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地区麻雀病原菌携带情况研究

2021-02-23 10:04刘耀川张继一
湖北畜牧兽医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培养箱阜新琼脂

刘耀川,张继一,杨 森

(1.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 110164;2.阜新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000;3.阜新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000)

野禽因无固定的生活范围,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使其成为许多病原体的天然运载工具[1-3]。野禽在许多疫病流行过程中均起到了传播的作用。麻雀作为野禽中留鸟的1 种,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且种群数量庞大[4]。由于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大量栖息在城镇人口密集地区、畜禽饲养场附近及野生动物密集地区,造成其与人、经济动物及野生环境中的其他动物均有较密切的接触[5]。病原体若以麻雀为中间宿主,对人类生活社区、畜牧业饲养场、野生动物群体均会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对麻雀这类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庞大、适应能力强的野禽进行病原体本底调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6,7]。

本研究以辽宁阜新地区不同环境的麻雀为调查对象,对其体内携带的病原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阜新地区防控以麻雀等野禽为媒介的疫病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样品采集地点 在阜新市内选取了2 个大型露天农贸市场及2个居民小区;在彰武县选取了1个规模化肉鸡养殖场、1 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1 个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及1 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同时选取了大青沟风景区、千佛山风景区及部分村间农田、公路附近等自然环境作为采样点。

1.1.2 试验仪器 无菌棉拭子、5 mL 离心管、10 mL离心管、眼科剪、眼科镊、酒精灯、立式高压蒸汽灭菌器(YXQ/BXM-30R)、超净工作台(BSC-1004)、100 μL 微量移液器(Eppednorf)、1 000μL 微量移液器(Thermo F3)、隔水式电热微生物恒温培养箱(SPX-PID)、恒温振荡式培养箱(THZ-98A)均由阜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麻雀捕捉粘网等由阜新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提供。

1.1.3 主要试剂 营养肉汤(NB)培养基、麦康凯(MacConkey)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伊红美蓝(EMB)琼脂,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S-S 琼脂、胰蛋白胨大豆琼脂粉(TSA)、M-H 培养基(Mueller-Hinton),青岛海博科技公司;沙门氏菌生化鉴定管、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管,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链球菌API鉴定条,梅里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采集 在采样地附近,选取空旷、开阔场地,用大米等谷物作为诱饵,使用粘网抓捕麻雀。用无菌棉拭子涂擦麻雀泄殖腔及口腔内容物,之后将棉拭子头存放于无菌生理盐水的离心管中。选取个别麻雀采集其心脏血液,每只麻雀采集0.5~1.0 mL,储存于加入抗凝剂的无菌离心管中。将上述采集的样本存放于4 ℃保鲜箱中,尽快送至实验室。同时在各采样地附近区域内寻找自然死亡的麻雀尸体,并将其密封保存于4 ℃保温箱中一并收集。

1.2.2 培养基制备 按照产品说明,使用灭菌去离子水对试验使用的各种液体、固体培养基进行配置。配置好的培养基经121 ℃30 min 灭菌处理后,于洁净工作台中进行分装。将NB 培养基分装于5 mL 离心管中,每管装约4 mL;将各种固体培养基于直径90 mm 培养皿中制成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需满足一定厚度。将制备好的各种培养基放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经12 h 培养检菌。检菌合格的培养基封口并于4 ℃冰箱中保存备用[8]。

1.2.3 病原菌扩增 将采样棉拭子均匀涂布于普通固体琼脂培养基上;用无菌三角玻璃棒对抗凝血液样本进行涂布;用无菌眼科手术镊及手术剪对麻雀尸体进行解剖,取大小适宜的肝脏、心脏、脑组织块,用镊子夹取,均匀涂布在普通固体琼脂培养基上,并将固体琼脂培养皿倒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过夜培养。观察培养结果,挑取形状、大小、生长性质明显不同的单独菌落,接种于NB 培养基中,37 ℃180 r/min 振荡培养18 h 进行菌种扩增,并将扩增后的细菌于终浓度为30%的甘油溶液中,-80 ℃低温保存、待检[9]。

1.2.4 病原菌初步鉴定 将保存的甘油菌进行复苏、扩增后,取100 μL 菌液均匀涂布于各鉴别培养基中,并用三角玻璃棒涂抹均匀。将培养基正置片刻待菌液完全吸收后,倒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8~12 h,对病原菌进行初步鉴定。

1.2.5 病原菌分离株生化反应鉴定 在鉴别培养基中选取具有典型生长特性的菌落,进行相应的生化反应鉴定。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中选取圆形且呈现明显金属红色光泽的菌落;在沙堡氏培养基中选取圆形、湿润的白色菌落;在高盐甘露醇培养基中选取圆形、黄色小菌落。将选取的典型菌落分别接种于相应的微量生化反应管中,接种后用2~3 滴液体石蜡对反应液面进行封闭,再用封口膜对整个反应管进行封口并标记序号,之后将微量生化反应管放置于37 ℃恒温培养箱培养8 h。观察培养后微量生化反应管中液体颜色变化情况,根据生化反应编码手册对病原菌分离株进行赋码,并最终确定病原菌种类。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品采集结果

本次试验共捕获了83 只麻雀,采集了80 个泄殖腔棉拭子、25 个口腔棉拭子及6 个血液样本,83只麻雀在样品采集后均放生。在自然环境中共收集到13 只麻雀尸体,采集了4 份脑组织样本、8 份肝脏组织样本和6份心脏组织样本。

2.2 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

样品经扩增、培养、鉴别培养基初步分离、生化反应编码鉴定后,共确定了300 株病原菌分离株。其中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及巴氏杆菌,4 种病原菌分别为98 株、76 株、92 株及34 株,占比分别为32.67%(98/300)、25.33%(76/300)、30.67%(92/300)及11.33%(34/300)。具体病原菌分离及病原菌来源见表1。

由表1 可知,在辽宁阜新地区麻雀携带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其次为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次之。

表1 阜新地区麻雀病原菌鉴定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野禽在自然环境中因具有较高的自由度而成为许多病原的理想载体。目前,关于野禽携带不同病原的报道较多,在多种野禽中已发现禽流感、新城疫等影响力高、威胁性强的病原。麻雀作为野禽中留鸟的1 种,因其种群数量庞大、生活范围广泛,经常在人类生活环境及野生自然环境中活动。病原若以麻雀为中间宿主,则可轻易在人群及野生环境中快速传播,将会对人类社会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麻雀开展病原携带情况调查意义重大。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环境、不同病理来源的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生化反应鉴定,最终确定阜新地区麻雀源病原菌的种类及组成。结果表明,在129个样本来源中共鉴定出300 株病原菌,其中大肠杆菌98 株(32.67%)、沙门氏菌76 株(25.33%)、葡萄球菌92 株(30.67%)、巴氏杆菌34 株(11.33%),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为该地区麻雀携带的主要病原菌。

病原携带种类、组成和占比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特性。张宗植等[6]报道,吉林延边地区野生鹌鹑主要携带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为主,并未发现葡萄球菌与巴氏杆菌;金志民等[7]报道,牡丹江地区城市留鸟主要携带病原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而葡萄球菌较少;周方永等[8]报道,在新疆地区奶牛养殖场附近的麻雀主要携带病原为分枝杆菌;黄银云等[9]对江苏地区野鸡调查发现,其携带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李楠等[1]对长春地区野鸟粪便进行病原菌调查发现,该地区野鸟主要携带病原菌为麦氏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及雷氏普罗威登斯菌。

本试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的野鸟病原携带情况进行比较发现,阜新地区麻雀携带病原种类与优势菌株均有所差异,表明阜新地区野鸟携带病原菌也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可根据本试验结果,制定阜新地区野鸟保护措施,有效预防因野鸟引起的流行性疾病。

猜你喜欢
培养箱阜新琼脂
琼脂基环保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浅谈辽宁省高速公路(阜新段)不动产确权登记
婴儿培养箱的质控办法及设计改良探讨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一种新型临床医疗活菌培养箱的研究
有效选择沙门氏菌培养基
加强原创意识加大对地方文化的发掘
基于GSM的生物培养箱智能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