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种早期文献看“是动病”的含义及与“所生病”的关系*

2021-02-26 02:2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医家经脉脏腑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灵枢·经脉》是经络理论形成的标志,然而由于成篇年代早,对篇中“是动病”与“所生病”部分的释义及二者的关系从古至今一直争论不休、未有定论。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了解经脉病候的来源,对探寻经脉的本质和开阔针灸临床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以下简称《至真要大论》)、《黄帝明堂经》中都出现了与《灵枢·经脉》(以下简称《经脉》)相似的内容,其中《至真要大论》的相同部分更是在“是动病”的准确含义上给出了重要提示。因此,本研究将以上文献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希望能够明确“是动病”与“所生病”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历代诸说考

从《难经》开始,对“是动病”与“所生病”的含义及二者关系的讨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是动病”与“所生病”乃一脉变为二病;另一类认为“是动病”与“所生病”并无关联,现将这些观点综述如下。

1.一脉变为二病说

此观点源于《难经·二十二难》:“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其认为病邪侵袭人体,先作用于相对表浅的气,使气留而不行,发为“是动”病,稍久则壅滞血液,使其不能发挥濡养作用,变为“所生病”[1]。但就如张介宾《类经》言:“凡在六腑,则或言气或言血,或脉或筋,或骨或津液,其所生病本各有所主,非以血气二字统言十二经者也。”

之后,多位医家对此观点进行了完善。如《难经集注·二十三难》中杨康候言:“邪中于阳,阳为气,故气先病,阳气在外故也。若在阳不治,则入于阴中。阴为血,故为血后病,血在内故也。”即认为“是动病”为外部病,“所生病”为内部病。又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经脉第十》中言:“是动者,病在三阴三阳之气,而动见于人迎气口,病在气而不在经……所生者,谓十二经脉,乃脏腑之所生,脏腑之病,外见于经证也。夫是动者,病因于外;所生者,病因于内。”认为“是动病”病因在气,属外因致病;“所生病”病在脏腑,反应于经络,属内因致病。现代医家石学敏先生认同这一观点:“是动病多为外邪引起的急性病,病位浅,多在表在气分,多为正盛邪实之候,症状表现多明显强烈……所生病已发展为里证虚证。”[2]

但这些观点本身无法自圆其说。于是徐大椿在《难经注释·二十二难》中提出:“是动诸病,乃本经之病。所生之病,则以类推。而旁及他经者,经文极明晓,并无气血分属之说。”冈本为竹《十四经络发挥和解》中则认为:“是动病为其经络变动所生,所生病为其脏腑所生。”近代医家陈壁琉也持此观点:“是动就是指本经经脉因外邪的引动而发生的疾病……所生病是指与本经相连属的脏腑所发生的疾病。”[3]然而这些观点仍不能有效解释《经脉》中的全部病候。

2.“是动病”与“所生病”无关说

持此观点者又分为两类。一类以现代医家王居易为代表,其在张介宾《类经·十四卷》“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是动以临床病候为线索,以经脉异常为依据,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分析、判断该病候属于哪一个经脉系统……是主,其含义是:本经脉(包括俞穴)主治的病候为……”[4]即认为“是动病”为诊断,“所生病”为主治,这一观点得到许多现代医家的认同,但其中经脉和腧穴共同主治的说法有待商榷,因为《灵枢》时期腧穴归经思想并不明确,大多腧穴尚在各自主病阶段。

另一类为现代医家李今庸为代表,其提出:“《灵枢·经脉》的十二经脉中‘是主□所生病者’一句之后的文字,我疑其为西汉武帝太初以后、东汉殇帝延平以前这段时间对《灵枢·经脉》中十二经脉所加的注语并被混入正文的。”[5]赵京生先生在对《阴阳》进行研究后认为:“《阴阳》各脉的内容,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不同体系,‘其所产病’之前的部分当为《阴阳》原书的文字;以下的部分当为附录之文,是后人将他书所载的该脉病候依自己的观点摘录于此而成。”[6]这一结论可以为李今庸先生的观点提供佐证。

“是动病”的含义

由于《经脉》中“是动病”作为一个固定名词出现,因此难以从本篇中分析其含义和来源。而《素问》中的两篇在内容上与《经脉》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脉解》篇从四时阴阳盛衰与六经关系的角度解释了《经脉》中一些病候出现的原因,但同样没有明确其意义;而《至真要大论》篇则在“是动病”的含义上给出了重要提示。

1.《经脉》与《至真要大论》对比研究

张介宾在《类经》中就曾强调《至真要大论》与《经脉》的相关性,认为其中所论的三阴三阳客气致病是各经“是动病”的病因。本研究将两篇的内容进行对比,得到结果如下。

《至真要大论》中存在大量与《经脉》完全相同的病候描述,共计16处161字,包括描述性用词“膨膨” “洒洒” “憺憺”等均完全一致,因此应是基于相同的文献来源或理论。以手三阴经部分为例:

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此为臂厥。(《经脉》)

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经脉》)

心包手厥阴之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经脉》)

太阳司天……民病厥心痛……手热肘挛掖肿,心澹澹大动,胸胁胃脘不安,面赤目黄,善噫嗌干,甚则色炲,渴而欲饮,病本于心。神门绝,死不治。(《至真要大论》)

从相同内容在两篇中出现的位置可以看出:《经脉》集中在“是动病”部分而基本不涉及“所生病”;《至真要大论》集中在解释客气致病的病因病候部分,其前文总言各司天、在泉的寸口脉法,后文分言相应的药物治则,那么按照惯常的医书体例,中间相同内容出现的这部分应该属于诊断的内容。

此外,两篇中的相同内容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除手厥阴心包和手少阳三焦二脉外,其余每组表里经的“是动病”都与《至真要大论》中一组司天、在泉的病候对应。且《至真要大论》中每一组病候末尾都有一“病本于某脏”的结论性语句,后接“某某绝,死不治”的判定性语句,此处“某某”都为穴位名,其穴都可扪及动脉搏动。现将各对应关系总结如下,见表1。

表1 《经脉》与《至真要大论》相同内容的对应关系

基于两篇中相同内容出现的位置以及病候与动脉搏动处的对应关系,本研究认为,这类病候应为脉诊病候,且《至真要大论》此段末尾有“所谓动气知其脏也”一句,意为通过三阴三阳各脉口的搏动情况就可知其脏腑病变,也可作为佐证。明确了病候的意义,还需探究其来源,以给出“是动病”三字的准确释义,因此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动”字在早期文献中的含义。

2.早期文献中“动”字的含义

《说文解字》段注言“动”字“作也。作者,起也”。后引申为有改变原来状态之义,与“静”相对。如马王堆出土帛书《脉法》中有“他脉静,此独动,则主病。夫脉固有动者,骭之少阴,臂之太阴、少阴。是主动,疾则病,此所以论有过之脉也,其余谨视当脉之过”[7]295。作为与最早记载“是动病”的《阴阳》同时出土的脉诊文献,此段不仅说明了此时诊脉以“静”为常,以“动”为病,还解释了为何“是动病”后没有脉象的记载而是病候,是因为此时的脉诊主要用来判断是否患病,而不要求确定具体病位和病证。就像《脉法》全文都未出现具体的脉象。因为只要“动”就是病,找出病脉后则需要根据病候确定此脉的具体病证,这就是“是动病”产生的意义。

又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淳于意为齐北宫司空命妇诊脉的一段:“所以知出于病者,切其脉大而实,其来难,是厥阴之动也……厥阴有过则脉结动,动则腹肿。”其中的“动”字也指异常的脉动,而对应的病候“动则腹肿”正是肝足厥阴之脉的“是动病”之一。且可以看出“是……动,则……”是一种诊脉的判定句式,因此“是动则病”可能是由此句式省略经脉名而来。从《难经》《脉经》中也可看出,此时期未出现明确主语而单言“动”字时,多指脉搏而言。

因此,本研究认为,“是动病”中的“动”指“异常脉动”,“是动”意为“此(脉)异常搏动”。“是动病”是在某脉动异常时可见的,帮助诊断何脉何处为病的脉诊病候,属早期脉诊文献中所说的多脉遍诊法的一种。

“是动病”与“所生病”的关系

为了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本研究将不同时期的文献纵向对比,希望通过观察“是动病”与“所生病”的演变过程对二者做一区别。迄今发现最早的记载十一经脉的著作是《足臂》,但《足臂》中仅有“其病”,与“所生病”多有相似。自《阴阳》起,始分“是动病”与“所产病”,其中的“所产病”即为《经脉》的“所生病”。以肝足厥阴之脉为例,现将《阴阳》《至真要大论》《经脉》和《黄帝明堂经》的“是动病”部分摘录如下,见表2;将《足臂》《阴阳》《经脉》的“所生病”部分摘录如下,见表3。

表2 “是动病”的演变

表3 “所生病”的演变

可以发现,不同文献中对于足厥阴脉“是动病”的描述都非常相似,而对于“所生病”的描述则千差万别,其余经脉的文献对比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说明“是动病”与“所生病”应不属同一体系,因为二者若基于相同的理论或存在一致的文献来源,其演变的差异性不应如此之大。

分析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可能在于“是动病”是脉诊病候,人类对于体表搏动处的确定非常早,早于十二经脉系统形成,多脉遍诊法的应用也早于寸口脉法。因此,“是动病”是基于固定不变的脉口总结出的,故其内容不会随意改变。而“是主……所生病”,查“主”本义指“灯中火主也”,后动词义引申为掌管,则此句意为(某脉)可掌管某脏或气、血、脉、筋、骨、津液方面的病候。这类病候可能源于不同时期不同医家临床观察和经验的总结。因为古代医家很早就意识到了记录有效治法并建立关联的重要性,所以文献记载中“所生病”出现的更早。但比起经脉与脉口,经脉与脏腑的对应关系显然难以在短时间内确立。原因有二:其一,各时期经脉循行路线不同。早期如《足臂》《阴阳》时期,经脉循行大多不联络脏腑,所以这一时期“所生病”的病候多是四肢或经脉病。而自《经脉》篇起,各脉循行明确属一脏络一或多腑,经脉与脏腑的对应关系成熟,因此“所生病”有较多的脏腑病候记载并逐渐丰富。其二,由于这种内属关系不便于直接观察,因此不同医家的总结可能存在差异。故而由于“所生病”的演变经历了更复杂的经脉理论发展和临床完善的过程,导致了不同文献记载的病候差异集中反映在“所生病”上的现象。

小 结

综上,“是动病”与“所生病”并非一脉之为二病,而是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是动病”说明了经脉与脉诊的关系,当某脉对应的脉口处出现异常搏动时,“是动病”用以诊断何脉何处为病,其演变过程较为固定且遵循脉诊的规律;而“所生病”反映了经脉与脏腑内外的关系,是历代医家总结某脉对所络属脏腑的主病和主治的结果,描述方式大体与经脉循行路线相吻合,但并没有特定的规则,在演变过程中常随临床经验和经脉理论的发展而增减变化。

猜你喜欢
医家经脉脏腑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脏腑疏通术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
中国最早的人体经脉漆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