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新媒体阅读调查研究
——以南充市为例

2021-03-07 16:48肖诗伯杨玉梅兰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娱乐居民内容

肖诗伯,杨玉梅,兰鹰

(川北医学院图书档案馆,四川南充 637100)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新媒体,随着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代替了竹简和甲骨成为当时社会的新媒体,电视和广播的出现又成为当时社会的新媒体,电脑和网络的发明成为现代社会的新媒体,而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出现成为当今社会的新媒体[1]。近几年,随着我国4G、5G 网络的高速建设,通信运营商的提速降费,为移动互联网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基建空间,进而涌现出大量功能丰富手机端应用软件;同时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智能手机得到广泛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阅读行为,如新闻、文学作品、科教文化知识等的获取和阅读,有较大的比例转移到智能移动端[2]。同时,智能移动端的阅读形式也产生了很多的创新,如有声书、视频、网络课堂等。在移动智能终端中信息传播的特征也产生了变化:一方面,传播媒介的中心地位有一定淡化,信息的创造不再由传播媒介垄断生产。过去的信息接收者也成了信息生产者之一,同时还相互交织在一起。另一方面,信息接收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传播相对台式电脑时代更加及时、双向、多向。再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媒体在传统领域的增量发生崩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媒体秩序正在建立,在建立的过程中媒体的自由既丰富了阅读内容供给,也出现了良莠混杂的内容。

丰富的数字化移动阅读内容和形式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效率。“全民阅读”“书香中国”在我国各类政府报告中反复提及并要重点建设。相关新媒体阅读的研究在我国东部发达城市有一些研究报告,而对于西部地区的研究却很少[3]。南充市作为我国西部三线城市,四川省重要城市之一,人口大市,具有2 000 多年的历史。其居民利用新媒体阅读的状况是属于西部地区的典型案例,是值得调研的。

1 调查设计

阅读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阅读是指人在生活的各种情景中,感受到的各种有意义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在人脑中进行存储、理解、联想、加工等思考行为,实现扩展人的认知,并指导人的外在行为。狭义的阅读是指人有意识利用某种载体,在一定时间内有意识的接受文字图像等信息,以达到个人需求目的。当前时代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在功能上有补偿的作用,如熟人之间的传播、大众中的传播、听觉的信息接收等。该研究认为当前时代的新媒体阅读应指利用当今时代新出现并广为流行移动智能终端,在使用其的聊天、办公、娱乐、学习等各项功能的同时,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通过视觉听觉感知,获取其中的信息并进行理解,形成自身知识的过程。基于这个定义,该研究开展了如下调查。

该研究采用“使用满足理论”为方法论,其主要从新媒体阅读的受众侧进行调查,发现其阅读的动机与需求满足情况,步骤为调查受众在新媒体阅读中的需求,到对新媒体阅读的期望,再到接触新媒体介质的方式,最后到通过阅读行为对需求内的满足和需求外的获得。调查具体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2种形式,通过自制量表,对南充市居民在移动端数字阅读中的阅读类型和方式、阅读需求、需求几方面进行调查。2020年6月—7月对南充市两个行政区、一个县级市、六个乡镇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8月—9月进行问卷复核和数据整理工作。累计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33 份。其中城市居民255 份,乡镇居民178份,男女比例约为43:57。

2 调查情况

2.1 新媒体阅读的总体情况

从年龄段区别新媒体阅读的使用频率,17 岁及以下的青少年居民占15.3%, 主要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青少年居民使用率较低主因是以学业为主,移动设备配置率不高,平板电脑也主要用于学习。18至35 岁的青年居民占31.7%,主要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青年居民是所有群体中使用率最高的,同时该群体配置2 个或以上移动智能设备的比例是各年龄段最多的,其对移动端新事物接纳程度最高,最有兴趣探索。36~50 岁青壮年居民占24.2%,主要受用手机和平板电脑。51~69 岁中年居民占22.3%,主要使用手机。70 岁以上的老年居民占3.2%,主要受用手机。从36 岁之后的年龄群体,新媒体阅读的使用率逐步降低,一方面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想法去选择而逐步减少了各类新事物的接触,进而降低了使用率,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少居民因健康、新事物接收程度、家庭工作繁忙等因素也降低了数字化阅读频率。

2.2 各类型新媒体阅读情况

对于纯文字的电子书阅读,选择以手机为主的居民为73.5%,选择电子书阅读器的为11.7%,选择平板电脑的为14.8%。电子书阅读器本为数字阅读的主要工具,而因其功能单一,普及率不高,而导致占比率较低。对电子书的内容选择,文学艺术类有68.4%,生活类有64.9%,教育学习类有59.2%,成功励志类有52.8%,科学技术类有46.7%,人文社科类有41.3%,经济管理类有36.9%。从阅读时长看,选择在半小时以内的为68.4%,半小时至一小时的为23.5%,超过一小时的为8.1%。

对有声书的阅读,17 岁及以下的青少年居民选择率为18.4%,多认为有声书听书速度不如看书快,若有闲暇时间也会选择有声书。18~35 岁青年居民的选择率为28.2%,多认为可以一边做事情一边听有声书,很多事情可以兼做,如在出行、工作等情境中。36~50 岁青壮年居民的选择率为21.7%,其选择率相对低一点,原因是家庭和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听书。51~69 岁中年居民的选择率为33.2%,多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久了手机等电子设备伤眼睛,而有声书可以解放双眼和双手。70 岁以上的老年居民选择率为31.5%,也是多为健康因素,而选择有声书。关于听书的媒介,选择微信的有38.5%,选择各类听书APP 的有52.1%,选择其他类型的为9.4%。关于听书的时长,17.6%的居民表示每次不超过15 分钟,43.8%的表示每次在16~30 分钟,而超过30 分钟的为38.6%。从有声书的阅读环境看,出行期间听书占36.5%,睡前听书占29.2%,居家生活期间占21.8%,工作期间占12.4%。从有声书的阅读内容看,总体来看听书的阅读层次高于电子书和视频。如听音乐、文学作品、讲座、新闻。

视频类的数字阅读,使用手机的占63.1%,使用平板电脑的占36.9%。从时长看,每次观看在半小时以内有35.2%的居民,这部分居民主要选择新闻类、休闲小说、娱乐搞笑、科学文化知识相关内容为主。观看半小时至一小时的居民有43.7%,这部分居民以休闲小说、科学文化知识相关内容为主。观看时长超过一小时的为21.1%,这部分居民多以休闲小说、电视剧电影为主。

2.3 新媒体阅读的需求情况

新媒体阅读付费意愿方面,整个调查样本中选择愿意付费的为16.3%。在愿意付费群体中,能接受的每月最高费用比例:1~10 元为23.8%,10~20 元为31.3%,20~30 元为28.6%,30~50 元为11.8%,50 元以上为4.5%。选择10~20 元和20~30 元的居民多为18~50 岁之间的青年和青壮年群体。

剔除娱乐、低级趣味的阅读内容,基于新媒体的高价值阅读有如下特点:居民对小说类、旅游类、文学类、音乐美术类需求较多,分别为65.3%、63.8%、62.7%、60.4%。对历史类、励志类、教育类、科学技术知识类、健康类需求适中,分别为58.5%、53.2%、51.9%、50.4%、49.3%。对营销类、设计类、心理学类、哲学类、法律类需求较低,分别为46.6%、43.8%、42.6%、41.9%、38.7%。

认为新媒体阅读能对自身带来的何种影响,选择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76.3%,选择对以后有所帮助的有71.5%,选择可获得精神满足的有64.8%,选择可能丰富日常生活的有62.9%。

3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端的阅读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传统的纸质阅读量大幅降级,取而代之的丰富的电子书、有声书、视频的阅读[4]。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跨地域、全民众、即时、可参与、多形式等特征。即使地处我国西部,也能即时体验到和东部居民一样的阅读内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工作压力相对较低,数字阅读具有便捷、低成本等特性,比较适合西部居民[5]。人们在移动端的阅读主要以休闲娱乐和满足个人爱好为主,对科学技术、财经等关心较少。在阅读需求中发现有缺乏知行合一的现象,如不少居民认为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一样能提高人的知识和能力,而实际阅读的时候却改变了阅读对象,选择了简单、不需太多思考的休闲读物[6-7]。

从年龄段看,青少年居民的新媒体阅读量相对较低、阅读载体和阅读内容相对单一,阅读方向主要以学业为主,个人兴趣爱好为辅。青年居民和青壮年居民的新媒体阅读量相对较高,阅读载体和阅读内容相对丰富,对知识付费有较好的认可度。阅读方向既有休闲娱乐内容,也有满足个人兴趣爱好,还有提升个人能力需求。青年居民和青壮年居民为18~50岁,既有大学生又有职场人士,正是个人奋斗实现人生价值的黄金时段,又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然后新媒体中的休闲娱乐占用这些群体的阅读时间较多,不仅不利于个人成长,也不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年居民和老年居民的新媒体阅读量相对适中,高于青少年居民,低于青年居民和青壮年居民。阅读载体并不丰富,主要以智能手机及其中的一些大众化APP 为主,视频和音频形式的较多,文字类的阅读较少。阅读内容也以休闲娱乐、家庭生活较多,个人兴趣爱好较少。调查中发现中年居民和老年居民在使用新媒体阅读过程中,并不太擅长智能设备的操作逻辑,相对多的是根据APP 的推荐内容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对人的思维和行为有较大影响,这对提供数字资源的媒体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数字化移动阅读广为普及的今天,人们的阅读形式更加灵活,阅读需求大幅增加,阅读量大幅提高,付费阅读逐步得到认可。在阅读过程中,追求个性化需求、娱乐和学习成为主要目的。阅读中客观存在的碎片化、浅思考成为制约阅读质量的因素。人们的阅读价值取向应是阅读推广和舆论管理的重要工作。正确的阅读价值取向才能引导人们避免陷入低级娱乐的“迷梦”,才能指导人服务人,创造有正确的人生观并服务于真实生活。

猜你喜欢
娱乐居民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石器时代的居民
主要内容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