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文化在当地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中的活态化传承与实践研究

2021-03-07 16:48柏小剑张明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女书活态美术

柏小剑,张明星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永州 425199)

女书又名“江永女书”或者“永明女书”,一直流传于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毗邻地区的当地妇女当中,通过歌谣、文字等形式记载了当地妇女群体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世界,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文化现象。一般而言,女书既指称为“女字”的女性专用语言文字,又指用“女字”书写的文字作品及其扇面、巾帕、女红等载体[1]。“女书文化”则是指广义上的女书概念,既包括以上的狭义女书内容,同时也包括女书相关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文化事物以及有关女书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和研究活动[2]。近年来,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和信息化交流手段的影响,女书原有的使用价值和实用价值消失殆尽;同时新的历史条件下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仍然面临着传承人后继乏力、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原生资料散失严重和产业开发较为滞后的四重危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政策的高度,这对女书文化来说是一种信仰的感召和方向的指引;同时近些年来随着女书研究的深入发展,女书及其女书文化的传承与应用发展也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此情况下,笔者尝试从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的角度探讨女书文化的“活态化”传承和发展问题。

1 女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自20 世纪50年代被社会发现,随后慢慢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到20 世纪80年代逐渐掀起研究的高潮,女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历经了以下重大事件:2002年3月女书被列入首批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5年10月获评湖南省十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同时以最具性别特征的文字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06年6月“女书习俗”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女书文化作为湖南省向文化部推荐的唯一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与端午节、《格萨尔》史诗、贵州侗族大歌在内的35 个项目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角逐,但遗憾的是女书“申遗”失利;2015年在几经周折之后终于被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入国际通用字符集,女书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字符集大家庭的一员。

在女书及女书文化的研究方面,周硕沂、赵丽明、宫哲兵、谢志民、陈其光、毛振林、周有光、季羡林、谭盾以及美国学者史凯珊、日本学者远藤织枝等一大批中外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从语言、文学、文化甚至音乐等多个角度对女书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目前,国内建立了数个女书文化研究机构,包括中南民族大学女书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女书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学院女书暨瑶文化研究所和湖南女子学院女书文化研究所等女书文化研究阵地。这些研究机构通过科研项目、论文发表、学术论坛、文创应用、成果展览、网站建设等形式推动女书及女书文化的认知和推广,展示女书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成果进行设计和应用[3]。

同时地方政府和研究机构先后开展了编撰出版中国女书文化研究资料丛书、搜集保护女书原生资料、培养培育女书传人、创建女书文化展览馆或博物馆、开发女书文化旅游业等工作,无疑,女书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对女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尽管如此,由于生存环境的急剧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女书作为当地妇女社会生活交流和情感寄托记录的功能和作用仍然面临几近消失的窘况,而当前作为展示和展览的女书文本、作品和表演实则失去了继续使用和发展的可能,保护性的研究和传承实际上并不能解决女书的发展问题,这是新形势下女书文化的传承发展困境。

2 女书文化“活态化”传承的新思路

由于女书文化是小众文化,目前面临传承和发展危机,有被忽略、被遗忘的危险。著名民俗学家刘守华教授认为,女书是一种濒危的珍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不能像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样只采取静态保护,而要让它在民间“活”下去。女书及女书文化作为具有世界唯一性和独特性的历史文化资源,其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在学术研究和产业开发上仍然具有极大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开发的价值[4]。针对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教育教学和现实应用是最好的传承方法。湖南科技学院作为女书文化原生地和留存地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教育优势积极开展将女书文化融入美术与设计特色应用学科建设及教育发展中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女书文化的“活态化”传承与发展不失为一种新思路和新途径。米兰·昆德拉曾说:“文学的功能是抵抗遗忘”,对于女书也可以说,“‘活态化’传承是抵抗女书文化被遗忘的新思路”[5]。

简要而言,新形势下“女书文化+当地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的“活态化”传承与发展占据国家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及地方政府重点发展文旅产业的“天时”、当地高校获取研究资源和推广研究成果便捷的“地利”、当地高校已形成数个相关研究团队聚焦女书文化研究并获得丰富前期研究成果积累的“人和”这三大优势。

3 女书文化融入当地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的“活态化”传承模式探讨

如前所述,女书作为文字和语言的使用和实用功能在现今社会生活中几近消散,但是女书和女书文化所蕴含的独特内涵和艺术意蕴与高校美术及设计教育有着独特的结合基础,一则作为女书文化留存地的湖南科技学院,其美术与设计教育包括美术学(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摄影等专业的教育教学、特色学科建设、艺术作品创作、设计研发与推广等活动。女书及女书文化能够为其美术与设计教育提供新颖的素材、内容和独特的研究对象;二则“活态化”传承的含义实为可持续、动态化、创新式地传承和发展,而美术与设计教育本身就具有以上特点,将女书文化融入当地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能够更好地实现“活态化”传承和发展的目的。笔者认为,女书文化融入当地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的“活态化”传承与发展可以采用教育教学融合、特色学科建设、艺术作品创作、设计研发与推广相结合的“四位一体”融合模式。

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视角出发,可以对“女书文化+美术与设计教育教学”以及“女书文化+美术与设计特色应用学科建设”进行多维度研究和应用。相比于固定地培养少数女书传人,通过美术与设计教育教学,能够在大学生中更为广泛地宣传、推介和传承女书文化,例如,可以将女书文化引入各艺术专业教学中,以专题调研、设计/创作课题等形式进行融合,实现女书文化在内容和对象方面的“活态化”传承。同时还可以将女书文化引入美术与设计特色应用学科建设,在学科定位方面融入女书文化作为学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科队伍方面组建结构合理的女书文化研究团队; 在科学研究方面打造女书文化品牌项目形成特色研究成果; 在人才培养方面融合女书文化育人特色; 在学科平台方面设立女书文化研究基地开展文创设计项目和服务; 还可以在学科管理方面建章立制保障女书文化学科特色的培育,从而形成独树一帜的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学科。

从文化应用和传播的视角出发,可以对“女书文化+艺术作品创作”以及“女书文化+设计研发与推广”进行多形式研究和应用。女书文化可以为当地高校美术与设计师生提供新的题材、素材和内容,而师生创作的艺术作品则为展示推广宣传女书文化和丰富深化女书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6]。例如,可以将女书文化导入毕业设计/创作中,通过多专业多形式的设计与创作进行文化应用和推广。另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校企/校地合作进行女书主题的设计研发和推广,通过女书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赋予其全新的艺术生命,在形成可玩、可用、可赏的功能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女书文化的“活态化”传承与发展。

4 女书文化“活态化”传承在当地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中的实践

作为女书文化原生地和留存地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近些年来,湖南科技学院在女书文化研究和传承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获得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接下来笔者将在前文分析女书文化融入当地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的“四位一体”融合模式基础上,对女书文化在当地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中的“活态化”传承发展实践进行简要阐述。

4.1 女书文化融入美术与设计教学的实践

近年来,学校在进行美术与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因素,例如,开设了《永州地方文化调研与设计实践》课程,将女书文化调研与设计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同时在开设的《文创产品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家具设计》《首饰设计》《系列包装设计》 等专业核心课程中设置了女书文化的专题章节,引导学生以女书文化为主题完成分组讨论、设计调研、课程设计等形式的课内作业或者课程考试作业。依托这些课程所形成的女书文化相关调研报告、设计方案、产品效果图等成果通过课程展览或者实践教学联展的方式向校内外推介,在学校和当地都获得了积极的反响和肯定。

同时,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女书主题的毕业设计与创作,近3年完成了“女书文化创意座椅设计”“‘书韵’女书文化主题餐厅设计”“女书文化馆设计”“‘同言’女书文创产品展厅设计”“走近女书——‘什锦’ 女性会所设计”“‘传奇女书’APP 创意设计”“女书亭·创意公交车站设计”“江永女书数字化博物馆UI 设计”“江永女书文化主题酒馆室内空间设计”“‘咏絮小筑’女书主题书咖室内空间设计”“‘金兰之语’女书展览馆空间设计”等十余个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作品,这些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对丰富女书文化的内涵和推动女书文化的发展,对女书文化的传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4.2 女书文化融入美术与设计专业大学生课题与竞赛的实践

将具有独特内涵和艺术意蕴的女书文化引入美术与设计专业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课题、学科竞赛和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也是一种女书文化的传承发展路径。近年来,学生以女书文化为核心内容申报省级和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女书符号在现代首饰设计空间形态中的创新运用”“女书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印象·永州系列文创产品设计与专利开发研究”“文化创意视域下的永州旅游纪念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等数个项目成功获得了省校级课题立项。在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竞赛活动中,“女书桌椅设计”“女书盖碗茶具设计”“3D 打印江永女书创意设计”“‘四季’女书文化创意首饰设计”“女书文化创意书籍”“女书文化创意座椅设计”等设计作品均获得了各类奖项。

4.3 女书文化融入美术与设计科研的实践

近年来学校成立了“湖南科技学院女书暨瑶文化研究所”,同时在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依托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摄影专业成立了“品牌开发与创新工作室”“地方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室”“永州非遗数字化影像保护工作室”,积极开展以女书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研究和设计探索。

同时学校依托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女书文化研究与设计开发应用的教师团队,持续开展女书相关科研项目、论文作品和产品开发的工作并获得相关研究成果。近年来获得了以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女书的艺术传承与设计应用研究》、湖南省社科课题《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女书文创产品设计及应用研究》、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重点项目《女书字库的设计与开发研究》为代表的近十项省部校级课题;发表了“女书符号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后女书时代女书的艺术传播研究与应用”“符号学视线下的女书艺术特色” 等十余篇论文;结合女书文化发表了“‘女书’桌椅设计”“女书文创产品设计”“‘中国非遗·女书文化’招贴设计”“‘走近非遗·解读女书’招贴设计”等二十余幅各类设计作品。

4.4 女书文化融入艺术作品创作和产学研项目的实践

学校开设有摄影和美术学(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等方向)专业,师生能够进行摄影、绘画和书法等多专业多形式的艺术作品创作,而这些专业的艺术作品创作能够为宣传展示和深化延伸独具特殊内涵和艺术意蕴的女书文化提供新的途径。这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湖南科技学院原副校长欧小松教授,他近年来致力于女书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曾举办过“历代文人咏潇湘诗歌女书书法作品展”“唯美女书书法扇面作品展”“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女书书法作品展”等展览,湖南日报、湖南教育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做过专题采访与报道,同时他还在校内成立了女书书法研究工作室,面向校内师生开放,免费招收书法爱好者研习交流,这些无疑都为宣传推广女书文化,拓展深化女书内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湖南科技学院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推进女书文化与相关设计专业开展设计研发及品牌推广的融合。近年来与相关文化创意与发展公司开展了“‘女书’主题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基于女书文化的艺术衍生品设计与开发”等多个校企合作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5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女书及女书文化存在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境,而当地高校蓬勃发展的美术与设计教育则为女书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将女书和女书文化所蕴含的独特内涵和艺术意蕴与当地高校美术及设计教育相融合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和独特优势。以教育教学融合、特色学科建设、艺术作品创作、设计研发与推广为核心的“四位一体”融合模式的提出,以及在当地高校的初步实践与探索丰富了女书文化的实际内涵并推动了女书文化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女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和示范意义,期盼以此为基础能够挖掘女书文化的经济文化发展潜力,开拓生态文化旅游的新契机和新亮点,使得女书这块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在获得新传承的同时实现与当地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女书活态美术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女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女书习俗
创意美术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场域视野下彝族《指路经》的“活态”解读
歌册,独特的“女书”
女书传承和保护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