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药房门诊量提升措施探讨

2021-03-05 10:17王黎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药房中药饮片中医药

王黎芳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0 引言

门诊是医院开展诊疗服务的第一窗口,门诊量反映了一家医院的医疗规模、诊治病人的技术水平以及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对医院的认可度[1]。中药房是门诊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病人提供调剂服务的同时,更应探索如何优化管理,更好地为更多患者服务,发挥传统中医药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

1 现状分析

1.1 医院搬迁造成的影响

响应市政府号召,医院由古城区搬迁至公共医疗服务中心,由于周边地区配套的交通设施并不十分完善,导致一部分老病人流失。

1.2 专科医院的性质

因是专科医院的中药房,隶属于西药房,临床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中药房仅仅储备一些基础性的中药,多年来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状态[2]。

1.3 医务人员匮乏

随着中医师、中药师的退休,中药房门诊量逐渐减少,中药饮片品种、规格、数量相应减少;药物的减少,中医师无更多选择,自然减少中药处方的开取;而门诊量的降低,又导致医院为压缩成本不再配备更多人员,因而造成恶性循环。

1.4 患者对中医药的认知与态度

由于传统的中医思维模式与西医科学性某些不相容的方面,导致在对中医药使用上存在很多争议。一部分患者根本不相信中医药,一部分患者仅作为一种新鲜尝试,一部分患者在西药无效下无奈的选择。很少有病人在生病时第一选择中药,即使选择了中药,很多患者对中药的功效作用、煎煮方法、使用注意事项、贮存保管都不甚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以讹传讹。

2 措施

2.1 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完善人员配置

成立中医科,开设中医门诊、中医病房,开展一系列中医特色的诊疗活动,加强其内涵建设,避免中医“西医化”、“兼职化”、“临时化”。中药师是中药使用的守门员,应熟练掌握中药专业知识,能调剂处方,审核医师用药,指导病人使用,确保病人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2.2 医院管理层的重视与政策的倾斜

中药质量是中医疗效的基础。中药从种植采收开始,加工炮制,储存运输,调配使用,每一环节都与其质量息息相关,特别是储存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光线、卫生环境的影响,极易造成霉变、虫蛀、走油、变色、粘连、风化、潮解等变异现象,导致中药饮片质量不合格。因而医院加大对中药房的设备投入,购置了冰箱、空调、除湿机、防尘、防鼠、避光等设备,建立常温库、阴凉库、冷库,根据中药饮片各自的属性,贮存在温湿度相适应的库房中,以保证中药饮片质量。

2.3 引进专家团队,扩大对外的宣传,提升医院知名度[3]

根据专科医院病种的特点,引入呼吸科、消化科、皮肤科的专家团队,“传、扶、帮、带”,提升我院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利用电视、电台、网络、微信公众号,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我院中医药特色门诊、医院专家特长、介绍日常养生常识、科普中医药知识;深入周边的社区、街道,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义诊服务,介绍医院的医疗条件、医护力量、先进的专业知识,利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扩大医院在这个区域的影响力,让区域性患者首选我院就医。

2.4 增设剂型品种,满足多样化需求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压力大,为此我们在储备传统的中药饮片外,又添置了中药配方颗粒、袋泡茶饮、外用方。根据季节性变化规律,夏季开展“三伏贴”,冬季推广“膏方节”,同时我们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依据病人的病情特点,结合季节气候,推出了13 种治疗性的四季小膏方,适用于慢性病患者及亚健康人群,满足更多病人需要。

2.5 建立虚拟药房

传统中药汤剂煎煮费时费力,又有诸多讲究,这也是许多病人虽觉得中药疗效好,但也不愿选择煎服中药的原因;而我院又是专科医院的中药房,实体库仅备用了两百多个中药饮片品种,无法满足中医师的选择用药,特别是一些冷门、生僻的饮片。虚拟药房的建立,解决了以上两大难题。我们与有资质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签订了配送协议,可代煎、代配、代送,方便了病人,同时也让中医师有较大范围的选择用药,并且节省了中药库房的场地,减少了设备的投入,减轻了药剂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中医药的服务能力。

2.6 开展中药特色窗口服务

中药房除了常规的收方、审方、调剂、复核、发药外,也是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窗口。

(1)交代煎煮方法: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现很多患者煎煮中药都是一锅煮成,无视特殊药物的处理;或者浸泡时间过久,甚至有浸泡一夜的;或者加水量过多,导致服用剂量过大;或者加水量太少,导致煎煮焦锅,无法服用;或者只煎煮头煎后加水浸泡,把浸泡的水加入下一剂中药中煎煮,造成中药浓度不一,无法保证中药的有效性。可见患者对中药使用存在很多误区。因此在发药时,中药师应当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明了地告知患者煎药用具、加水量、煎煮前浸泡、浸泡时间、煎药火力火候、煎药时间、煎药次数以及一些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矿物类、有毒药材、质地坚硬的中药应先煎;气味芳香、成分受热易破坏的中药应当后下;细小的种子类、易粘锅的、外表具细小绒毛易引起咳嗽的中药应包煎、免煎的颗粒剂,打成粉末的细料药应冲服;胶类药材应烊化;种仁类药材应临用前打碎等等。为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于年轻人,推荐使用科室制作的小程序,扫码即可观看中药煎煮方法;对于老年人,分发印有煎煮方法的宣传单,预留科室电话、门诊时间,方便再次咨询。

(2)交代服用方法:告知患者中药服用的时间、服用的次数、服用的忌口,询问是否同时服用西药、中成药,避免存在配伍禁忌,帮助病人合理使用药物,保证药效发挥。

(3)交代储存保管方法:中药饮片有其特殊的贮存环境,特别是在黄梅季节、高温高湿气候中,如果保存环境不当,中药就会发生变性失效,服用后产生毒副作用。因此,通常建议患者中药饮片开取7 日剂量,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代加工的汤药不超过三周;四季膏、膏方不超过一个月,后三者均应放在冰箱内保鲜储存,及时服用,按时服完。服用时均应观察外包装是否破损、是否产气膨胀、是否有异味、是否霉变,如有变异,请勿服用等等。

(4)服务理念提升:中药房是病人在医院就医的最后一个科室。在经历了挂号、就诊、检查、再就诊等漫长的等候过程后,病人可能已经积累了不少的不良情绪,特别是肝炎病人火气非常大,可能一个神态、一个语气、接方的速度都会引起病人的不满。中药的调配也是需要花费时间,因此,中药师更应当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流沟通,理解病人,同情病人,态度热情,语言温和大方,安抚好病人。对于要自己煎煮中药的病人,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如在等候区的座椅旁制作一些健康小处方、中药养生小常识、生病后的饮食调理、中药小茶饮介绍等等,既科普了医学常识,又舒缓了病人焦急暴躁的情绪[4],让病人安心等候。对于需要代加工的患者,分区另外窗口登记电话地址,避免因为等候发生纠纷。

2.7 严格的台帐制度,建立健全流程监管机制

中药饮片的计划制定,采购验收,入库出库,储存养护,效期管理,质控自查抽查,调配发放,代煎中药交接验收发放,代煎中药飞行质检等等,每一环节都设立专门台帐,做到有迹可循,有据可查。也就是说,从饮片进入医院到发放至病人手中,全流程监管,规范化管理,以确保中药的安全、有效。

3 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中药房门诊量减少的原因,我们在2018 年六月开始逐步实施诸多优化措施,分别从人才梯队建设、医院对中药房的投入、引进专家团队、对外宣传、优化窗口服务、虚拟药房的建立、监管流程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度的改进。为对比前后门诊量情况,我们收集了2017~2019 三年的数据,结果显示中药房门诊量显著提升。如表1 所示。

表1 2017~2019 中药房门诊量数据对比

4 讨论

经过一年多的优化措施管理,我院中药房的门诊量大幅提升,不仅扩大了病源,而且也强化了中药房的管理,为医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它以独特的治疗优势几千年来维护着人民的身心健康。作为中医药工作者,肩负着发展重担,我们应当“传承精华,守正创新”[5],运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思维、新举措,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让更多的人群受益。

猜你喜欢
中药房中药饮片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浅谈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某三级中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