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探索
——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为例

2021-03-07 17:02贾绍宁赵宝新庞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竞赛学院

贾绍宁,赵宝新,庞炜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时承担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文化建设是高校的灵魂所在,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共识,也是学校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针对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办学实际,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要紧跟时代特征,重点突出学生素质培养,并紧密结合学院特色,将“倡导创新创业文化、推进专业创新竞赛、助力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以培养就业创业竞争力为目标,以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为先导。以创新创业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科专业竞赛为依托,以创新创业竞赛为龙头”的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新格局。

1 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创新性不足

在精英化的教育时代,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常规的教育、管理之外,更需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格外关注。人才需求的差异性、教学资源的不平衡性,给教育、管理、服务处于舒适“温水区”的高校学生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长生活环境,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和人生观、价值观。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更导致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多元化。如何通过学校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显得尤为突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指单一的、同化的价值观,而是引导学生在自有价值观的基础上走正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用型人才,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1]。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的选择,在切实了解他们每个人不同的需要后做好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给他们最真实有价值的帮助。

1.2 校园文化建设方法创新性不足

大学生和中学生不同,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方式来教育他们。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要求个性、要求独立的愿望和意识尤为强烈,更不能一味地严格束缚,要秉持“宽严相济,松紧结合”的原则,在该严的时候严格管理,该松的时候给他们空间和自由。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应该重点突出深度精准教育,即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和大学生思想特点,坚持个性化发展与全面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摒弃以往家长式的、程序式的、填鸭式的工作思维,更加注重对于大学生的心灵沟通和行为引导。通过搭建教育实践平台和文化活动平台,打造特色教育和文化活动精品,做到用育人为本代替管人为本,用德育为先代替智育为先,用能力为重代替课本为重,用全面发展代替单一发展,从而不断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1.3 工科院校急需加强人文素质和文化气息的培养

作为设置专业全部为工科专业的院系,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气质和人文关怀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服务社会需要的绝不是一个书呆子,一个只懂技术技能的“机器人”,而是需要具有爱国意识和情怀的全方位人才。自古以来,忧国忧民、时刻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以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为己任才是我们国家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而随着社会功利因素越来越多地占据我们的生活,“一切向钱看”“一切为了钱”也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逆流越来越多地浸染着学生的思想[2]。学生对国家文化和历史的淡忘、漠视也有严重化的趋向,这不得不引起高校教育者的重视,所以加强人文素质和文化气息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日常学生工作的一个重点。

2 创新创业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策略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根据时代要求和自身专业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突出成效。

2.1 强化创新创业基础教育,探索创新创业与就业教育新体系

在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高度重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的水平和层次。土木工程学院积极鼓励并支持专职辅导员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学院多名专职辅导员教师参与了《创造学》《大学生创业概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的教学,为学生讲授创新创业基础理论,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推进创业就业教育全程化。近年来,学院负责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工作的教师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教研项目,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北日报及《中国青年研究》《教育与职业》《当代青年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和学术论文数十篇,并主编、参编了《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建筑院校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理论与实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等多部教材。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研究成果丰硕的高水平、专业化的创新创业与就业教育教学团队,“三个层次(即全员普及化、专业渗透化和个性精英化)、四个体系(即教学课程体系、实习实训体系、教育研学体系和项目实践体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已初步形成。

2.2 优化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创业与就业教育氛围

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创新创业文化主题,通过举办讲座、宣讲会、咨询会、创业典型报告会等形式,努力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感性认知,增强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基本能力。针对不同年级的同学对创新创业的不同层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常识普及性的讲座。首先,针对大一新生,将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作为培训重点;针对大二、大三学生,以创新创业案例讲解和创业大赛参赛流程作为培训重点; 针对毕业生,以创新创业和就业政策为培训重点,以此形成了有层次、有重点的培训体系。其次,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学院邀请校内外专家成立了创新创业导师库,提供就业创业咨询指导。此外,学校还与教市就业服务局紧密合作,面向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并承办了教市“激情创业、闪耀人生”的创业论坛,邀请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国际劳工组织SIYB 项目培训师、人社部全国创业专家、企业老总、校友等来校讲学。这些创业培训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而且对促进校企和校政有效对接、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3-4]。

2.3 突出专业特色参与学科竞赛,建设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

近年来,学院十分重视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学科专业创新竞赛,促进专业渗透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学院重点扶助支持的学科专业,旨在通过竞赛的实战模拟,培养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学院从2013年开始组队参加全国及北京市、河北省的各级各项赛事,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取得了优异成绩。通过专业竞赛,全面提高了学院教师、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目前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已经成为全校师生关注的一个热点赛事,并发展为学院专业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特色品牌。自2014年起,在中国测绘仪器最大、最强、最好的专业公司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学院面向全校同学举办“南方测绘杯”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测量技能大赛,首开本校校企联合举办专业竞赛的先河,旨在以赛促学,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测绘技能,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以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5]。目前,学院已将其打造为校级精品竞赛活动项目,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另外,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河北省大学生力学竞赛、 河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BIM 设计大赛等,均取得优异成绩,为学院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4 丰富创新创业大赛及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土木工程学院积极配合省、市、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努力挖掘学生中的新创意、新想法,打造了多支创业团队。在张家口市举办的第一届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中,学院选送的“斑马文化”创意剪纸和“思荟轩音乐吧”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成为参赛院校中入围决赛和获奖最多的学院。在历年的“创青春”河北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学院选送的多个创业项目分获二等、三等奖。在学校开展的大创园创业项目组织申报工作中,学院选送的10 余项创业项目通过学校评审,入驻学校大创园。学院专业教师还指导学生申报了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获立项。学院还非常重视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学院与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联合组成“京津冀高校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团”和“京津冀高校助力冬奥志愿服务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冬奥村建设规划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光明网、河北德育信息网、张家口日报、晚报均对此次活动做了报道。学院程文隆等学生创建的微爱公益实践会荣获第六届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学院大学生结构赛志愿服务团队荣获第九届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志愿服务品牌[6]。

3 创新创业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经验总结

3.1 领导重视,群策群力

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作为集中展示学院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重要平台,得到了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针对竞赛比赛,学院党委专题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并给予专业指导。此外,还制定了《土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各级部门分工负责,全校师生广泛参与,为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2 主题突出,宣传到位

学院的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紧紧围绕学院的专业特色展开,突出学院的专业优势,凸显张家口的地域文化特色,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涵,广泛动员,大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竞技氛围。在宣传上,充分利用学院校园网、微博、微信平台、QQ 群等宣传媒介,建立起与学生顺畅沟通的渠道,精心组织、广泛动员,营造热烈、浓厚、全员参与的氛围,极大提高了竞赛和项目申报的参与度以及质量和档次。

3.3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学院以专业竞赛和创业大赛为契机,着重强调科技创新在现实中的应用,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科技发明和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引领校园文化向着时代潮流发展。同时,学院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始终以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归依,从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毕业生在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始终延续着学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学院坚持秉承“素质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着力打造“政府社会—创业导师—专家教授—杰出校友—在校师生”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今后的建设中,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和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学院师生的专业操作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不断打造学院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特色品牌。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竞赛学院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海盗学院(7)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西行学院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