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2021-02-22 02:55朱珊珊吴晓龙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传播者武术体系

陶 萍,朱珊珊,吴晓龙

(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力量在综合国力中的价值和地位日趋重要。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1]。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样式,承载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任务[2]。武术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代表,是中国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3]。1959年,“跨文化传播”概念首次提出于爱德华·霍尔编著的《无声的语言》一书中。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是重点考量受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关差异[4]。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文化差异背景下研究者能够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探讨传播互动的变化、构建文化共享意义或共享现实,也是跨文化传播的本质[5]。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中国武术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及中国武术时代价值的展现都具有重要意义[6]。近年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均对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做出了明确指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已成为最具时代意义和战略意义的理论命题。

各国孔子学院的武术传播方式主要包括专门的武术课、武术讲座、武术表演和夏令营中的武术活动等[7],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是武术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代表。但具备国际能力的武术传播者的极度匮乏,是目前武术国际传播中遇到的最大难题,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症结所在[8]。复合型、专门化、高素质传播者的培养是保障武术国际化传播的重要举措。如何培养出合格的武术传播者,其培养体系应如何建构与开发,是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但关于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领域的科学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结合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的实际状况,以武术国际传播者的培养体系为问题域,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体系,旨在为全世界人民更为直观、科学、系统、合理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人才保障,力图为中华武术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1 武术国际化传播内涵

从武术的萌芽状态开始,就与传播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密不可分,如同“一部文明的演变进化史就是一部自身文化的传播史”一样。两千多年前,处于初具规模阶段的中国武术就随着文化的交流传播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其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今天中国武术已然成为世界性体育运动,不仅丰富了世界体育文化,而且还促进了中西方文化层面的交流,因此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武术国际化传播是指武术传播者将武术文化信息通过一定的符号和媒介的传递、接受、交流、分享和沟通的过程[9]。这个概念包含了4个方面:1)武术传播的内容是一种文化信息,包括了武术的表层形态——物质文化、中层形态——制度文化和深层形态——精神文化三者的文化信息;2)它是一种双向的传播,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其他亚文化及个人之间的文化信息相互传递、接受的关系;3)武术传播的过程具有诸多特征,如开放性、整合性、辐射性、反复性、间接性等;4)武术的形成、发展和传播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对于传播来说它由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构成,两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缺一不可,因此我们通常把它作为一个传播系统对待。完整的武术传播系统是由传播者、接受者、信息载体以及传播参与者的各种行为所构成的整体。所谓传播者又叫做信源,是指全部传播行为的发起者,以主动传递信息的方式作用于他人。传播者位于整个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传播信息的内容、流量、流向以及传播者的反应起重要的控制作用[10]。依据传播学理论,武术传播存在一个传播链,先是产生武术文化信息,再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传输、接受和利用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武术文化传播系统。其中武术文化信息的传播、接受和理解是武术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模式。

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武术文化的传播对于传播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不再以简单的形式传播,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而高速发展。作为武术传播的第一个环节,武术传播者的地位和重要性都毋庸置疑,对于传播过程的存在、发展和传播内容的数量与质量都具有决定性作用。武术传播者不仅仅以个人的形式存在,也可以是一个组织。中国武术的国家化传播使得中国武术迅速发展起来,其传播者呈多样化状态,各级各类的武术协会、武术从业者和其他补充代替从业者、外国学习者、民间群众、武术科研机构都是武术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2 目前我国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虽然众多体育院校、武术专业队伍和一些民间武术组织都致力于培养武术文化的传播者,为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总体而言培养情况并不理想,传播者的质量和数量都与武术国际传播实践的需要相距甚远,且武术文化国际传播者的培养机制尚不完善。

2.1 缺少系统化的传播者培养体系

目前,我国缺少武术国际传播的培养体系,对武术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各大体育专业院校具备传统武术文化传播者的培养优势,但忽视了武术传播者的思想、业务和作风建设,大量的优势资源尚未得到开发[11]。武术文化传播的推广链条不够成熟是其症结所在,当前我国的武术文化传播仍属于粗放型的无政府状态;培养模式落后于社会和武术的发展;武术人才与国际传播的整体趋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脱节,存在适应困难症状。以上情况进而导致了具有对外传播能力的武术人才严重匮乏,直接影响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国际地位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推广,我国传统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正面临着“武术文化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结构尚有欠缺,缺少具备国际能力的武术传播者”的问题[12]。由于缺乏一体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虽然各大体育院校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高尚武德和较高技术水平的武术传播者,但这些传播者大多存在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外语沟通能力不足和国际法律知识欠缺等问题。

2.2 复合型教学师资严重匮乏

我国的武术国际传播者相关专业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建设相对并不成熟,缺少兼备良好英语水平与出色武术专业能力的师资力量。目前参与武术国际传播者教育培养的教师可分为4 类:武术理论教学教师、武术技术动作教学教师、外语常规教学教师、结合外语进行武术理论与专业技术教学的复合型教师。前3 类教师并不稀缺,而能够结合外语讲授武术专业课程的教师少之又少。师资队伍建设是优化武术传播者培养体系和专业设置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根基所在。武术国际传播者的培养离不开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其教师队伍具备不同的学科及专业背景。由目前我国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师资队伍配备情况可知,现有的师资队伍具备相对扎实的武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但是缺乏武术国际传播理论知识及实践经历,兼有武术教学工作经验和较高外语水平的教师并不多。不仅导致教育与实践相脱节,而且武术国际传播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能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中去,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2.3 缺乏针对性的培养战略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武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武术教练员、科研人员、基础教育师资等方面,以满足武术运动的训练和教学的武术人才需求。新的时代背景下,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进程逐渐推进,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却尚未形成,武术传播人才的培养仍然没有列入各武术人才培养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这也是造成高素质武术传播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今从事对外武术国际化传播的人员所具备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水平并不能满足武术国际化传播的需求,存在造成武术文化认知误区等负面影响的风险。因此,重视武术国际传播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是保障人才培养有效性的关键。根据需要设置计划性、针对性、实用性的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武术国际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2.4 武术传播者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武术国际化传播者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实际传播人员结构复杂。现有的对外武术传播者主要涉及以下几类人员,分别为外派教练、武术爱好者、体育院校的学生、体育工作者等。由于人才过于复杂,对武术国际传播相关理论知识涉猎层次不齐,导致国外学习人员产生了武术认知的错觉。第二,经过系统化培养的高素质武术国际传播者十分匮乏。有研究者指出造成以上现象的关键原因在于缺少“专门培养”[13]。各类武术人才的合理归类和甄别,确立武术竞技型、适用型、外向型人才等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和培养策略,对传播者培养体系构建十分重要。一名合格的武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武术专业素质和知识技能水平,同时还需具备其他外延性综合素质能力,例如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国外语言交流方式的学习,以及对国外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的了解掌握等。

3 武术国际化传播者培养体系的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针对武术国际传播者的成人学习理论

武术国际传播者是能够对外进行实地武术教学、展演、实践、推广的成年人,其培养体系隶属于成人教育类型。作为成年人,有着区别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发展规律与特点,对武术国际传播者进行教育、培训时必须关注其特有的学习规律及特质等。成人学习理论包括成人教育学理论、自我指导学习理论和质变学习理论[14]。其中自我指导学习理论在成人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且有效,其强调学习的渐进性过程,包括产生依赖、培养兴趣、积极参与、自我指导等。因此结合成人学习理论,武术传播者的学习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积极营造学习环境与氛围,确定学习需求与目标,设计、组织、管理学习过程,评价与诊断学习效果。教学的过程应以传播者自身为主,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与解惑者,培养传播者自我发现、自我参与、自我解决的学习模式,使传播者能够形成自我知识储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2 针对培养师资的PCK理论

PCK 指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学科教学知识,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心理学家Shulman 首次提出[15]。PCK理论在教育学研究领域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用于世界各国教学准则的制定、教育政策的推广、教学评价等。结合PCK理论,对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体系中师资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与定位:1)课程是武术传播教学实践的基础,包括课程设置、内容选择、组织方式等。2)目标定位是保证传播者培养有效性的关键,教学活动的开展要符合传播者对外传播环境与教学培养目标。3)教学方式是教师开展教学过程的具体手段与核心媒介,应结合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的教学定位、目标及武术项目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传播者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教学活动需考虑传播者的文化基础、学习特点、态度动机、能力需求等个人情况,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诊断与反思,属于质量保障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实时进行教学活动的诊断与调节,以发挥导向性作用。

3.1.3 针对培养体系构建的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通过科学系统的资料采集及分析工作,归纳式地建构、推动及验证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既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又是一种实证研究范式[16]。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入手,采用整理、归纳、概括、提升等程序,进而形成切合实际的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体系。体系的构建过程强调对目前武术传播者培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关注,区别于宏大而空洞的实体理论和片面的经验研究,较好地弥补了两者间严重脱节的缺陷,保证了其构建符合扎根理论严格的理论检验与评价标准。第一,培养体系构建所需的文献资料与研究过程可回溯,研究路径可重复,研究结果可验证;第二,培养体系中的各个组成之间应具有紧密的内部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第三,培养体系应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与推广力。

3.1.4 针对培养体系评价的CIPP 评估模型

美国学者Daniel Stufflebeam 及其同事提出了CIPP 模型,即情境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以及成果评估4个层次[17]。其中,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体系的情境评估包括了解传播者将要面对的国外环境、分析社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等。输入评估包括生源的引进、考查录取及培养资源的优化,实现培养体系效益的最大化等。过程评估主要是强调对整个培养体系运行的关注,针对体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以实现培养目标的达成。这个层次的评估将会涉及各类反馈表、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数据分析,以客观的数据结果进行体系运行的评价与完善。成果评估主要是对培养体系的成果进行检验,评价达标情况,通过传播者培养效果的及时检验与反馈,对培养体系各个环节进行修正、改进和完善。

3.2 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3.2.1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武术国际传播者的培养体系构建和实施要符合党和国家所确定的规章制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遵循武术人才培养和成长的特点规律;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符合教育部关于办学的相关要求,包括招生、组织管理、教学管理、服务保障等,保证武术传播者的培养体系构建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朝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

3.2.2 先进性原则

先进性是指武术国际传播者的培养体系构建要紧跟时代发展,以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改变陈旧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方式彰显武术传播者培养特色和教育优势,为中国武术培养具有国际先进理念和思想的传播者。

3.2.3 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是指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体系的构建过程拥有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清晰的体系运行流程、有效的教学活动和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保证体系各部分组成紧密相连,且独立运行良好、操作性强,能够依托现有社会条件环境为武术国际传播者专业能力水平的提高创造学习平台和实现路径,在中国文化传播与武术项目国际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3.3 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体系的流程结构

如图1所示,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体系包括培养定位、方案制定、评价反馈三大元素。传播者的培养定位应结合实际调研数据,以了解传播者的社会需求、社会供给、素质要求等资源信息进行确定;传播者培养方案的实施要以培养定位为基本依据,通过招生、教学、保障等机制的运行以达成培养目标;评价反馈机制作为培养体系的检验与调节系统,对培养质量进行全方位评价与反馈,促进整个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3.4 武术国家传播者培养体系的构建元素分析

3.4.1 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定位分析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保证武术传播者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有效保障,因此要以传播者自身特点和时代环境为基础,对专业、层次、类型等进行人才培养规格、培养质量、培养目标的要求[18]。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实施标准和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反映着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19]。针对目前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匮乏、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并结合调研获得的传播者社会需求、供给、素质要求、行业特征等多方因素数据,将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目标确定为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武术传播人才,同时可根据武术学科发展的前瞻性需求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从国际化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素质要求进行培养方案的设计。参照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本科修业年限情况,将传播者培养标准年限定为4年,修业年限3 ~6年。重点围绕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双语素质和能力素质等5 方面素质进行人才培养要求。培养的武术传播者要结合国家发展需要,致力于繁荣发展武术事业;掌握武术专业教育教学、训练、科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知识底蕴和潜能,赋予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智慧,能够胜任武术教学、养生健身、训练竞赛的责任与工作。针对培养定位中“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努力拓展传播者的国际视野,例如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武术爱好者进校访问,组织并资助学生对日、英、美等国的孔子学院进行短期访问、交流、实习锻炼,创造性地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的开展。

图1 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体系流程结构图Figure1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system of Wushu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or

3.4.2 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方案规划分析

3.4.2.1 引进招生体系 武术国际传播者的招生体系应该重视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构建科学的招生评价体系,以对整体招生考试制度布局进行科学的规划。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战略主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需求,从多元化角度选拔武术传播人才,力求人才的专业化与多样化。引进招生体系主要包括招生评价、招生标准和监督调节3个方面。在招生标准制定中,要结合国家招生部门的相关要求,紧密围绕“为谁培养传播者”“培养什么样的传播者”“怎样培养传播者”展开,通过制定相关招生简章与招生制度,以实用性的招生策略吸引优秀生源。整体招生流程包括制定招生计划和方案、受理生源材料、组织专家考核、录取等。监督调节机制能够对整个招生体系进行约束和监督,对于招生期间遇到的突发事件进行合理的公平性调节和常态化的监测,以构建“评价体系一体化、评价标准科学化、监督调节公平化”的引进招生体系。

3.4.2.2 服务保障体系 武术传播者培养经费应满足培养需求,包括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和教育实践经费、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更新经费。规范、安全、有效的经费使用办法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因此每年需将教学经费投入纳入年度预算,积极筹措办学经费,保障教学日常运行经费的优先投入。设施保障要求武术传播者培养所需的教育教学设施完备,构建武术传播者技能实训平台和在线教学观摩指导平台,保证微格教学、实验教学、远程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育教学设施定期管理、维护、更新和共享机制顺畅,保障学生使用便捷、充分。教学资源保障要求武术教学资源足够丰富多样、资源利用率高等。教育类纸质图书需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根据需要建立武术专业教材资源库和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库等。

3.4.2.3 教育教学体系 武术国际传播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武术技能,还应培养其过硬的理论和广泛的知识体系。1)教学目标。应结合课程特点与人才培养特点进行设定,强调国际传播特点,突出语言学、传播学、武术学的结合与应用。2)课程设置。教学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3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课程的基本知识体系。通识教育课程保证传播者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要求;专业教育课程实现传播者的技能型知识结构要求,由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毕业论文、专业系列课组成;教师教育课程重点提高传播者的教育传播综合能力。3)师资队伍。武术国际化传播者培养需要具备国际化能力的武术师资力量作为支撑,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夯实的武术理论与技能,更需要具备武术国际化化教学和文化传播能力。根据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针对性的国际化教师组建,并根据教师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知识结构提升策略。同时可以制定武术传播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师资引进、教师激励、教师培养制度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改革,进一步加大国际化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积极推荐与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访学与进修,提升教师国际视野;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4)教学方式。授课教师在系统、整体把握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用于武术国际传播者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如专题化课堂讲授与小组研讨学习为主、课堂讨论与课后阅读相结合为辅;问题化与自主性学习相结合方式,强化学生课堂展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案例化与多媒体直观教学方法相结合方式;通过课堂汇报和课堂辩论,深入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等。5)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情况的检验,要建立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形成日常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3 层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学业表现、作业完成度、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主要学业成绩考察(期中和期末考试)、实践能力(教学实践、武术基本功和技能、社会实践经历与能力等),从品德与修养、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道德与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能力、实操能力等进行评价。并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专项评估和检查、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反馈、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形成实时调控与多层反馈相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育教学质量。6)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武术传播者培养院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是衡量一所武术传播者培养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巩固教学改革成果、提高教学的质量与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纽带。武术传播者的教材建设要与武术专业技能相结合,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材内容应具有基础性、典型性和简约性,还要具有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等特点。7)教育实习。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中教育实习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和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培养学校可以与合作单位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形成传播者培养、研究、服务、实践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合作单位的选择上可以侧重于具有国际化特点的留学生培养学校和外资企业等,以达到锻炼学生国际传播能力的目的。

3.4.3 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的评价反馈体系

“评价”是指“评定价值高低”[20],是在评价过程中主体对客体特定的内在属性或外在表现的价值判断[21]。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是武术传播者培养质量保障的关键。武术国际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的实现,有赖于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评价反馈机制。因此,结合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社会人才需求变动,建立一个注重过程的动态管理评价机制是确保武术传播者培养质量的现实诉求和迫切需要,以凸显人才培养方案在指导、监测、诊断、优化以推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等方面的功能与价值。评价方式应注重内外评价相结合,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权威性;内部评价主体由管理层、师生群体为主,致力于自我管理和内部质量改进;外部评价以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专家团队为主,致力于权威认证和外在质量控制。CIPP 评估模型是人才培养评价中的一项优秀范式,强调评价的阶段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的评价程序应更注重过程性和规范性。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应关注实施管理、实施手段以及实施效率等各个环节的评价,切实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实效性,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正确导向。与此同时建立人才培养体系的动态反馈调整机制,以及时修正和优化培养定位与培养方案。对内外监督、及时反馈和适时调整进行细化和完善,确保人才培养方案质量评价机制的全过程性、动态性和连续性,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效用。体系评价内容应注重全面性、有效性、合理性。依据教育经济效率理论,人才培养评价反馈体系是客观反映人才培养投入与产出效率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其评价内容的选择和指标的构建应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方案制定和实施的质量。评价内容的选择能够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内容进行内外一体、全面多维的诊断和动态调整,并将毕业生满意度、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作为衡量武术传播者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4 结语

武术国际传播者的培养是武术国际传播战略实施的重要措施,是中华武术国际化发展的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任重道远。武术国际传播者培养体系的构建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对于提升国家文化力量、彰显国家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社会、高校要高度重视武术国际传播者的培养,为中华武术走向世界提供坚强的人才质量保障。复合型、专门化、高素质的武术国际传播者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不断为中华武术走向世界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传播者武术体系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时传祥纪念馆: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新闻传播渠道中传播者权力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