化,均匀强化。(2)恶性病灶影像学特征: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肿块病灶钙化,不均匀强化。

讨论

乳腺肿块是肿瘤科、妇科常见病,根据病灶性质,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临床将恶性乳腺肿块统称为乳腺癌[7-8]。女性乳房本身就是凸凹不平的,部分女性乳腺肿块只是正常的乳腺凸起,例如月经来潮之前,肿块会明显,容易触及[9]。乳腺结核、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肿、乳腺腺病等良性病灶以及乳腺癌患者均存在乳腺肿块[10]。乳腺肿块应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避免病情延误而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目前,临床诊断乳腺肿块的方法较多,例如彩超、CT、乳腺钼靶X线、细针穿刺病理检查等,CT对良性、恶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较低,乳腺钼靶X线检查容易受到设备的影响,诊断准确率、灵敏度较低,且存在辐射,现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显示:超声+MRI诊断准确率(89.00%)、灵敏度(88.89%)、特异度(90.00%)均高于单独采用超声(76.00%、78.89%、50.00%)和MRI(80.00%、82.22%、60.00%),表明超声+MRI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特异 度、灵敏度、准确率均较高,弥补了超声、MRI单一诊断的不足。分析如下,彩超通过探头显示出病灶的病变情况,利用超声波,根据组织对超声波不同的滤过率形成超声成像,以此对良性、恶性病灶进行鉴别,同时可以对乳腺病灶的边界、大小以及形态等进行直观分析,操作方便,已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认可[11-12]。MRI检查通过添加对比剂,获得组织间隙、毛细血管网的交换信息,反映肿瘤的动态增强过程,帮助医生了解病变部位的形态学、血流动力学等信息,大部分恶性病灶患者病灶部位的血管团通透性较高、血液供应丰富,在早期诊断中会出现明显强化,在注射造影剂2~3分钟内会达到峰值,而后迅速降低[13-14]。本研究显示,良性病灶组Smax、K1均低于恶性病灶组,良性病灶组Tpeak高于恶性病灶组,良性病灶组S/D、RI以及PI均高于恶性病灶组。表明良性病灶与恶性病灶在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MRI参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通过超声和MRI诊断,可准确地鉴别良性与恶性病灶。导致良性、恶性乳腺肿块误诊的原因,可能与恶性病灶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毛糙,呈毛刺状,不规则的强回声有关,出现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腺体纤维组织、肿块浸润性组织有关,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应当引起重视[15]。

综上所述:乳腺肿块患者采用超声+MRI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提供MRI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像学特征等,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肿块良性恶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与病理学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