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探究

2021-03-07 16:48李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多元化思政内容

李建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升高,在就业方面承受着较高的压力,所以在大学期间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进一步提升政治认知以及思想觉悟,培养学生具备正确、坚定的“三观”是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环境下,世界文化、经济深入融合,也与此产生了诸多新思想、新观念,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造成了巨大冲击[1]。所以,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高校必须要高度重视新媒体技术的良好运用,从多个视角、多个维度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剖析,高校必须要高度重视新媒体技术的良好应用,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更好地开展针对性强、效果好的教育活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并被广泛应用于领域、各个场合,而在此种时代环境下,新媒体技术也获得了蓬勃发展。在中国高校教育机制深化改革的环境下,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引入新媒体技术之后,高校课堂将被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而高校思政教育质量也明显提升。

1 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时代环境下,终端具备移动化、信息化特征,在世界互联互通的深化促进之下,信息传播表现较为突出的特征,如即时性、是个性化等,对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造成了重大影响,对社会的各个角落造成了重大冲击。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教育工作进行深度融合之后,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造成了重大影响,而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质量也明显提升,具体影响可以归结为下列两个方面。

1.1 积极影响

其一,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积极影响的维度进行分析,引入新媒体技术之后能够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知识传播过程中的主体,从根源上彻底突破原有思政教育僵局,教师仅仅发挥引导性作用,确保学生成为思政教育主体,而也表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可以刚好的自主学习思政教育知识。经过此种转变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其二,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并且信息内容也将趋向于多元化,引入新媒体技术之后,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将会明显增多,搜索方式更加智能,并且多元化平台也可以为思政教育知识的获取带来便利,而从内容维度进行分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可以有效填补教师授课内容不足的缺陷,多媒体主要是按照授课的重点以及难点开展相应的知识讲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2]。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在传统思政教育过程之中,一般运用课堂灌输、主体宣讲等模式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但是这些方式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形式非常单一、教育模式也比较落后,无法进行双向互动等,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严重不符。而对于新媒体技术来讲,其具备传播速度快、互动性较高等特点,可以使学生更加广泛、全面的接受知识,在QQ、微信等一系列网络平台的应用之下,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传播载体,以便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引入新媒体技术之后,还可以拓宽思政教育模式的教育范围,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之中,主要应用单相灌输性思维,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新时代环境下,高校学生并非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其实质上还是信息的参与者以及接收者,新媒体工具可以确保学生不再受空间、时间这两个维度的制约,确保其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高校教师来讲,其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工作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手段,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确保学生具备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权,推动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思政教育内容。

1.2 消极影响

众所周知,高校思政教学活动引入新媒体技术之后,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载体也逐渐趋向于多元化,一方面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教师的教育过程中的信息获取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但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效用将明显降低。引入新媒体技术之后,教师将不再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从反面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大大降低,在传统思政教育方式下,教师一般是直接向学生传授是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利用口头的方式进行讲授,此种授课方式将会将教师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融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即对核心知识进行了再提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但是引入新媒体技术之后,教师主要是将所讲授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方式进行展现,并不能时时刻刻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效果进行检查,从而不能有效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其二,信息内容来源于多个方面,无法保证多媒体信息内容的质量[3]。引入多媒体技术之后尽管极大地拓宽了信息内容的获取渠道,使原本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多元化,但是也产生了信息质量问题,利用新媒体技术所获取的信息知识一般存在鱼龙混杂的问题,时常夹杂着一些其他内容,甚至是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容,这些内容严重违背了思政教育内容,造成学生的思想被腐化,造成了重大危害。

2 新媒体时代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策略

2.1 优化课程内容供给

其一是进一步提升信息供给质量,通过合理化的方式进一步增强问题导向性,对大学生的需求、特点等做出合理化研判,构建多元化的沟通交流平台,确保各个高校之间针对思政教育工作可以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有效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应当将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说服力作为具体目标,从多个维度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梳理,改善结构的层次,重点展现理论教育的重点以及难点,不但要实现深度解剖,同时还应当提高其亲和力以及感染力,实现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互补的效果,把线上教育教学方式、线下教育方式进行深度融合,运用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设计活动。其二是对供给内容进行丰富,立足于切实满足大学生需求,进一步拓宽信息供给的方式,引入“互联网+”技术,从纵向深度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挖掘,从不同视角对思政课的内容、价值等进行精准定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导向,从而开展更多趣味性高、具备较强政治定位的思政教育活动,对思政教育内容、课件、文献、案例等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然后按照依据新形势要求对各类信息进行采集,从而构建多元化的思政教育体系,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4]。

2.2 创建师生互动新媒体平台,完善新媒体思政教育体系

其一,高校必须要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根据教育课堂以及教育教学目标,构建便于教、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强化各方面管理,按照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状况,构建与该校特色高度相符的教育教学平台,从而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其二,在高校内容,必须要积极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教学需求,引入新媒体技术来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政波动,明确其兴趣爱好,进而制定合理、完善的教育教学内容;其三,可以依托于社会上的一些“名人”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校依托于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教育工作的过程之中,应当构建合理、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确保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育教学目标深度融合,切实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与此同时,还应当按照高校的具体教育教学现状,对教师、学生的教育工作现状等进行综合性分析,从不同维度对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优化,例如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等[5]。同时,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新媒体素养,缩短师生距离,推动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3 提高学生媒介素养,优化新媒体的信息环境

新媒体技术具备诸多显著特征,如虚拟性、自由性、多元性等,高校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闸你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在媒介信息方面的批判能力、解读能力等,从而确保形式多样化的媒介信息可以为个人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提供重要指导。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内容,但是信息来源非常复杂,所以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免疫力,可以正确辨识信息的真实性。同时,高校必须要进一步拓宽信息获取途径,强化自身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工作,进一步提升其抵抗外界不良诱惑的能力,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思政教育活动变的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加入思政教育活动之中,高校也应当充分利用该形式,借助新媒体技术构建合理化、专业化的教育教学平台,使思政教育内容、数据案例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确保学生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学习到相关知识内容。如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开展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辩论活动,构建师生沟通交流平台,对新媒体之中所流传的一系列不良现象进行深入交流与讨论,教师、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空间进行更好的交流与沟通[6-8]。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环境之下,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大学生一般具备较强的自我观念,对外界一些事物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教师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引导者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对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给予精准定位,认识到新媒体技术的重要作用,不断优化思政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多元化思政内容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主要内容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