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理念下的高校实验室疫情防控管理

2021-03-04 08:41朱狄峰杨晓春姚露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网格实验室应急

朱狄峰,杨晓春,平 丽,姚露佳

(浙江大学 药学院 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8)

21世纪以来,人类已经遭遇到了各类重大疫情疾病的侵袭,如 2002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2013年的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以及2019年的新型冠状肺炎[1-2]。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以及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因此生物安全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疫情防控已经成为高校师生日常生活和教学科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3]。但是实验室师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来源复杂、交流频繁、实验环境相对封闭、接触生物危害风险等特点。我国高校实验室生命安全教育起步较晚,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相对薄弱,学生安全意识较低[4]。此外,高校生物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表明高等学校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和管理尚有缺失。因此,实验室疫情防控管理急需引入科学、专业的管理体系,为高等学校师生健康与实验室安全保驾护航。

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良好实验室规范)理念是目前国际上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的一种标准,其研究领域包括了药品、化妆品、化学品和农药等临床前安全性评估,目的主要用于提高非临床研究质量,为实验结果准确性提供保障,可减少实验的误差,确保实验无交叉污染、过程可溯源、结果可靠和记录完整[5]。这种管理理念非常有效,适合目前的疫情防控,能够为实验室在风险防范、人员防护、闭环管理等方面建立非常规范的管理机制。

从管理方式和制度运行模式考虑,高校建设GLP实验室有着特定优势。目前我国已有多家高校实验室通过了GLP专业评估,相关运行经验也有不少报道[6-8]。GLP理念对高校实验室疫情防控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结合本校实验室运行经验将GLP理念应用至实验室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中,系统地构建了实验室科学规范的疫情防控管理体系,对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高校实验室疫情防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高校实验室师生群体独特性问题

尽管高校在分区分级防控措施方面已经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方案,但是高校生源多为异地外省学生,甚至有国外留学生,来源非常复杂,对具有疫区停留史和潜在病毒接触史的人员排查工作较为繁重[9]。出于必要的学习交流、会议研讨、科研合作或学术访问需要,很多高校之间、校区之间和楼宇之间进出往返相对频繁,防控工作也面临很大挑战。高校实验室师生群体的独特性还体现在面临的实验环境相对封闭和潜在生物危害接触可能性等方面[10]。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不同于开放式活动场所,特别是部分精密仪器室、动物研究室、生物实验室等更需要恒温恒湿封闭环境。如果人员防控意识不强,将增加传播风险。此外,疫情发生后,师生心理也会出现明显变化。高校教师职业道路上承担着多重角色,包括学历教育、申报项目、撰写论文、晋升职称、培养学生等[11];学生则更关注课程学习、研究方向、毕业、就业等,如果疫情造成上述工作的延误,很容易引起机体亚健康,产生不良的心理生理疾病[12]。

1.2 疫情应急准备和应急教育相对薄弱

我国高校通常采用“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即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一案),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三制)[13]。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时,各个部门能根据应急制度及时有效采取措施积极防控。但是通过近几年来应急工作经验,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将应急管理部门作为顶层组织机构,也不是常设机构。高校在处置公共疫情突发事件时,通常只是设立临时应急机构或应急小组。应急管理人员大部分是临时抽调人员,不具有长期性和延续性,对危机处置、风险评估等也缺乏有效管理。此外,对应急物资的准备也相对不足,很多防护物资、消毒用品和隔离设备等没有配备齐全,通常是疫情爆发后出现紧缺时才调用或采购。最后,高校招生人数过多,应急教育重视不够,师生自身防控意识比较淡薄且自我卫生防护能力较弱。

1.3 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高校生物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说明实验室在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问题。首先,部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SOP)欠缺或未执行。某些微生物实验室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动物管理也未根据《动物检疫法》严格要求[14]。其次,实验室生物防护设施设备及物资不符合安全规范。生物隔离设施、生物安全柜、通风设备破损或过频使用,且无人核查;生物保存装置不符、危险因子泄漏;消毒试剂、口罩、手套等物资准备不足或过期,且未作登记等,这些都导致事故发生或扩大的直接原因。此外,高校生物实验室缺乏有效的监管惩治措施,对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处理不够及时,安全教育不到位等。

2 GLP法规对生物安全与疫情防控的内在要求

GLP法规要求,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实验室应配备清洗消毒设施,定期清洁、消毒以保持卫生健康。在研究过程中实验动物如出现患病等情况,应及时隔离、治疗等,其诊断、治疗等相应的措施应予以记录[15]。这些要求一方面确保了实验质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生物安全及疫情防控的内在要求。GLP实验室建有一整套生物安全、职业健康、动物管理、环境控制、人员培训、设施设备维护、质量监督等的制度[16],其核心理念是事前计划、事后可溯、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这种管理理念与生物安全和疫情防控实现了有效的衔接。GLP实验室建有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OHS)部门,负责实验人员身体健康与安全,对生物安全和疫情防控实施常态化管理,对生物风险进行调查和安全评估,制定疫情应急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生物安全及应急教育培训,联合设施管理、动物管理、行政管理等部门共同提高实验室疫情风险管理水平。这种常态化管理方式确保了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3 基于GLP理念的高校实验室疫情防控管理体系建设

3.1 构建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疫情防控组织管理体系

合理的实验室组织架构,可以明确个人岗位职责,确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使实验室管理规范有序、科学高效。高校应保障疫情防控机构常态化运行,实验室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实施实验室疫情防控工作,完善与疫情防控相关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物资应急、设施设备维护、隔离消毒、信息报送、健康排查等职能。实验室应设置疫情防控(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EPC)小组或OHS部门负责日常疫情防控管理工作,下设负责人、健康管理员、安全员、兼职医师等,涉及动物实验的应设置检疫员和兽医。

疫情防控小组参照 GLP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要求制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职业健康计划,组织审查生物危害因子内容,组织生物安全和疫情防控培训,负责健康统计及信息报送等。健康管理员主要负责审查师生的既往病史,进行师生健康风险评估,保障应急物资和个人防护用品齐全,组织师生体检,并对内部与外部疫情信息监测和上报,监督个人防护用品合理使用等。安全员主要负责实验室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确保通风空调系统和隔离观察室良好运行,负责卫生安全与消毒灭菌工作等。所聘请兼职医师负责实验人员的健康指导工作,开展阶段性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应急性疾病的医学建议,并在疑似病例出现时进行安全指导。

3.2 制定严格的疫情防控和应急预案流程

疫情防控属于生物安全风险管理范畴,突发疫情对风险管理内容及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7]。高校实验室疫情防控必须严格按照风险管理流程进行管理,常规的风险管理模式通常包含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18]。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根据GLP理念如实记录实验室布局环境、人员特征和设施物资等,识别可能的生物危害因子暴露风险,采用科学分析方法评估潜在的风险,并判断对师生健康安全影响程度,通过制定严格的疫情应急预案和生物危害控制措施使感染风险最小化。疫情应急预案和控制在整个疫情防控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疫情防控和应急预案包括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疫情防控管理应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分类有序地进行管理,在国家生物安全法规基础上参考GLP理念制定相应措施。

(1)清除潜在生物危害因素。禁止使用具有生物危害风险物质和设施,严格管理实验室废弃物,对有隐患的生物危害区域进行消毒灭菌,禁止传染性生物和物资进出等。

(2)降低生物危害风险程度。组织开展疫情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实验室定期消毒、勤于通风、保持卫生。上下班/学或外出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触摸公共物品。制定生物风险相关的SOP并严格监督执行。严禁有疫区停留史或疫病接触史人员在隔离期内进出。提倡使用无接触电子设备,人员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1 m以上,多人会议尽量网络沟通,错峰用餐,适量运动。

(3)风险物资准备及个人防护。定期检查防护用品和器械物资,确保周期内足量供应。为实验室人员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置,如一次性医用手套、一次性医用口罩、实验防护服、医用帽、鞋套等。同时要求师生对防护用具进行密封性测试。另外,还应常备耳温枪/额温枪、KN95/N95口罩、防毒面罩、面屏、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同时储存必要的消毒用品和用具,如次氯酸钠、含氯消毒片、酒精、洗手液、消毒喷雾器等。

(4)进行风险警示及监测。在出入口或关键区域放置警示标识或疫情知识宣讲语,进出实验室或房间登记或电子扫码,外来人员入校进入实验室应提前申请并提供14天行动轨迹,每日打卡核查健康码和体温测量,施行每日信息报送制度。

(5)突发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严格执行国家疫情防控管理规定,EPC小组统一领导指挥应急工作。实验室师生如有发热(体温≧37.3 ℃)或咳嗽等呼吸道异常症状时,应第一时间上报上级管理部门,由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疑似疫情的应立即封锁实验室,并配合学校及有关部门排查密切接触人员并进行隔离。确诊的应就医隔离治疗,其余必须等到全员解除隔离后方可开放实验室。有心理影响的实验人员应由兼职医师或专业医生进行心理指导和疏解。高校实验室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策略见图1。

3.3 建立专业高效的网格化管理制度

GLP网格化管理制度坚持“分区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原则,实验室在学校网格管理基础上内部建立4级网格“人”管理模式(EPC小组—教师—学生—家长)和4级网格“地”管理模式(校外—校内—实验室—房间)。对于4级网格“人”管理模式,除家长网格外,每一级网格均设置两位网格长,按照GLP理念实行双人复核。每级网格内细分多个网格,每个网格对应一名网格员。网格中人员涉及生物安全和健康的动向可及时掌握,任何异常情况须及时汇报记录并处置。对于4级网格“地”管理模式,校外人员进入校内需进行有效登记,疫情期间还需要根据学校要求进行预约并接受健康核查。实验室建立无接触扫码系统,实验室入口及每个房间均以网格管理方式记录人员动态,确保行动轨迹可追溯。实验室应将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的各项措施落实到每个网格,促使整个实验室形成定格、定人、定责的完整联动网络。

3.4 持续进行常态化生物安全与疫情防控培训

图1 高校实验室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策略

高校实验室对新进师生一般需要进行常规安全培训,包括安全管理制度、个人防护、水电消防安全知识,以及化学品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废弃物管理、急救安全等。此外,在培训过程中可融入GLP理念,在培训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并制订培训计划和明确培训质量评估标准。对培训过程进行过程控制,对近期生物事件原因、应急处置方式、疫情防控法律法规、生物安全知识等进行系统培训,以案例警示、以典型示范,丰富师生安全知识并提高安全意识[19]。培训结束应根据评估标准进行客观评价,衡量培训效果,并如实记录培训反馈。

4 结语

GLP规范作为良好实验室管理体系,已经在多个行业体现出其科学的价值。生物安全和突发疫情作为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高校实验室肩负着教学科研的重要责任,也是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基于GLP理念的良好实验室管理体系将为高校实验室在生物安全和疫情防控管理增加科学元素。通过构建科学的实验室组织体系,制定严格的疫情防控应急策略,建立高效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和常态化防控培训体系,使GLP理念与实验室疫情防控工作实现有效融合,确保实验室师生健康安全和高校科研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猜你喜欢
网格实验室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追逐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