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CD25+CD127-T 细胞对局部晚期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转归的预测

2021-03-05 10:16李京烨许进荣马德亮孙治刚秦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期
关键词:外周血局部胃癌

李京烨,许进荣,马德亮,孙治刚,秦静

(临沂市中心医院,山东 临沂 276400)

0 引言

胃癌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首位,疾病早期多无明显临床表现,极易被人们忽视,多数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时已经发展到晚期,错失了最佳手术机会,化疗成为该类患者的主要辅助疗法[1]。对晚期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疗效做出准确判断有着重要意义。调节性T 细胞(Treg)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内有着负向调节作用,不仅可以抑制不恰当免疫反应,还可限定免疫应答范围、程度和作用时间,抑制效应细胞增殖和免疫活性[2]。经研究显示[3],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 水平有一定升高,同时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外周血Treg 水平就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原因和免疫抑制以及肿瘤进展相关。但当前有关Treg 对局部晚期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转归预测作用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就CD4+CD25+CD127-T 细胞对局部晚期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转归的预测作用开展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共62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男性39 例,女性23 例。年龄在32-76 岁,均值(56.25±10.34)岁。

纳 入 标 准[4]:(1)年 龄≥18 岁。(2)均 经 病 理 确 诊为初治无法切除的晚期或者复发转移胃癌。(3)功能状态评分(KPS)≥60 分。(4)外周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4000/mm3,同 时 血 小 板 计 数>10000/mm3。(5)肝 肾功能检查显示总胆红素<17.1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 倍正常上限,肌酐清除率>50mL/min,血清肌酐<132.6μmol/L。(6)均取得患者和其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存在脑转移者。(2)存在肠梗阻者。

1.2 方法

1.2.1 试剂与仪器

美国BD 公司生产FACS 溶血素、鼠抗人CD25-PE 单抗、CD4-perCP 单 抗、CD127-FITC 单 抗,及 其 同 型 的 鼠抗人IgG1-PE/IgG1-FITC 对照抗体;美国BD 公司生产FACSCalibur 流式细胞仪与流式上样管。

1.2.2 标本采集

分别在治疗前1 周和化疗期间每隔2 周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液开展CD4+CD25+CD127-T 细胞水平检测,抽取血液后放入肝素钠抗凝管内,单次采集2mL 血量,完成采集后放入4°C 的冰箱内保存待测。

1.2.3 标本制备

收集患者的2mL 外周血,于附带100μL 抗凝全血管内依次加进5μL 的鼠抗人CD4-perCP、CD25-PE 以及CD127-FITC 单抗,充分混匀,避开光线放置12min,以1500r/min 速度开展5min 离心处理,将上清液弃去,加进PBS 300μL 的重悬细胞,放入流式细胞仪中开展检测。分别加进同种型号的鼠抗人CD4-perCP、IgG1-pe 以及IgG1-FITC 单抗当作阴性对照。

1.2.4 外周血中的T 细胞检测

检测前应做好仪器光路校准,采取流式细胞仪中的FACSDiva 软件开展数据分析,各样本均收集分析细胞1×105个,Treg 水平采取CD4+CD25+CD127-Treg 于CD4+T 细胞内的占比表示。

1.3 统计指标

观察化疗前和化疗2 周期、4 周期后的外周血Treg 水平,同时对比化疗2 周期后未缓解和缓解患者外周血Treg 水平。疗效评定标准[5]:完全缓解:能测量的目标病灶全部消失;部分缓解:基线病灶的最大径总和与基线状态对比减少≥30%,同时未产生新病灶;稳定:基线病灶的最大径总和减少但没有达到部分缓解标准或增加但没有达到进展标准。进展:基线病灶的最大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的病灶。将化疗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纳入缓解组,稳定以及进展患者纳入未缓解组。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化疗前后的外周血Treg 水平对比

化疗2 周期以及4 周期后,患者的外周血Treg 水平比化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化疗2 周期和4 周期后外周血Treg 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化疗前后的外周血Treg 水平对比(%,n=62)

2.2 化疗2 周期后未缓解和缓解患者的外周血Treg 水平对比

化疗2 周期后,62 例患者中共32 例缓解,30 例未缓解。未缓解患者的外周血Treg 水平比缓解患者更高(P<0.05),见表2。

表2 化疗2 周期后未缓解和缓解患者的外周血Treg 水平对比(%)

3 讨论

胃癌在临床十分常见,TNM 分期内T4、N3 以及M1 内任意一项均是晚期胃癌,该类患者多无法经手术彻底切除病灶,以化疗为主内科综合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6]。因此,对患者术后化疗疗效开展评定十分重要。Treg 属于近年来研究较多一类有着免疫抑制功能T 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下降属于肿瘤出现关键原因,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其体内的Treg 水平紧密相关[7-8]。当前,关于Treg 和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转归间的关系研究较少。

研究显示[9],CD4+CD25+Treg 特异性表达Foxp3,是Treg相对特异形态与功能性标志,于CD4+CD25+Treg 发育及功能中有着关键性作用,于Treg 发育过程中参加CD4+T 细胞往Treg 分化,同时于维持Treg 功能中也有着重要作用。但需先固定细胞同时破膜后才能检测Foxp3,原因是其分布在细胞内而非细胞膜表面,除Treg 外还有部分细胞也能表达出Foxp3,因此将其当作Treg 检测标志物不合适。据有关研究显示[10],Treg 的低表达CD127 和其阳性表达Foxp3、CD25 有着良好关系,体内激活效应T 细胞能表达出高水平CD127,因此CD4+CD25+CD127-T 细胞可以较好区分出机体中激活效应T 细胞,将其当作Treg 检测标记物比Foxp3 更合理。本次研究发现,化疗2 周期以及4 周期后,患者的外周血Treg 水平比化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提示CD4+CD25+CD127-T 细胞数量和化疗疗效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经化疗后能下调晚期胃癌患者肿瘤环境内Treg 水平,进而降低Treg 给机体带来的免疫抑制作用,提升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11]。化疗2 周期后,未缓解患者的外周血Treg 水平比缓解患者更高,进一步说明了Treg 水平与局部晚期胃癌术后化疗转归有着密切联系。

总之,CD4+CD25+CD127-T 细胞对局部晚期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能一定程度反映出化疗疗效。

猜你喜欢
外周血局部胃癌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兰]
丁学军作品
局部遮光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