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快速跟踪反馈体系的设计

2021-03-04 08:41库夭梅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反馈系统安全检查管理员

谢 虎,库夭梅

(华南农业大学 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1)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原因之一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当所引发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关乎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师生安全健康、维护校园和谐稳定、营造良好教学科研环境是实验室管理工作者肩负的责任。2019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各地各校要对照安全检查结果,充分吸取经验教训,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工作水平,实现对安全隐患的逐项消除[1]。如何及时反馈隐患信息,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技术层面建立信息化、流程化、可视化的反馈系统,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 研究现状

以“实验室安全”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搜索,共搜集到中、英文文献6 243篇,可见实验室安全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本文选取近5年(2015—2019年)的研究进行分析,从研究内容上可归纳为6类:①系统的管理体系研究。研究建立系统性、普适性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强调从管理体系规范的角度探讨解决实验室安全问题[2-3]。②细分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根据实验室特点,建立某种类别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4-5]。③问题对策研究。立足实验室安全存在问题,重点提出解决对策,此类研究将立足点聚焦在几个点上[6-7],提出的解决方案比较具体,可执行性较高。④互联网+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建立信息化的实验室安全系统,将安全教育与管理信息化相结合,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8-9]。⑤启示性研究。对比国内外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异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或对安全事故进行剖析,从事故中等到启发[10-12]。⑥因素分析研究。分析影响安全的因素,提出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策略[13-14]。本文针对这6类研究进行梳理,其内容对比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已有研究内容对比分析图

从图1可以看出,这6类研究互有交叉,其交叉部分为实验室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确定后制定相应的安全教育及管理体系,或应对方案才能有的放矢。纵观已有研究,仅有少数几例关注事故因素分析,进而制定应对方案的研究,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事故因素分析方面的研究。已有研究几乎涵盖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从事故分析、方案对策、启示研究到制度建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近5年的研究梳理发现,目前实验室安全管理仍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室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的面广、工作量大,长期处于繁忙状态容易产生倦怠意识,造成对实验室安全问题的忽视。

(2)实验室安全隐患响应不及时。目前实验室安全检查登记仍以纸质登记为主,出现安全隐患进行登记易造成遗忘、漏报而导致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清除,风险较大。

(3)安全监督不到位。高校实验室类型多、数量大,通常每学期进行两次检查。学校层面进行安全检查后,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室会出具整改通知,实验室根据学校的整改通知联系其他部门进行整改。此类监督周期长、覆盖面窄,容易造成监督时检查,平时不检查的情况,安全自查游离于监督之外,学校和院系领导无法获知实验室安全检查状态。

针对以上问题,遵循“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从安全隐患入手,引入“互联网+”的手段,探索建立实验室安全快速跟踪反馈机制,以缩短响应时间,提高效率,切实保障实验室安全。

2 实验室安全快速跟踪反馈体系构建

2.1 因素分析

通过疏理近10年国内外发生的23起典型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两点:错误的操作和安全隐患未及时排除。结合实验室具体情况,影响实验室安全的主要因素为:错误的操作、安全隐患、突发情况。而错误的操作根源在于安全意识淡薄,因此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三因素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隐患、突发情况。

2.2 体系设计思路

通过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剖析,可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隐患、突发情况是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因,突发情况可根据实验室类别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隐患则与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契合。目前解决安全意识淡薄的手段主要是加强安全教育与考核,制度建设的力度仍显不够。可从建立严格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入手,加强实践考核,以提升应对能力。针对安全隐患未及时排除则从4个方面予以解决:一是建立安全责任体系,明确职责,建立与绩效、学分挂钩的奖惩机制,提升安全责任意识;二是隐患检查人员的扩充,加入学生及实验教师的力量,以扩大检查的覆盖面,提高检查的时效性;三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即时反馈体系,实现安全登记的常态化、隐患跟踪反馈的快速化、安全监督的便捷化,同时也促进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增强;四是将安全反馈体系细化。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建立“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主任—院/中心领导—校主管领导”四级安全责任及督导体系。将实验室安全隐患的处理作为年终考核指标之一,出现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制。如出现安全隐患处理不及时或督导不及时引发事故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及相应的督导人员共同负责;出现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处理2次及以上取消评优资格,督促整改仍不能及时整改1次及以上取消评优资格。

(2)建立“实验教师—学生—实验室管理员”三层隐患排查的实验室安全检查机制。将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作为实验教师、实验室管理员的绩效指标,作为学生实验课程成绩构成部分。实验教师误操作引起的事故,实验教师负全部责任,如离开实验室不能提交安全检查情况表2次及以上取消评优资格;学生则负责检查所用实验台,每次用完负责登记,如出现2次及以上未登记,则安全检查一项得分为 0;实验室管理员负责每天的实验室安全检查,检查完毕后录入检查信息,如出现2次未登记,学院/中心领导负责督查,学期累计3次则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主任取消评优资格。

(3)建立普适性的“互联网+”实验室安全快速跟踪反馈体系。实验教师、学生、实验室管理员只需简单的几步即可反馈安全隐患。而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主任、学院/中心领导、主管校领导均可同时看到隐患反馈,如出现隐患处理不及时,安全责任体系中的督导则会督促隐患及时整改。

(4)建立多学科实验室安全检查标准。根据实验室种类,建立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植物、植物生理、遗传、计算机、画室的8类实验室安全检查标准。

(5)建立实验室安全快速跟踪反馈系统。将快速反馈体系、安全检查标准嵌入到系统中,实现实验室安全隐患的快速跟踪、快速反馈、快速督导、快速查询。

3 实验室安全快速跟踪反馈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架构

实验室安全快速跟踪反馈系统的设计为 C/S(client/server)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实验室安全快速跟踪反馈系统架构图

快速跟踪反馈系统需要满足服务端、登记端和管理端3类用户的使用。登记端将实验室日常检查、安全隐患通过扫码方式反馈到服务端;管理端1通过移动端可查看实验室安全检查,以及安全隐患情况,进而督导、整改;管理端2主要分配各类人员的系统权限以及实验室安全检查表的变更等。

3.2 系统功能

3.2.1 登记端功能

(1)扫码安全检查。每间实验室张贴有专属的二维码,登记人员只需用微信扫码,扫码进入登记端后,所有选项均为默认(即最常用选项),如无安全隐患,需填写检查人电话、拍摄现场照片2步操作完成登记,填写日期由系统自动获取。

(2)扫码隐患反馈。如首次发现安全隐患,则需选择具体检查项、隐患详情、检查人电话、现场照片4步操作完成隐患反馈,填写日期由系统自动获取。安全检查与安全隐患反馈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安全检查与安全隐患反馈界面

(3)安全隐患整改登记。如涉及隐患整改进度,则在扫码隐患反馈后,选择整改,填写整改详细情况及登记人、整改现场照片、是否完成整改,填写日期由系统自动获取。登记端仅需2~5步即可完成日常检查和隐患的登记及整改进度,登记端适用于所有人。

3.2.2 管理端功能

(1)待办提醒功能。每天没有完成检查及隐患反馈的实验室以及出现安全隐患的实验室会自动以待办提醒的方式展现,当有多个实验室反馈信息,以“学院—中心—实验室”结构折叠的形式展现,管理员点击进入后可查看权限内的已完成检查/未完成检查/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室详细信息。

(2)一键督办功能。4级管理员有各自的权限,其中主管校领导和学院/中心领导只有浏览权限和督办权限,系统督办采用层级递进的方式,如主管校领导督办学院/中心领导,学院/中心领导督办实验室主任及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主任及实验室管理员根据督办信息/登记端反馈信息落实整改,并根据整改进度形成相应的整改条目。

(3)自动台账功能。该功能可汇总权限内某段时间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及隐患情况,包括已检查过的实验室、未检查的实验室、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室等,在管理端可查询相关信息。

(4)实验室分类功能。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可选择不同的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格导入后,可直接使用。

(5)权限管理功能。超级管理员可给各角色进行授权。如主管校领导可查看全校实验室情况,院/中心主管领导可查看学院/中心全部实验室情况,实验室主任可查看平台/教学部下的所有实验室,实验室责任人可查看自己所负责的实验室情况。一键督导可分配给主管校领导、学院/中心领导、实验室主任。

4 特色与效果

(1)梳理了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因素。从已有的安全事故出发,结合实验室实际,分析了事故原因,并将其归为三类: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隐患和突发情况。

(2)构建了实验室安全快速跟踪反馈体系。从制度、人员层次、技术三方面入手,建立制度约束,提高人员安全意识,促进人员分工,拓宽安全管理范围;引入信息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3)设计了实验室安全快速跟踪反馈系统,实现了安全检查登记、安全隐患跟踪与反馈、安全台账查询的快速化。

5 结语

本文在对已有研究及安全事故分类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目前实验室存在安全意识不强、隐患反馈不及时、安全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实现了隐患即时反馈、快速查看、快速督办,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后续工作将快速反馈系统进行应用,并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反馈系统安全检查管理员
丹阳市开展汛前安全检查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执法+审计+专家”宜兴市探索审计式安全检查新模式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可疑的管理员
安全检查表法在轿厢意外移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全面财务风险管理反馈系统的构建
计量检测绩效考核与决策辅助系统
从机场的安全检查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