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高校大学生Co-op模式运行机制研究与启示

2021-03-04 08:41李桂臣唐剑锋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期单位大学生

严 红,张 源,李桂臣,唐剑锋,徐 营

(1.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西南大学 材料与能源工程学院,重庆 400715)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1-3],并明确提出高等院校要加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加大实习教学改革与研究力度,把实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本文分析了加拿大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的优势、可持续化运行机制和主要特征,并针对我国高校实习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为实习实践改革提供相关借鉴经验和启示。

加拿大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简称Co-op),是指企业用人单位、学校教育和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本科培养模式[4]。高校合作教育实践最早始于 1903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Sunderland Technical College)开设的“三明治”课程,该学院的海军工程与建筑课程要求4年制和3年制毕业生分别参加大约18个月和12个月的工作实践[5-6]。1957年,滑铁卢大学(Waterloo University)首次在加拿大开展合作教育实践,对当年新招的74名工程专业学生,要求毕业前完成6个工作学期,合计24个月的现场实践。至1967年,滑铁卢大学已成为拥有加拿大工程专业学生最多的大学,达到2 076人,约占加拿大所有工程专业学生的1/10。此外,合作教育已成为吸引加拿大优秀高中生选择滑铁卢大学工程专业的主要因素之一[7]。由于合作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方面的显著效果,加拿大在1973年成立了合作教育组织(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CAFCE),推广该教育模式。截至1989年,该模式在加拿大高校推广应用数量已超过 115所[5]。目前,加拿大近百所高校有60%以上的专业采用了该合作教育模式[4]。

1 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分类及优势

加拿大高校每年分为3个学期,每个学期4个月,分别是秋季学期(9—12月)、春季学期(1—4月)和夏季学期(5—8月)。加拿大普通教育学制为4年,其中在校学习称为学习学期(study term),夏季学期通常无课程,学生可自由安排,而合作教育模式学期普遍为4年零两个学期,平均每学年有一个学期需要到校外企业开展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实践,称为工作学期(work term)。因此,除了完成与普通教育等量的课堂学习任务外,额外还可有12~24个月的工作机会。 合作教育模式较普通教育年限更长,且学生没有假期,整个大学阶段主要在学习学期和工作学期之间更替,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强度也相对较大。

1.1 模式分类

加拿大高等院校大学生普通教育模式和主要的合作教育模式如表1所示,其模式主要为三种形式,如表1中的模式M1、M2和M3。其中模式M1和M2区别为第一学年是否安排工作学期,模式M2和M3区别为是否出现背靠背连续安排2~3个工作学期。如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工程学院矿业工程专业第一学年不安排工作学期。另外,学生可根据校内课程完成情况以及企业实际需求还可选择连续完成2~3个工作学期实践任务,形成背靠背连续工作学期模式。为了在工作学期总时长上保障学生的实践成效,加拿大合作教育协会要求各专业合作教育模式中学习学期总时长超过2年以及不超过2年的,其对应工作学期总时长分别至少是学习学期总时长的 30%和25%。目前加拿大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普遍为7个学习学期和5个工作学期,进而有效保障了大学期间工作实践的比重,学生完成5个工作学期的实践锻炼后,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表1 加拿大高校大学生普通教育模式和主要合作教育模式

1.2 主要优势

合作教育模式将工作学期和学习学期组合编排,一方面学生需要充分规划、利用校内学习时间,掌握专业相关理论知识,以利于工作学期中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和专业知识结构的拓展延伸;另一方面,在工作学期也需要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凭借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业绩赢得雇主的认可。相对于以教学为主的传统模式,合作教育模式具有显著优势,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5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的主要优势

(1)可检验和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当进入工作学期后,实际上学生已成为企业单位的短期职员。通过在企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8]。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程度也会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有利于明晰其专业知识欠缺之处并及时强化弥补。当完成本次工作学期后,在后续的学习学期中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将更为主动。对于工作学期的许多任务,很难仅靠课堂所学知识就能完成,需要学生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完成企业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通过大学期间5~6个工作学期的实践锻炼以及工作学期和学习学期的交替开展,增强了学生在毕业前独立学习能力,加强了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这种学习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良好的职业发展。

(2)获得收入,减轻学生或其家庭的经济负担。由于加拿大学费较昂贵,如多伦多大学工程专业仅学费达58 000加元,对许多学生或其家庭的经济负担较重,而繁重的学业也使学生很难兼顾课程学习和校外工作。合作教育模式中的学生可开展全职工作实践,20~24个月的工作收入可大幅缓解学生或其家庭的经济压力。以滑铁卢大学为例,毕业前每个学生在合作教育模式中的工作收入可达42 000加元到90 000加元不等。

(3)明确职业方向。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通过不同的工作学期参与完成不同类型雇主的工作,以及公司的培训、指导、交流等,尝试了不同类型的职业机会,在逐步总结形成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毕业后理性选择企业和工作岗位类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4)丰富求职经验,增强求职能力,进而提高求职成功率。合作教育模式需要学生每次工作学期前经历真实的所有求职环节,通过反复锻炼,学生的求职能力得到有效增强[9]。以滑铁卢大学为例,为了获得每次工作学期学分,学生需要找到工作单位并完成工作任务。但在此之前,学生需要精心制作简历,撰写求职信以及后续根据企业单位要求经历面对面、视频或电话面试环节,而每一环节都决定着学生是否能获得对应的工作机会。另外,学生在每一次工作学期前,还需要选择“职业发展”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简历撰写、求职步骤、面试技巧以及工作中的人际交往等。因此,学生通过上述实践,能够积累比较丰富的求职经验,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不断提高完善。所有这些均可提高学生的毕业求职成功率。

(5)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毕业前找到理想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求职者除了具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外,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尤为重要。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积累不同工作岗位经验的方法主要通过毕业后的频繁跳槽,但缺乏职业连贯性,导致许多企业并不愿接收频繁跳槽的求职者。而高校合作教育模式可弥补上述缺陷,学生可通过不同的工作学期选择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和岗位进行实践,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不断增加自身求职优势,并有助于毕业生获得知名企业提供的工作职位。

2 大学生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和主要特征

根据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组织(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WACE)统计,截至2019年底,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已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913所高等院校推广使用,但各个国家合作教育模式也存在一定差别。加拿大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已开展60余年,以下对加拿大合作教育模式运行机制和主要特征进行分析。

2.1 运行机制

加拿大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运行机制的参与方主要包括高校、政府、大学生和企业单位(见图2),其中高校主要起协调和监督作用,大学生是主导和核心,企业单位起到关键支撑和评估作用,而政府则是模式补充和运行保障,多方协同推动该模式的持续运行,这与由高校、大学生和实习单位组成的传统实习结构和运行模式有较大差别。在传统模式中,高校是整个实习过程的主导,实习单位起配合和支持作用,学生的实习运转主要依赖学校的主导作用和持续推动,这一模式不易于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图2 加拿大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运行机制

在合作教育模式中,高校对企业单位提供的岗位信息进行筛选并录入系统,供学生选择。为了协助学生在该模式中有更好的表现,设置专门服务于合作教育的院、系机构并配备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职人员以及开设职业发展课程。此外,在工作学期中,高校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督促并协助学生在工作学期完成实习任务。对于企业单位评价结果不合格的学生,开展详细调查。学生作为该模式运行的中心,对于该闭环结构稳定运行起关键作用。学生需要结合每次工作学期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同时认真完成企业单位安排的任务并得到企业单位的认可。每次工作学期确定前,学生需要向学校提交工作申请并交纳指导费用;任务完成后需要提交工作报告,获得相应的合作教育课程学分。企业单位需要发布岗位信息,通过学生岗位匹配系统挑选学生,并对其进行指导和评估。这一方式既有利于企业发掘有潜力的优秀职员,进行人才储备,同时也可以招录学生解决企业由于假期、培训、大量事务以及特殊情况而导致人员不足等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协助高校提供实习工作岗位信息以及免税政策、补贴政策等,吸引、鼓励企业单位,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协助推动合作教育可持续运行。

2.2 主要特征

加拿大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较好地实现了可持续化运行。通过这一教育模式的锻炼,学生既能积累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又能完成规定的实践教学任务,实现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而且,该模式还可充分调动各方的能动性,积极参与合作教育。归纳起来,加拿大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与我国传统实习模式比较结果如图3所示,其区别主要体现在:①在实习主导方面体现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需求,而不仅依赖校企合作关系;②模式中心体现学生主动选择和完成实习任务,而不是单一的教师带队指导;③在核心机制上,学生和实习单位建立互选机制,而不是学生被动等待实习安排;④在实习时长方面,时间较长进而保障实习成效;⑤在实习收入方面,学生可根据不同实习企业和自身表现获得相应实习收入而不是实习过程中零收入情况。综上所述,加拿大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特点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见图4)。

图3 加拿大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与我国传统实习模式比较

图4 加拿大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特点

(1)竞争机制的引入。任何教学模式没有引入竞争机制,就很难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动力[10]。以滑铁卢大学的“学生—企业单位”排序匹配互选模式为例,可展示学生与企业单位两者间的相互关系。该校将不同企业单位的职位信息录入学校系统后,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所提供的岗位申请条件、工作时间、任务目标等信息,并将准备的简历、求职信等发送给所选择的企业单位,同时对确定的各企业单位青睐程度进行排序。同样,当企业单位收到大量学生求职信息后,结合筛选、面试等环节,对学生总体评价进行排序。最后,根据学生和企业单位两者排序结果之和最小的原则,完成学生和企业单位的最终互选。这需要学生认真准备和充分展示自己优势,以期赢得企业单位的认可。相反,如学生总体表现一般,不仅难以获得知名企业单位的认可,甚至可能收不到一般企业单位的工作接收函。对企业单位而言,同样希望招录优秀大学生,一方面迫使企业单位提供更有竞争优势的职位和待遇信息;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学生职业发展角度出发,如完善培训、系统指导、提供展示平台等,以获得优秀学生的青睐。这种学生之间、企业单位之间以及学生与企业单位互选竞争模式可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大学阶段多次工作申请的求职锻炼,不断完善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2)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关键在人才,因此发掘并储备有潜力的年轻人才至关重要。合作教育模式可作为企业发掘有潜质专业人才的一种途径。但许多企业单位,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面临学生实习实践的经济压力。因此,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推动合作教育尤为重要。加拿大政府根据企业单位提供职位给工作学期学生数量的多少,实行相应比例的税收减免,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提供25%~30%的税收减免,魁北克省政府提供24%~50%的税收减免。

(3)学校协调服务。学校是合作教育模式的协调者,一方面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吸引企业单位参与,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企业和岗位信息;另一方面,学院和系所均建立专门的合作教育服务机构,如麦吉尔大学在工程学院建立工程职业中心(Engineering Career Center,ECC),配备专职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工作学期各项准备。同时,在工程学院下属的系所还建立专门的合作教育部门,如其矿业工程系专门设置了合作教育处,安排专职人员,具体协调开展合作教育的企业单位和大学生相关事务。

3 对我国大学生实习实践改革的启示

我国高等院校不同专业均设置了校外实习课程,在高校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实习工作稳定开展、质量稳步提高[11]。但与此同时,许多高校仍面临着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单位难确定、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评价不合理、实习成效不显著和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等难题[12-13]。通过对加拿大高等院校合作教育模式的深入研究,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实习实践改革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政府积极支持。目前各高校主要通过校友资源,学校或指导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的合作关系安排学生开展相关实习实践课程。高校是实习的主导,但该模式并未形成“高校—学生—企业用人单位”共赢的局面,不利于实习基地的持续化运行。此外,与合作教育模式的差别是:实习过程中企业主要配合学校各专业教学大纲完成相关实习任务,对企业自身发展或人才储备关系较小,尤其是大量学生集中参与企业实习,还可对企业的正常生产构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仅依靠学校主导是不够的,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或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大学生实习岗位,从根本上吸引各类企业的积极参与,从政策上保障大学生实习教学的持续开展。

(2)将实习实践的中心由传统高校转移到实习学生。传统实习过程中,主要由高校确定实习单位,并安排具体实习教师带队指导,这种模式的中心仍体现在高校。对学生而言,缺乏主动性,易导致学生实习兴趣不高以及实习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如果实习实践模式以学生为实习中心,通过赋予学生选择专业对口实习单位的权利,并制定实习实践各项规定,明确表现不佳的实习结果需承担的相关责任等,其实习效果将得到很大的改观。通过学生主动选择和完成实习任务,不仅可积极融入实习单位,检验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大幅提升实习实践兴趣,保障实习实践的总体成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建立具有竞争特征的实习选择机制,打破被动等待实习安排的模式,建立学生和实习单位互选机制,吸引行业知名企事业单位参与实习匹配模式中,积极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学校指导教师主要协助学生参与实习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的选聘。通过部分优秀学生进入知名企业实习带动整体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学生与企业均满意的实习选择模式,有利于完善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提高学生的求职和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形成具有持续活力的实习实践模式。

(4)保障足够的实习时间。传统模式的实习时间普遍较短,学生难以深入完成各项实习任务。由于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熟悉实习单位的任务流程以及参与必要的技能培训等。因此,较短的实习时间既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实习任务的深入完成,进而影响整体实习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大幅提高实习实践时长,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深入企业高质量完成工作实践任务。

(5)学生在实习中获得收入。在传统实习模式下,学生收入多为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习大纲任务,并获得实习学分。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实习责任感,真正提升其实践能力[3],企业能否提供适宜的岗位,以及学生完成实习工作后能否获得一定收入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根据实习任务、实习时间及企业用人单位效益等综合情况,可制定合理的实习收入分配机制,鼓励学生将教学实习转变为真实的工作实践。

(6)选择一流学科或专业进行试点。由于我国高校学生人数众多,在所有专业上全面试行,既不现实也易产生诸多不确定性问题。由于工程类专业涉及可选择的企事业用人单位较多,可选择“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或专业,制定实习学生的准入条件、操作流程和监督制度,开展小规模试点改革,并对改革成效进行系统总结和完善。通过一流学科到普通学科,从工程类专业延伸至其他实践类专业,逐步拓展,稳步提升实习成效,培养出集专业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4 结语

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目前在全球 52个国家和地区推广使用,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培养质量,尤其是实践创新能力。本文重点分析了加拿大高校大学生合作教育的主要优势、运行机制和主要特征等,并结合我国高校大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习实践改革的相关建议。基于合作教育模式的大学生实习改革,既可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又能通过实践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形成“多方共赢”的可持续性实习实践模式,为社会各行业培养高质量实践创新型人才。

致谢:本文得到麦吉尔大学Hani Mitri教授和湖首大学Liang Cui助理教授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学期单位大学生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协办单位
大学生之歌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