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程信息化教学探究
——以“出行”话题表述为例

2021-03-07 16:48吴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偏误句型口语

吴杨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语言学家吕必松(2000)指出:语言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正规的语言教学须同时培养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这两种能力。培养口头交际能力的教学可以称为口头语言教学,即汉语口语教学。汉语口语教学侧重训练汉语学习者口语表达能力,在听、说、读、写4 项核心语言技能中,属于核心的语言输出能力。在传统的口语教学中,汉语学习者在掌握特定的词法(词组、短语及固定搭配)和句法(各种句型)的基础上,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目的语句来表达个人想法。

基于上述对外汉语口语课的性质、目的与地位,汉语口语课传统教学方法相应地分为“演示法、情境法、任务法”等,近几年,“产出导向法”和“体演文化法”[1]作为新型对外汉语教学法,也逐渐被广泛用于口语教学之中[2]。“产出”指的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输出部分, 即说与写, 由此, 产出导向法教学就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围绕说与写开展具体的教学形式的新型教学理念[3]。“体演文化法”源自美国,是一种以演习为方式进行教学演绎, 调动教学活力, 拉近师生距离的新型教学理论, 是先进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对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4]。

以上教学法极大地调动了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汉语口语课教学质量。

但是,传统口语课侧重以教材教学为主,以师导生学为教育理念,以师生面对面授课为主要教学形式,枯燥乏味的教学束缚了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机,使得初级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热情仅维持在较短时间之内,如何使初级汉语学习者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汉语学习兴趣,持久激发学习动力,也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师急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认为,大数据和信息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口语课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材知识点连成体系,通过“互联网+”使汉语学习者得到有效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在线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微课、MOOC 唐风UC课程在线等网络学习平台以及手机APP 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得当代汉语学习者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口语课中保持了相当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能持久地进行语言输出。

以下基于任务教学模式,以“出行”话题表述为例,结合口语课“导—讲—练—用—评”五步教学环节,重点论述信息化手段在各教学环节中的具体运用[5]。

1 信息化在“导”环节中的运用

该环节的总体思路为:情境导入,任务设置,问题驱动。以来华旅游或来华留学设置相关情境,该情境的设置可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如“在线学习平视频播放”或“语音实验室3D 虚拟场景布置”),辅助学生了解“出行”话题内容,激发学生表述话题的欲望和学习兴趣。在设置好相关情境后,教师于在线学习平台发布“出行”话题任务,学生分组进入平台,领取相关任务。

任务一:准确辨别目的地位置;任务二:顺利到达目的地。

在设置好总体任务之后,问题随即产生:

问题1——怎样准确辨别目的地的位置?

问题2——怎样快速到达目的地?

基于以上问题,引出本次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识点1:汉语“方位”表达

知识点2:汉语“比较”与“选择”表达

知识点3:汉语“行程”表达

以上任务、问题和知识点均需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如超星、爱课程等)线上教学资源以及语音实验室3D 虚拟场景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设置情境教学,发布任务设置以及问题驱动),以此激发初级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兴趣,为其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 信息化在“学-练”环节中的运用

以知识点1——汉语“方位”表达为例,进行详细阐述。教师使用在线学习平台发布引导性问题“目的地在哪里?”,学生自由分组,根据已储备的处所词和方位词进行组句尝试,并发送至在线学习平台,教师用电脑或手机端在线学习平台进行接收并查看,对出现的语言偏误进行汇总[6]。“方位”表达涉及的知识点为“在”字句,而初级汉语学习者(尤其是欧美留学生)在使用“在”字句表述“方位”时,特别容易出现语际偏误(参考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习得篇-偏误分析”)[7]。

(1)偏误句型:xx(目的地)就在北西边的xx(参照物)。

这种偏误归因于英语语序:(2)Place1 is just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place2.

首先是“ northwest”词汇语序翻译错误,其次是“the northwest of the place2”短语语序翻译错误。对此,教师可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采取两种纠正策略进行纠正。

2.1 直接纠正法

以网络视频教学资源进行直观、形象地展示,播放部分留学生关于“在”字句型的正确表述,通过听力对学生强化语言输入; 结合多媒体立体坐标图直观、形象地演示目的地和参照物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初级汉语学习者形成固定的“相对位置关系”思维认知,进而归纳出“方位”表达的正确句型“处所1+(就)在+处所2+(的)+方位”(其中,“处所1”即“目的地”,“处所2”即“参照物”。)

2.2 间接纠正法

所谓“间接”,即“句型转换”。初级汉语学习者最早接触的句型为“有”字句,“有”字句可以表述“存在”,其句型主要为:(3)xx(参照物)+的+方位+有+(数量词)+xx(目的地)。

通过句型转换,成为:(4)处所1(目的地)+(就)在+处所2(参照物)+(的)+方位。

在2.2 的句型转换过程中,传统演示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以三维动画特效的方式展示“有”字句和“在”字句的句型转换,则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使信息化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在与知识点1“方位”表达相匹配的“练”的环节中,可充分运用翻转课堂进行练习。互联网时代,汉语学习者通过互联网丰富的在线练习资源(主要为在线学习平台里的各种练习),达到即学即练的学习目的,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翻转课堂”。在翻转课堂中,辅以手机导航功能作为练习必不可少,常见的手机导航软件有“高德地图”与“百度地图”等,同时运用“3D 地球”辨认“方位”,学生一边操作手机APP,一边进行汉语“方位”的语言输出,同时以录屏和录音的方式将口语训练与现场操作上传至在线学习平台,分组进行评比,这样可以使汉语学习者在较长时间里始终保持学习动力,提高语言输出效率与口语表达能力。

以上重点论述了信息化手段在汉语“方位”表达的“学-练”环节的运用。在汉语“比较”“选择”与“行程”话题表述阶段的“学—练”过程中,也依然可以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手机导航功能等信息化手段,借助电子词典APP 实时在线查询,辅助汉语学习者自主性学习。具体策略如下。

“比较”话题涉及比较句型“A 比B+形容词+(得多)”“选择” 话题涉及选择疑问句 “A 还是B”,“行程”话题涉及承接复句“先...,然后...,再...,最后...”。在信息化手段运用上,主要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交通工具信息资源与手机导航功能实现对交通工具的比较与选择,进而完成行程,三步辅以信息化手段,环环紧扣,层层递进,使用初级汉语学习者在操作中学,在学中说,最终形成小语篇,既提高了汉语学习兴趣,又实现了语言输出。

在“学—练”环节的末尾,为了解学生学练效果,可以分组形式将“比较—选择—行程”语篇表述以录音方式上传至在线学习平台,课堂回放,分组评比,同时结合线上习题进行书面练习。教师将口语练习结果与书面练习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形成相关数据分析统计图表,以此掌握学生“学—练”环节的学习成果,进而发现问题,找出相关偏误,并进一步引导纠正,为下一步教学环节提供支持依据和教学预测。

3 信息化在“用-评”环节中的运用

该文侧重论述任务型教学中的口语课信息化教学。为了完成上述“准确辨别目的地位置”和“快捷到达目的地”两个任务,在充分体现“产出导向法”和“体演文化法”的基础上,大量运用网络信息资源(视频、图片等),为初级汉语学习者提供交际素材,训练其进行“沉浸式”语篇表达。

关于“出行”话题的语篇结构为“...在...的...边/面,坐...比走/坐/骑...方便得多,我们还是选择...吧。先...,然后...,再...,最后...就到...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篇训练,主要侧重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无法实现人机互动,因而体现不出信息化成分。为了最大限度达到言语交际产出的效果,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辅助语篇输出,相关信息资源主要围绕旅游或者留学等“出行”话题展开,既可以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线上资源,又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电脑实时查询,以供学生充分选择并自主练习,学生最终将语篇产出结果上传至在线学习平台,以备小组评比和整改。

正如上述“学—练”环节出现的语言偏误一样,在语言输出阶段,初级汉语学习者仍然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语言偏误,而这些语言偏误也是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的评比体现出来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手段,总结语篇表述易错之处,并进行在线引导纠正,从而使学生达到语篇表述臻于完善的教学目的。在“评”的阶段,也应注重运用大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和统计图表掌握学生语篇结构把握情况,为初级汉语口语课教学策略与方法提供教学反思依据,进而完善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教学。这些都是“评”的环节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和体现。

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在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完“导—学—练—用—评”教学环节后,也应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如线上网络视频和广播)展示中国式出行文化与礼仪,以使初级汉语学习者充分了解“出行”话题所涉及的文化语境,从而达到活学活用所学知识点的学习目的。

4 结语

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出现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就是以大数据和信息化为时代背景的对外汉语信息化教学。该文仅以初级对外汉语口语课信息化教学为论述重点,从微观细节的角度详细阐述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口语课整体教学环节步骤中的运用,诸如超星、爱课程、唐风UC 课程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微课、MOOC 等网络学习平台以及各种手机APP 软件(包括各种汉语学习APP 软件),都是汉语学习的信息化手段。就宏观而言,这些信息化教学手段也可广泛运用到听、读、写、综合及语法等对外汉语核心课程之中,以帮助初级汉语学习者提高汉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偏误句型口语
典型句型大聚会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口语对对碰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ü”偏误调查与“v”替代的拼音策略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