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探讨

2021-03-07 17:02韩杰温帅波章晓云吴钰坤徐志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9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互联网+

韩杰,温帅波,章晓云,吴钰坤,徐志为

(1.广西中医药大学 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11;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11)

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的背景

在当下知识大爆发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岗位受到严重的冲击,经济市场正在进行一场大的洗牌,相对落后的岗位将被取代。此外,国家一直在鼓励高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吁高校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增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并且,我国高等院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精湛的技能与较高的素质。在“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时代背景的趋势之下,如何以更具实践性、更有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方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已成为当今高校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而实践教学是目前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创业的思维能力、拓展该专业之外相关知识的极为重要阶段。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是关键。

面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如何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创新创业理念与专业融合在一起是高校教学探索的要点。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创新,即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鼓励引导学生创业的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专业课程是大学生创业必备知识基础来源,而“互联网+时代”为大众提供了多种多样且便利的平台,并且具有多元化、平等性、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共享资源和互利共赢等特征。这些特征与教学的基本属性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思维特征,存在许多共同之处[1]。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平等参与、合作共享、互利多赢的整体效果,为他们能够在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好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的培养需求。

2 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2.1 高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2.1.1 高校在创业就业领域的教育方面存在不足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时间不长,存在许多缺陷,一方面,即使很多高校都设有创新创业课程,但大部分都是选修课程,大学生未能普遍的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另一方面,课程的内容大都是理论知识,缺少实践教学,使得大学生的这门创新创业课程形同虚设,起不了大的作用。

2.1.2 师资力量相对匮乏

在我国很少有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任课老师是专业的,特别是在中医药院校中,创新创业课程大多数都是由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担任。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且很多都没有相应的创业经历。这使得教学的质量低下,学生在这门课程中得不到明显的益处,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最终容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失去优势。

2.1.3 学校的创新创业项目机制存在欠缺

虽然大部分高校都积极的鼓励并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然而大学生参加也仅仅是为了加学分,而不是真正地对创新创业感兴趣,因此到最后很少有项目能够真正的转化成产品。最终未能转化成产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对创新创业项目的热情度不高,未能有专业创新创业的指导教师,另一个方面就是学生的资金缺乏,学校提供的融资渠道少。

2.2 大学生的问题

2.2.1 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

在许多的高校大学生中,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传统的就业方式,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未明白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给他们带来的机遇,因此,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必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引导他们创新创业,为他们在往后的就业过程中增加筹码。

2.2.2 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不够多元化

在众多的创新创业团队中,很少有团队有专业或者有创业经历的指导教师,并且,团队成员大多为该领域的同年级学生,因此,团队在成员分配上有很大的问题,导致团队成员的专业性,以及知识经验的宽度受限。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团队必须要具备拥有团队领导能力、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沟通、策划、统筹、洞察市场走势和抗压能力的各类人才。

3 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专业课程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传递取向单一,加上专业课程的专业性较强、内容比较多,难免会枯燥乏味,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或意识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或许能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兴趣,比如,在中药学专业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现阶段的研究热点、新药的开发、市场前景、中药配方在市场上创新创业的经典案例,在继承传统医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做到两方面的互补。

4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的有效策略

4.1 学校方面

4.1.1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建立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的思维,又不能把专业课程丢下,要确保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做到真正的把创新创业思维与专业课程融为一体。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要时刻了解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的总体质量。并且加强项目实施中的管理和指导: 如果项目具有深度孵化的价值, 则聘请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修正,寻找合适的投资人, 让创业项目真正落地[2]。

4.1.2 提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的实验基地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太一样,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实践基地,并且提供相关的设备仪器,没有好的教学环境及教学设备,难于体现课程的教学效果,大部分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孵化基地。因此,孵化基地要为各种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创业机遇,为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技术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使用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构建营销模式、开拓各级市场等的实践平台,形成囊括项目开发、产品生产、资金投入、技术研究的全过程孵化服务, 充分地让这个平台成为创意展示、创新探索、创造推广、创业实践于一体的创新创业载体,并进一步推动创业企业向成长型、新模式与新业态转型,孵育新技术应用型创业企业[3]。

4.1.3 合理安排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教学与实践课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大学生分组进行模拟相关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如中药学专业,可以尝试模拟药膳、中药面膜等项目的创新创业,每组的学生都有一个有创业经验或有参与过创新创业项目的专业课程教师指导,然后进行竞赛,在竞争中学习。此外,要经常进行实地调研,很多中医药院校都有自己的药物园,以及中药或院内制剂的生产基地,这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4.1.4 定期举行创新创业教育与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结合的培训和比赛

对大学生最有直接利益的就是对专业课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及比赛,通过专业教师在培训和比赛过程中的言传身教,可以对课程质量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4.1.5 提高师资力量

“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重新定义了我国的教育模式,同时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以及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5],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提高高校的师资力量,引进一批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既要保障专业课程的质量,又要融入创新创业思想,这将对教师的要求更严格,要提高教师的待遇,保障教师的权益,才能更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力[6]。

4.2 学生层面

4.2.1 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很多学生把学习专业知识作为大学的首要任务,还有一些学生单纯的追求利益[7]。虽然没有错,但是却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更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因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显的尤其重要[8]。

4.2.2 要善于洞察市场走向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平台和机遇,大学生要善于把握机遇[9],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在这次疫情期间,许多的传统行业面临倒闭,但是,也兴起了“直播带货”,各种网络直播带货平台正是因为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再加上自己不断的创新,才能在这次疫情期间崛起,因此,必须拥有创新意识以及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10]。

4.2.3 注重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统筹策划能力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今社会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抱团取火”的时代[11],必须要学会团队合作;具备统筹策划能力的大学生,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有出色的成就,尤其是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资源的统筹,产品的策划都是极其重要的[12]。

5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环境不景气,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陷、师资力量薄弱、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只有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下,尝试着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在学校方面,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教学模式、提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教学的实验基地、 合理安排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教学与实践课程、 定期举行关于创新创业教育与相关专业课程结合的培训和比赛、 提高师资力量。在学生层面,要增强学生对于创业领域的观念意识、要善于洞察市场走向、 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统筹策划能力等。在增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因此, 我们认为,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教学方式将会成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领域的核心研究议题。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互联网+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