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重视这五点

2021-03-03 06:10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
福利中国 2021年4期
关键词:空巢老龄老龄化

•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 吴玉韶

【编者按】

“‘七普’数据表明,尽管我国现在老龄化速度很快,老年人口总量很多,但现在还是以低龄化为主的老龄化,还没到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在6月27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的“七普”数据下的人民康养座谈会”上,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结合“七普”最新统计数据,从五大方面对中国老龄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第—,更加重视老龄化的区域不平衡问题

“七普”数据显示,老龄化区域分布出现了新趋势,东部不再是最高,西部也不再是最低,出现了分散分布的新格局。老龄化最严重的七个省市,分别是辽宁、重庆、四川、上海、江苏、黑龙江和吉林,东北、川渝地区成为全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东北呈现出快速老龄化的新态势。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以前在制定老龄政策、规划、标准时,比较缺乏区域差异这个视角,今后要更加重视区域老龄化的不同特点,分类施策,更加精准聚焦。

第二,更加重视农村老龄化问题

“七普”数据表明,老龄化城乡差异明显。从全国看,农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个和6.61个百分点,川渝地区成为全国老龄化次高区域,主要原因不是城市老龄化而是农村老龄化。与城市相比,农村老年人消费能力不足,居住分散,公共资源偏少,专业机构引进难,养老服务业市场化进程滞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难度更大。无论农村养老如何困难,“十四五”时期都要实现实质性的破局,特别是要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契机,要从国家战略高度,要从全党全社会重视角度抓农村养老。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既需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更需要社会参与。互助养老是适应农村实际、低成本、高效率的养老模式,值得大力推广。我国农村是熟人社会,农村老年人对社区有较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近年来,各地探索出很多互助养老模式,比如上海的“老伙伴”计划,成都的“巡视探访”,北京延庆1+1关爱空巢项目等。我们要充分尊重群众的创造力,对各地互助养老模式加以总结提炼、扶持帮助、规范引导,使之能够更加组织化、规范化、可持续。

第三,更加重视老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七普”数据表明,我国处于以低龄化为主的老龄化时期,且老年人群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也还不错,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力较大,仍然可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4岁左右,而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了10年。所以,要大力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第四,更加重视老龄产业发展问题

“七普”数据显示,对老龄产业发展有四个重要信号:一是我国还处于低龄化为主的老龄化,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60~65岁老年人口7388万人,占28%;二是“十四五”时期,根据国家应对老龄化战略研究的预测,将新增老年人口5400万人左右,是“十三五”的1.5倍,平均每年新增老年人超过1000万人,2025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3亿;三是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提升,需求结构将发生改变;四是“60后”进入老年,意味着我国老年人口将发生结构性变化,新一代老年人,有更好的养老储备,有更好的养老消费理念,有更高的养老生活品质追求,有互联网消费能力等。

另外,随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特别是将实施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基本养老服务制度等政策措施,这些都对老龄产业发展是重大的利好消息,能进一步激发有效需求,进一步调整消费结构,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我国老龄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第五,更加重视家庭小型化问题

“七普”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人减少0.48人。居家养老是我国的主流养老模式,家庭小型化、家庭功能弱化,对居家养老的影响较大。为此,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家庭养老的基础性地位。无论家庭如何小型化,功能如何弱化,家庭养老都是我国最重要、最基本的养老模式。要制定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政策,比如鼓励子女与父母就近或共同居住,实施照料假、喘息制度、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等,进一步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性地位。

二是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专业服务。特别是就近就便服务,比如各地正在探索建立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另外就是专业化服务,特别是能够送上门的康复、护理、照料专业服务,这是老年人最迫切需要的养老服务。

三是重点关注独居高龄老人照护问题。在养老服务中,我国很多地方用“空巢”这个概念,“空巢”家庭是今后的大趋势,但“空巢”不一定都有困难都需要照顾,从政策制定角度上看,用独居比用“空巢”概念更加聚焦和精准,高龄有病的独居老人是今后政策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空巢老龄老龄化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疫情来袭,“空巢”老人如何空巢不空心?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空巢生日不孤独
“空巢青年”戳到你了么?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全省老龄办主任会议在筑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