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2021-03-05 10:17邹小健陆雪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期
关键词:观察者医学观察比率

邹小健,陆雪莹

(广西百色市平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百色 533000 )

0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特点。1 月21 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并纳入《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1]。载止2020 年2 月15 日我市共有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88 人。为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有效遏制其传播,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1、2、3、4 版的相关规定,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我市对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无可凝暴露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88 名密切接触者中男性47 人,女性41 人;四十岁及以下者52 人,以上者36 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49 人,以上文化程度39 人。本文对这88 名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心里状况调查、分析,为今后制订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载止2020 年2 月15 日,我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88 名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作为研究对像。

1.2 方法

1.2.1 所用工具

经课题组专家讨论,编制问卷。问卷包括两部份内容:第一部份个人信息,包括:年龄 ,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职业;第二部份为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内容:①心理健康自评量表 (self-reporting questionnaire 20,SRQ-20);②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③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

①心理健康自评量表 (self-reporting questionnaire 20,SRQ-20),针对灾后容易出现的抑郁、焦虑和躯体不适等心理体验,共20 个条目,每个条目答案为“是”计1 分,“否”计0 分,总分为20 分,≤7 分为阴性,>7 分为阳性,需要心理干预。

②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共9 个 条 目,每 个 条 目 以0~3 分 计分,总分为27 分,≤4 分为无抑郁、>4~≤9 分为轻度抑郁、>9~≤14 分为中度抑郁、>14~≤27 分为重度抑郁。

③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用于筛查及评价广泛性焦虑症状和严重程度,共7 个条目,每个条目以0~3 分计分,总分21 分,≤4 分为无焦虑、>4~≤9 分为轻度焦虑、>9~≤14 分为中度焦虑、>14~≤21分为重度焦虑。

集中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在结束医学观察离开观察点时,以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调查,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向密切接触者发放纸质调查表,并按照统一的语言进行指导、记录,如实采集数据。要求回答者必须在三分钟内答题完毕。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3 软件进行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各组别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SRQ-20 显示有33 人出现阳性症状,比率为37.5%。男性出现阳性症状者16 人,比率为34.0%;女性出现阳性症状17 人,比率为41.5%;40 岁及以下人员出现阳性症状人数为21 人,比率40.4%,40 岁以上人员出现阳性症状12 人,比率为33.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出现阳性症状19 人,比率38.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出现阳性症状14 人,比率为35.9%。问题主要集中在:睡眠差(58 人,占65.9%)、食欲差(53 人占62.2%)、感觉不安(46 人、占52.3%)、丧失对事物兴趣(39 人、占44.3%)、感觉不快(31 人、占35.2%)、感到累(24 人、占27.3%)、感觉胃部不适(18 人、占20.5%)等,有3 人选择想结束自已的生命 ,很难做决定、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快乐,起不到作用等3 项分别有4 人选 择。其它项只有2 人、1 人或无人选择。

PHQ-9 结果显示39.7%的人出现过抑郁。轻度抑郁占比20.5%,中度抑郁者占比14.8%,重度抑郁占比4.4%,具体情况见下表1。

GAD-7 结果显示44.3% 的人出现焦虑。轻度焦虑23.9%,中度焦虑17.0%,重度焦虑3.4%。具体情况见下表2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密切接触者的SRQ-20、PHQ-9、GAD-7 与性别(三者χ2分别为0.81,4.20,0.13,P 值均大于0.05(P>0.05)、年龄(三者χ2分别为0.45,0.02,0.00 均大于0.05(P>0.05))、文化程度(三者χ2分别为0.08,0.05,0.21,P值均大于0.05(P>0.05)均无明显差异。

表1 观察者患抑郁情况

表2 观察者患焦虑情况

3 结论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灾难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 33.3%,抑郁症发病率可达 25%[2]。本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SRQ-20 有33人出现阳性症状,比率为37.5%;出现抑郁症状者35 人,比率39.7%;出现焦虑症状者39 人,比率44.3%,说明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者在观察期心理健康明显受到突发新冠疫情的影响。

本研究SRQ-20、PHQ-9、GAD-7 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与方晓眉、王华芬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3]。

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出现睡眠差、食欲差、感觉不安等症状;出现丧失对事物兴趣、感觉不快、感到累、感觉胃部不适等症状者人数也较多,甚至有3 人选择想结束自已的生命 ;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者比率超过三分之一,这可能与①新冠疫情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 迅速,传染性强,导致的病情严重,尚无特异性治疗。口罩等防护用品紧缺,且正值“春节”这个特殊节日, 国家号召“不出门、不走亲、不聚餐”,企业停产,学校 停课,公众普遍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危险性,出现紧张、害怕、恐慌的情绪[4];②观察者到新的陌生环境,单人单间隔离,不允许串门,每天接触到的人都是穿戴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无法进行语言沟通交流;③对疫情认识不足,害怕自已及家人会被传染上新冠肺炎,会突然离世或留下后遗症;④隔离观察者大多数是青壮年,是家中的顶梁柱,担心自已被隔离,复工无期,会影响家庭经济收入;⑤网络发达加之无法进行语言交流,很多被隔离者在隔离期间的信息来自互联网,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加重了人们的猜疑和担心,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⑥无有效的宣泄和(或)疏导途径。被隔离者的心理压力无法释放和缓解。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传染性较强。有资料表明COVID-19 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潜在的传染源。尽早隔离密切接触者,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 COVID-19 疫情传播蔓延的重要措施。我市对新冠肺炎确诊和凝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按防控方案的要求,第一时间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为我市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集中隔离者在隔离期出现诸多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应有专业人士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合理设置宣泄渠道,让观察者即时解除心中凝虑、释放心理压力,改善其身心健康,防止意处事件发生。

本文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时间短、样本量少,无法细致地进行分组分析及后续的追踪。

猜你喜欢
观察者医学观察比率
多普勒效应之新讨论
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新冠疫情防控模式探讨
心理疏导在被隔离医学观察人员中的应用效果
用追击相遇的模型解释多普勒效应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观察 对邮轮游客情绪影响研究
军队疗养院援鄂医疗队医学隔离观察保障实践
“你看不见我”
比率分析公司财务状况——以步步高及永辉超市为例
基于Android的智慧竞赛APP设计与开发
千点暴跌 两市净流出逾7000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