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字特质分析

2021-03-07 17:02万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9期
关键词:伯牙知音文言文

万颖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濮阳 457000)

在中华汉字集锦当中,古代文学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中国的历史进行了传承和记载。在我国古代的文字特质研究过程当中,需要对古代文学进行深入的理解和钻研。中国古代的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文学在中华文字文化当中也得到了最大限度地传承和发展。汉语属于一个独立性相对较强的语言系统,在单个字或者单个词语当中都可以读出独立的意思,因此古代的文字属于一门需要深入探究的文化形式和文学艺术。

1 汉字的形象

汉字形象化、直观化,可以利用简单的比画来进行深层意思和意向的勾勒、表达,如田、福、水以及雨这四个字,最早起源于原始图画,图画本身具备形象且直观的特点,在古代的六书当中就属于汉字的先驱,形成了后代汉字发展的基础部分。在图画形状逐渐向笔画形状来进行转变的过程中,汉字当中的线条美和艺术美感方面得到了最大限度地体现。汉字属于一种语言文字,其中包含了形、声以及义这几个内涵元素,具备外形同意义的有效连接,此种汉字特点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当中会经常联想到其汉字所勾勒描绘出的空间形象,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1]。汉字属于象形文字,使形态和意义形成了相当紧密的关系,因此汉字在表现力方面相对良好,其本身具备良好的视觉感受,在古代的文学作品当中彰显得更加明显,比如,在唐诗宋词当中出现次数非常多的对仗和排比语句,对于诗词的整体都增添了色彩和美丽,在渲染力方面相对较强。我国古代的文字在表意性方面相对较强,在成为载体的同时还可以体现出古代文学的模糊性,由于此种模糊性和不定性的特点,使得后人对前人的文章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当中,可以实现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了汉语言文学的神秘。

2 文学内涵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内涵研究过程当中, 我们主要从3 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在文字立场方面,古代的文字立场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文言文, 此特点在我国的古典诗词当中得到了体现。文言文属于一种符号生命,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智慧。文言文利用抽象的线条、 形象的画面以及诗词画的意境来实现了音、形、义的结合。在此种情况下,汉字的笔画之中散发着民族的生命气息,代表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文化表情和面相。在古诗词的语言方面,它属于加工过后呈现出的高度文学化以及形式化的书面语言,其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包含了生命的精神和细节,属于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的古典诗词当中,“炼字”成为其文学性的追求。在古典的诗词歌赋当中,咬文嚼字属于诗歌的鉴赏意义,将文字本身所具备的生命完整性进行了发扬[2]。

第二,在文学场域方面,它属于一个学术概念,重在文学的场域拓展。对于场域来说,属于一个开放型的概念,用场域来进行古诗词的描述,需要实现主体和文本的两方面开放[3]。在文本方面,诗歌属于生命召唤,对于其诗歌解读的过程当中需要实现自我构建。在关联方面,主要是主体方面的生命关联性,对于诗歌本身的文学场域可以实现有效的丰富和激活。在诗歌重构的过程当中,对于诗歌本身的意识离不开言语环境,也离不开诗人的生命处境,包含了特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语境。诗歌在某种特定场所下实现相互的阐释和映射,因此对于诗歌的理解需要在孤立存在的语境当中实现多诗“互文”的场域,实现诗歌内容的重构。在对古诗词当中所表达的审美意象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存在着类型化的倾向。历代诗人的反复吟咏,其中很多的古典意向方面凝聚着相当多的情感和审美,成为特定的文化符号。

第三,在文化取向方面,需要对古诗词中的典雅风流的汉语进行深入研究。古诗词当中,文字本身具备深度,且具备一定程度的拓展广度。因此需要对文化高度上的追求进行研究,利用山外看山的视角来进行古诗词文字文化内涵的审视。对古诗词中的文化取向进行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从诗词中发掘中华文化精神价值的过程,进入古诗词所展示的艺术审美场域中,从而获取文化人格的养成力量。在文学文字精神中,借助于古诗词可以引发其多元化共鸣的精神主题,其中囊括了天地正气、家国情怀、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及人性的探幽烛微等多方面的内涵[4]。在不同的诗人和诗风会散发出不同的文化精神。在文化审美中,纵观古诗词中的审美表达,可以发现其呈现出婉曲、 含蓄的特点,利用有限表达无限的方式,和整个的中华民族的性格是保持一致的。经典的古诗词中往往赋予很多现象一种意向,如花草、鸟虫、寒江、危楼、烟树等,表达出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审美态度。中华古代诗词的审美充满了对人生的追问和关怀。

3 文字特质

在我国文字中,白话文在近代开始得到使用,最初呈现出白话文和文言文并行使用的状态。很多的文言文在语言形式和意思中得到了广泛流传,比如,先秦使其的很多语句都在文言文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言文当中具备自身独特的词语特点和语法系统[5]。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繁多,很多不朽篇章被现代的人们所传颂,在文字表达方面也更为浅显易懂,比如,论语当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该文主要对文言文的特点进行分析,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章当中的词语很多都属于单音节词,双音节或者是多音节词语出现的概率很少。其次,文言文当中缩略的现象众多,很多的句子都缺失主语、谓语甚至是宾语。因此整体来看,文言文比较简单且精辟,对于冗杂的词语进行了省略,利用韵律和音节方面进行表达,形成了文言文自身简约的风格特点,成为我国的古代文言文宝贵且珍奇的文化特点。

在汉字的意思理解方面,具有多重性特点。汉语属于独立性相对较强的语言,利用单个词语或者句子就可以进行多种内涵的表达。汉字自身的特点导致了在文学篇章的理解和阐述方面出现了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6]。比如,在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个篇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首词的前三句对九个单独的自然景色进行了描绘,之间没有存在多余的词语,表现出了非常简练且独立的特点,在人们阅览的过程中,可以在脑海中形成几个凋零的景观,但是作者利用这几个词语来表达思乡之情,表现出了浓郁的羁旅秋思之情。这首词在缺少谓语和宾语的状态下,属于一个不完整的语言结构,但充分展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丰富意念,表现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情感。此种非逻辑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这种方式就属于古典文学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文字特质和特点。在20 世纪的中后期,语言文学和文字的研究方向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进行了语言到文字、文字发音结构到文字的历史起源的有效转变。

4 实例分析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该文主要以小学的文言文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小学认知中,需要从文学、文字以及文化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4.1 文字

分析《伯牙绝弦》这篇文章,首先需要理解文字,明确文章表达的意思。文学的第一要素当属语言,语言文字属于文章文学作品构成的基本要素。语言属于文学的家园。古典文学作品文言文语言精练,但是在语句中很容易出现生僻词语,阅读理解需要从文字入手。《伯牙绝弦》全文只有77 个字,共5 句话。在分析文章的时候,需要大致了解的文本内容,抓住关键词来进行文章解读。文言文当中的字和词和现代文具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字往往代表一个词语,不同的字和词在不同的句子当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尽相同的。比如,文章当中的“善鼓琴”“善听”的“善”字,表示做得好擅长的意思,但是“善哉”则表达赞叹的意思,在文章理解的过程中需要体会不同语境下的意义。文中一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其中伯牙念得是志,子期得的正是其“念”、其“志”,两个主人公属于心有灵犀的状态,在体会文字内涵的时候需要体会“知音”这两个字的内涵。

4.2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可以丰富自身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实现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发展。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文学味道相对较丰富。在理解的时候需要重视文学欣赏,实现文学审美教育[7]。上文当中的《伯牙绝弦》这个文章讲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文章具备浓厚的音乐美画面美和清韵美。

在音乐美方面,“语言的形式有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音乐具备的同时期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被称之为语言的艺术美感。文学艺术主要起源于劳动,原始艺术当中诗歌舞三位一体。在《诗·大序》当中讲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本身强烈的节奏感且带有押韵的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此种句子是随处可见的,文字当中所包含的语言节奏属于语言情绪和情感的构成部分,可以对情感实现最有力且直接的传达。

在画面美方面,唐朝诗人王维说过,诗属于无声画,画乃无声诗。文学作品中的画面感可以说是文学特点之一。《伯牙绝弦》这一文章虽然短小但是其画面却是生动形象的。整个文章展现了文本的情感表现方式,将无形的音乐添加其中,实现了文章的可触可摸可见可感。在子期死后,伯牙伤心欲绝,乃破琴绝弦,应用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细腻的写意画,对当时的情景和画面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使其跃然纸上。文章构成利用通感的手法,在音乐辅助的基础上,对勾勒出的画面进行联想和想象,在脑海当中还原成为画面,感受到二人的情真意切。

在情韵美方面,情韵属于文学作品的灵魂,《伯牙绝弦》一文利用起承转合的创作方式,在知音这条主线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悲剧氛围。伯牙还沉浸在遇到知音的喜悦之中,到故地寻找知音却得知子期已经逝去。此等悲伤,子期不在,虽然有琴声回肠荡气,但是没有人能真正听懂。在伯牙的音乐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再也没有能读懂自己的知音。于是“伯牙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充分体现出了一种唯美的情感追求,对于友情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5 文字传承

在文学文化的特质基础上,需要传承精神文化,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丰厚伟大,汲取民族的文化智慧。文言诗文属于我国特有文化现象,文言文的教学属于我国文化领域中的一颗明珠。南京大学的鲁国尧教授说道:“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载体,学习文言文不只是为了了解几个字词,阅读几篇古文,更重要的是对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借鉴。”我们要看到文言文的阅读欣赏价值,重视文言文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首先,在文字文化方面,语言学的理论认为,语言文字本身就属于文字的构成部分,可以实现文化传承。一个汉字都属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全息码。换言之,每一个古文汉字都可以被视为一部分文化史来进行解读。在面对文字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其当作一个有意义的自主符号系统来进行研究,根据汉字的演变以及其表意功能,进行分析对汉字的音、形、义,并且对其存在的联系和关系进行深入的了解; 在理解文章的同时,可以充分的传承和弘扬祖国的汉字学文化,领略汉字独有的魅力。《伯牙绝弦》一文,“绝”是文章的文眼,在进行伯牙绝弦的决绝的时候,可以对全文表达的意思进行深入的理解。

其次,在意象文化方面,它属于我国文化特有的范畴,是古诗文表现出来的一种特定文化现象。上文当中,子期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当中的泰山和江河就属于一种文化意象。泰山属于五岳之首,在我国的文化中占据着特殊地位;江河在古汉语中主要指长江和黄河,两个文化意象描绘和赞许了伯牙远大的志向和情怀。

最后,在知音文化方面,高山流水的故事赋予了知音深刻的文化底蕴,上文阐发和传承了知音文化。知音文化中知心重情和诚信属于其灵魂,伯牙和子期由于音乐相见恨晚,因为音乐成为知音,伯牙在子期病逝之后,仍然以琴祭友,充分表达了萍水相逢还能信守承诺的精神,最大限度的描绘了中华民族重情重义且诚实守信的品质,被历代的文人墨客所颂扬,成为一种文化。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文学主要是利用文字来进行传承和传播的,文学作品中文字特质、文字构成和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值得深入研究。在我国古代的文学特点中,它具备其形象性、独立性和意义广泛的特点。其中文言文就属于中华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古朴典雅,承载了其相当深厚的历史内涵,可以丰盈我国民族精神,属于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神瑰宝。我们需要从文字、文学以及文化的角度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其古代文学的认知价值、审美价值以及文化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伯牙知音文言文
伯牙鼓琴
知音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知 音
高山流水
山水知音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