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乾坤大 百态见人生

2021-02-22 07:12樊长仁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王夫人百态贾母

樊长仁

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包罗万象但不乏细节,百态俱见且直击人心。其中除了各式各样的“哭”,还有千姿百态的“笑”。细致分析、对比《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笑”与“哭”,在一“笑”一“哭”之间,体会作者恰如其分的写人技法和百折千回的表现技巧,可谓“细节乾坤大,百态见人生”。

一、细节乾坤大:“笑”之多种多样、异彩紛呈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一共写了八类不同人物的25次“笑”。文中首先写到的一类“笑”是丫头们的“笑”。第一次写林黛玉随着婆子进了垂花门一直来到正房大院时,台矶上坐着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第二次写丫头的笑是在林黛玉去拜见贾政时,“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第三次是林黛玉见宝玉前,“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这些地方写丫头们的“笑”,除了恰如其分地让丫头们扮演她们应该扮演的角色外,重点突出她们对主子、客人笑脸相迎、十分热情的态度以及低下的身份、服帖的言行。

第二类“笑”是王熙凤的“笑”,第一次写她的人未到声先闻,“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第二次写王熙凤打量黛玉时的“笑”,“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这两次“笑”,写出王熙凤作为贾府中响当当人物的放肆,以及对贾母的逢迎、取悦,从中表现出王熙凤的为人高调、善于恭维和“拍马屁”的性格。

第三类“笑”是贾母的“笑”,第一次是在林黛玉听到声音连忙起身时:“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第二次是在吃饭上桌林黛玉退让时:“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第一次贾母的笑,是戏谑性的笑,是喜悦、满足的笑,表现的是对王熙凤的喜爱。第二次的笑是贾母对黛玉怜爱的笑。

第四类是黛玉的“笑”,节选部分有两次。第一次是在见王熙凤时,“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第二次是王夫人给黛玉介绍宝玉之后:“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这两次“笑”都是出于礼貌,只能算是陪笑,与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一致。黛玉寄人篱下,深知贾府中王熙凤的厉害、王夫人和贾宝玉等人的高贵,为此陪笑的特征很是显明。

第五类“笑”是王夫人的“笑”,第一次是王夫人向王熙凤说起找布料给林黛玉做衣服时,听了王熙凤的回答,“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第二次是林黛玉问王夫人贾宝玉时:“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第一次的“笑”体现的是王夫人对王熙凤能力的满意,第二次表现的是王夫人对黛玉的爱怜。

第六类“笑”是邢夫人的“笑”,文中也有两次。第一次是在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时,文中说:“贾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第二次是邢夫人留黛玉吃饭而黛玉推辞时,文中说:“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第一次“笑”是邢夫人回复贾母的笑,第二次“笑”是邢夫人因对黛玉的爱怜而笑。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以“笑”为交际手段,来处理与长辈、晚辈关系的。

第七类“笑”是宝玉的“笑”,第一次是宝玉见到黛玉之后,文中写道:“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第二次是听贾母说自己胡说后:“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两次“笑”体现的是贾宝玉发自肺腑的、出于自然的“笑”,反映了他性格上的不受拘束。

第八类“笑”是探春的“笑”,在听贾宝玉送“颦颦”给黛玉时:“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可见这是探春对宝玉杜撰的会意之“笑”,体现的是她直率的性格。

综合比较这八类人物的“笑”,可以说有真笑、陪笑、驭笑、会心一笑之分。真笑表现在贾母和宝玉身上,贾母在贾府至高无上,想笑就笑,无须看人眼色,无须做作强颜,所以,她向黛玉介绍用那戏谑的语言。而宝玉呢,贾母对他那么溺爱,还被称作家里的“混世魔王”,“笑”得当然率性。陪笑主要表现在黛玉、邢夫人和丫鬟身上,黛玉虽内心凄苦,但初来乍到,总得与人处处打交道,所以,免不了陪笑见礼。邢夫人虽然是贾府长房的夫人,但由于未生儿女,且丈夫贾赦在家族中的地位不高,所以,在贾母面前说话也得陪着笑脸,倍加小心。丫头们自不用说需要笑脸相陪了。驭笑主要表现在王熙凤身上,她把笑当做一种交际工具,可用它左右逢源、进退自如。会心一笑表现在王夫人和探春身上,对王熙风的办事周到,王夫人会心会意;对宝玉的说话没谱,探春爽直无忌。对比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同样写“笑”,写得是各式各样、异彩纷呈。作者这种神情动作加语言的细节描写手法,真正做到了“笑”中有千姿,“笑”中生百态,把悲欢离合这一人间世态在贾府之中上演了一遍,真可谓“细节乾坤大”。

二、百态见人生:“哭”之各就其所、迥然有别

文中贾母之“哭”共有两次,一次是“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一次是“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贾母见到因失去母亲而前来投奔自己的外孙女时,先是“心肝儿肉叫着大哭”,后又“呜咽起来”,一方面是为女儿的死而伤心,另一方面是感到这个外孙女可怜。内中对女儿的不舍和怀念,对外孙女的疼爱和怜惜,自是难以抑制。在贾母“哭”时,还写了地下侍立之人的“哭”,他们“无不掩面涕泣”,这些人未必因伤感而哭,仅是陪哭或受感染而哭。

文中还写到了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哭”。写黛玉的“哭”,是在拜见外祖母时,她“哭个不住”。因为见到外祖母,她想到自己幼年丧母,孤苦伶仃,不得不寄居他处的悲苦身世而哭,这“哭”体现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王熙凤的“哭”是在说到“姑妈偏就去世了”时,她“用帕试泪”,既为黛玉的不幸而哭,也属装腔作势,投贾母所好。宝玉的“哭”是一见倾心的“哭”,他“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体现其向往平等、与封建束缚决裂的反抗精神。

同样写“哭”,作者写得是各就其所、迥然有别、富有变化。尤其是王熙凤的“哭”,回环变化的幅度最显明:她见到黛玉刚刚还在奉承,忽听贾母一说又转悲为喜,把做人的圆滑和机变演绎得淋漓尽致。

总之,作者通过细节描写人物的“笑”与“哭”,不只反映人物情绪与表情,更是通过多种多样、异彩纷呈的“笑”态和各就其所、迥然有别的“哭”状表现文中人物的身份、个性、心理和思想以及人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与情节发展、时代特点的高度统一,同时也说明了作家刻画人物技巧的高超。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昌县职业中学

猜你喜欢
王夫人百态贾母
贾母的品位
地铁百态
论荣国府演《八义记》八出和贾母对“热闹戏”的态度
一切容忍都是为了和谐
大唐故王夫人墓出土墓志
试论薛宝钗、薛蟠、王夫人、王熙凤对薛姨妈形象的补充
跟贾母学养生哲学
贾母并非真心喜欢鸳鸯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
图说事相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