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路径探究

2021-03-07 17:02许轶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9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发展

许轶颖

(江苏大学教务处,江苏镇江 212013)

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一代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围绕青年创新创业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因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引领功能,又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育人功能,着力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1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基础

1.1 目标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其目的是使正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年成长成才,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实力量。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价值观引领,创新创业教育侧重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虽然二者侧重点不同,但其共同目的是推动学生成为思想过硬、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因而其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1.2 内容共通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共通性,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二者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属的二级学科,在学科属性上就规定了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培养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国家改革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以实用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素质教育的有力补充。其实用主义属性要求其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引导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际行动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

其次,二者都将立德树人作为其根本任务。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思想不断激荡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道德边缘化、功利主义、好高骛远等趋向,集中表现为急功近利和道德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这一问题为导向,强化问题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等道德品质,让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成为青年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为实现中国梦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

1.3 教学方法一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都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一方面,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加强理论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涵要义,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基本政治素养、使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重要基石。对创新创业教育而言,理论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观念的重要途径,对创新创业实践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未来开展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

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较为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对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实践教学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价值观,使理论知识、能力内化为自身素质,为学生日后顺利走入社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2.1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时代性的重要举措

2.1.1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着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探索、 重课堂教授知识轻课外传授经验等问题,其实效性仍有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实践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力补充。创新创业教育弱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说教”成分,以激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教学重点,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调动作用。当前,许多大学生存在奋斗目标不明确、学习自觉性不强、心理抗压能力较差等问题。因而,适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通过邀请杰出校友开展创新创业讲座、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企业等形式,树立创新创业典型,可以帮助学生找寻人生奋斗目标,树立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心理耐挫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1.2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一代创新创业工作,指出“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2]。”因而,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时代背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工作指导,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树立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使学生成为时代亟须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2.2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是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

高校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重镇,是推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当前,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构建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3]。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思想层面上树立创新价值观,不断解放思想,激发创意,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将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3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18年应届毕业生再创新高,预计达820 万。因而,解决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民生问题。积极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带动就业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应紧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之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意识到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企业亟须的创新型人才; 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岗位的创造者,帮助学生找到人生明确的奋斗方向。学生明确奋斗目标的过程也正是自我价值提升的过程。

3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3.1 课堂是主渠道

首先,要将创新意识的培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之中。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因而,培育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既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又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思政课作为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主渠道,要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的引领作用,将培养学生的创新价值观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快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

其次,要在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向而行,坚持德育优先原则。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教师要在把专业知识讲好、讲透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创新创业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结合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

3.2 校园文化是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中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4]”因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陶。

首先,高校应充分挖掘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创业因素。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都是一代又一代领导、教师不断奋斗的历程。学校可以通过开放校史馆、邀请老一辈校领导做专题讲座等形式,将学校的奋斗历程展现给青年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创业”的艰辛与不易,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发其创新创业意识。

其次,高校应树立创新创业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必须利用好榜样这本“活教材”。榜样具备感召力是理论说教无法匹敌的,往往能够潜移默化地激发人们内心效仿的冲动。高校可以通过评比“十佳创新创业之星”、举行杰出校友见面会等形式,加大对榜样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使青年学生树立看齐意识。

3.3 信息化是新手段

如今,青年学生正处于一个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浏览各类信息、开展社交活动已经逐渐成为青年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高校必须重视网络环境的育人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创新创业典型,传播青春正能量,培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首先,高校应推动校园媒体和社会网络媒体资源共享,形成联动平台。当前,与通过校报、广播台、校园网站等传统校园媒体获得资讯相比,高校青年学生更青睐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因而,高校应积极推动校园媒体与社会网络媒体资源共享,将正能量的学生创业故事通过社会网络媒体传播出去,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推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这既是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精神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顺应国家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的必然要求。

其次,高校应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积极创作网络文化产品。网络文化产品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新闻资讯,其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大学生眼球,因而深受大学生喜爱。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积极创作能展现青年学子精神风貌的网络歌曲、网络视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通过网络文化产品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掀起创新创业热潮。

3.4 实践锻炼是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地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5]。因而要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高校必须重视实践活动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传授相结合,积极探索构建第二课堂[6]。

4 结语

一方面,高校应积极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如“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等,让学生在比赛中掌握创新创业技能,领略创新创业魅力,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找寻职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大对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为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优越条件,使学生勇于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发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