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现状与创新对策研究
——以孔子学院为例

2021-03-07 16:48胡一凡陈丽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国际友人孔子学院

胡一凡,陈丽华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外语系,甘肃兰州 730070)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地增加,全球各地掀起了汉语热,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孔子学院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项代表,研究孔子学院在对外文化传播中的效果可以分析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提升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质量,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

1 相关概念的解析

1.1 文化

文化是一种现象,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中所形成的思想。文化脱离于物质世界,同时又凝聚于物质之中,它能够被人们传承和传播,同时文化也会受到民族思维、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等各项因素的影响[1]。目前,学术界对文化并没有权威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文化有着不同的见解。一些学者认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它包含有知识、信仰、道德、艺术等多方面内容。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文化是精神层面的产物,是人们的精神认知水平。

1.2 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纵观整个人类社会,文化变化就是一个流动性的动态过程,文化会随着人类的生产力变化而不断变化。该文认为,文化传播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时空范围之内,人们在行为模式和精神追求方面的互动,这种互动即包含有适合内部人员的互动,同时也包含有不同种族之间的互动。该文所研究的文化传播主要是指跨文化的传播,同时分析跨文化传播所带来的效果。

1.3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主要是传播我国的汉语,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目前,孔子学院所开办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包含汉语教学、汉语教学资源、汉语教师等,同时也会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2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与特点

2.1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

为了可以有效了解孔子学院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效果,该文主要是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3 个角度进行分析。

(1)物质文化。

在物质文化之中,中国茶叶、长城、中国美食以及兵马俑等等最为广为人知,其中中国美食在物质文化中的影响最高,这说明很多国外人非常喜爱中国的美食。目前,孔子学院也会教授广大国际友人如何制作中餐,国际友人也可以在孔子学院的官网上学习如何制作精美的中国食物,如饺子。由此可见,孔子学院在推广中国物质文化方面的效果显著,受到许多国际友人的称赞。除了中餐之外,孔子学院也会定期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的茶叶、长城,这些在国际友人心中的知名度非常高。

(2)行为文化。

在孔子学院所对开展的行为文化中,中国功夫、中医、中国诗词等都是行为文化的杰出代表。在孔子学院所推出的行为文化中,书法最受到广大国际友人的欢迎,中国功夫位居第二。孔子学院会向广大国际友人播放有关书法视频图片,同时也会邀请一些书法家为国际友人现场撰写文字,以提高国际友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2]。但是,中国诗词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词在行为文化传播中的认知度最低。对国际友人而言,诗词往往羞涩难懂,一般需要具有较强的汉语水平储备,才能够真正理解诗词的内涵,因此孔子学院并不将中国诗词作为文化宣传的重中之重。

(3)精神文化。

目前,孔子学院所宣传的中国精神文化主要包含有孝、廉、礼、情、仁等。在国际友人心中,中国精神文化中的孝和礼得到了较高分数。孝主要是指要孝顺父母,礼主要是指对他人必须以礼相待。与此同时,一些国际友人对孔子学院所推行的天人合一以及仁的思想也具有较强的认同感。由此可见,我国的精神文化思想与国外友人之间的思想具有不谋而合之处,不同文化之间具有较强的共通性,这些都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2.2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

(1)对外传播的资源丰富,但是面临其他中文机构竞争。

目前,海外许多国家中文教育接近成熟,越来越多的华人在海外定居,一些华人从事的是汉语教学工作,这些教育机构同样也具有相对丰富的文化资源。例如,一些华人教育机构会为国际友人举办书法展览、古琴表演等多个文化内容,文化活动节目丰富、规模较大,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关注度[3]。虽然华人教育机构可以传播中国文化,但是也增加了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压力,孔子学院如何在竞争中独具一格是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传播形式单一,辐射面并不宽。

目前,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主要是利用宣传册、海报以及互联网网站进行传播,其传播受众仅仅是孔子学院课程学习者以及网站浏览者,人群覆盖面并不宽。由于人群受众面并不宽,直接影响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活动的辐射面,孔子学院文化传播难以在当地社会引起较大的影响力。

(3)文化传播主题缺乏系统性安排,没有打造品牌文化传播活动。

当前,孔子学院除了提供一些物质文化活动之外,还会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艺术文化和中医文化进行阐述,这些文化都是以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作为背景,然后分析中国人的创作及生活理念,由浅入深地向国际友人阐释中国文化。正是由于孔子学院所提供的文化主题内容较多,许多参与者目皆不暇,而各个文化主题之间又没有形成完善的联系,导致国际友人难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内容。

3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创新对策

3.1 传播内容创新

目前,孔子学院的传播内容主要包含有两方面,他们分别是汉语和我国传统文化。孔子学院主要是通过课程向外国友人讲述汉语,传统文化包含有中国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但是这些文化内涵定义非常宽泛,因此如何做好文化定位和选择就变得非常重要。

第一,在物质文化基础之上加强精神文化的传播。目前,我国孔子学院所开展的文化活动范围非常广泛,类型种类多,极大满足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需求,调动了国际友人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积极性。目前,许多国际友人对中国物质文化非常感兴趣,传播效果非常好,但是孔子学院在传播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效果并不理想[4]。为此,该文建议在传播精神文化之时可以融入物质文化,以深度挖掘中国的核心文化价值理念,否则文化传播只是片面传播,并没有真正实现思想共通。

第二,积极筛选中华核心文化。在传播中国文化时,孔子学院需要积极筛选中华核心文化,并不是所有价值观都需要在国外传播,应当选择那些具有普世价值智慧,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天人合一在国外具有较强认同感,这些价值观是我国民族文化结晶,至今源远流长。当今世界是一个战乱频发的世界,儒家思想中的和平共处思想非常适合当前战乱世界,为此孔子学院在宣传中国文化时可以将儒家思想中的以和为贵思想作为宣传重点[5]。在宣传之时,对于那些国外并不认同的中国文化,比如,面子文化等即可不用宣传,以提升孔子学院宣传中国文化的质量。除此之外,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国文化时还必须注重创新,提升文化的生命力。为此,孔子学院在宣传我国传统文化时还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文化内容,加强文化之间的融通,以提升文化传播效果。

3.2 传播方式创新

第一,丰富文化传播方式,拓展传播形式。目前,在孔子学校的文化传播中国,国际友人对中华食物、长城具有较高的喜爱度,认知度也非常广。例如,在传播中华食物时,孔子学院不仅仅只是介绍中国食物,还可以介绍中国食物背后的故事,让国际友人爱上中国食物,了解中国文化由来。在介绍中国美食时,孔子学院还可以向国际友人积极介绍中餐馆,利用电视等多种不同方式向国际友人宣传中餐馆。除此之外,孔子学院还可以定期开展中餐讲座,通过体验式讲座丰富国际友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第二,加强建设孔子学院网站。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大众媒体使得信息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互联网使世界各国人民获取资源的途径越来越多,可以真正实现信息无国界。目前,很多孔子学院都建立了自身专业网站,但是网站上的内容仅仅只是孔子学院新闻大事件,所涉及学习资源相对较少,所提供的在线学习课堂内容也非常少。与此同时,孔子学院的网站内容更新速度非常缓慢,一些新闻内容相对陈旧,很多新闻主要是以汉语为主,缺少当地语言。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孔子学院网站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6]。为此,孔子学院需要加强网站建设,加强更新的频率,积极报道民间的文化传播,以提升中国文化传播质量。为此,孔子学院可以加快信息资源更新力度,同时还可以专门设置中国文化板块,以此作为向世界各国人民传递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通过网站不断拓展中国文化宣传途径。

3.3 传播策略创新

第一,以市场作为导向,加强产业化发展道路,持续推广中国文化。在推广中国文化之时,孔子学院还必须坚持以市场作为导向,坚持大众需求,以大众的需求作为自身文化推广方向。例如,当前很多孔子学院的文化推广活动都是免费开放,没有任何资金来源,都是靠政府以及基金的资金供给,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资金不能够自给自足,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这必将导致中国文化传播范围难以扩大,难以形成可持续性的文化传播机制。为此,孔子学院可以建立评估机制以了解广大受众对文化需求,并以此设计文化传播活动,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在传播文化之时,孔子学院必须保证活动人数,同时还可以收取部分文化活动费用,增添资金来源,以提高孔子学院自身的资金实力,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形成可持续性的文化推广机制。

第二,加强多方合作,提升文化传播影响力。为了加强文化传播,孔子学院可以加强与当地组织之间的协作,利用组织资源传播中国文化。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全球掀起了一股汉语热,当地一些教育机构在传播汉语方面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为此,孔子学院可以与这些机构学习合作,借助这些机构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也使得传播工作更加适合于当地人们的阅读习惯,完成传播的本土化改造。例如,孔子学院可以加强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协作,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当地媒体的关注,同时还可以利用政府的权威性提高文化传播的权威性,以提升文化传播的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质量,孔子学院可以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策略3 个方向不断改善传播质量,以提高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质量,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

猜你喜欢
国际友人孔子学院
抗战时期为中国共产党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柯棣华简介
孔子的一生
抗战时期为中国共产党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的国际友人马海德简介
孔子的一生
抗战时期为中国共产党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傅莱简介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