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中的贤能政治及其对党建的启示

2021-03-08 02:54张照
公关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王权

张照

摘要:《洪范》篇是《尚书》中的重要篇目,被誉为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大法。文章通过解读该篇目,挖掘其中所蕴含的顺应天意、选贤无偏、内省爱民等贤能政治思想。贤能政治需要自律和他律两方面得以实现。鉴于此,今天的贤能政治建设需要发挥党员的遵纪守法、倾听民意、自我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洪范 王权 自律与他律

一、问题缘起

《洪范》是《尚书》中的篇目,讲述的是箕子对周王的治理技术的劝说和建议。在周革殷商之后,周天子面临如何安稳天下、治国理政的情境,一方面需敬告人民以周替商的合法性以安抚人心,同时新建国家的各方事务如何治理也急需进一步明確。这两方面内容构成《洪范》论述的重点。

《洪范》“洪”即大,“范”即法,“洪范”实际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大法。通过箕子对周天子论述如何效法先王、管理国家的一系列内容,该文奠定治国理民基本原则和精神。考察其中的内容,可以为今日党建治国提供诸多启发。箕子在《洪范》中,首先强调了法先王、顺天意是治国理政根本原则,敬重自然是国家存在的基础与国家和谐并进的先决条件;王具有崇高的地位,借此建立的根本大法是使天下安定的重要原则,但是法是蕴含王的无偏无私、惜才爱民的精神的根本大法,不是王任意为之的法,法借力于也确立了王的地位,但是王始终不是超越大法的任意而为的掌权者;在上述的总括之后,《洪范》进一步阐述了具体的治国理政的做法,无论是一些实然的操作建设,还是应然的道德建设,其中体现了很多王权受到民意、天意、自身德行约束的思想。

通过箕子对周天子论述如何效法先王、管理国家的一系列内容,该文奠定治国理民基本原则和精神。考察其中的内容,可以为今日党建治国提供诸多启发。鉴于洪范内容繁多,体系庞大,本文以其中对王权思想的论述为主,探究其中对于王权自律和他律是怎样体现和要求的,进而阐明如何在今天发挥贤能政治及党建的作用。

二、《洪范》中的贤能政治

(一)顺应天意

武王向箕子进行请教什么是“彝伦攸叙”,即治理天下的常理所规定的秩序。箕子非常巧妙的借用鲧治水失败和禹治水成功的例子,说出二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按照天意治水,扰乱天赐五行的鲧治国失败,而运用天赐九法的禹则成功治理了水患。于是箕子引出治国理政的方法其实就是法先王和顺天意,效法先王曾经敬天保民的做法同时,时刻遵从天意,这成为箕子劝勉周武王实行贤能统治的首要原则。

(二)选贤无偏

殷人尚五,处在第五畴的“皇极”相当于这九畴治理思想中的总纲。箕子开头阐述了王要建立一种至高无上的统治原则。王的地位赋予皇极安民根本之法的地位,得以平定战乱之后的民心。但同时原则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爱民赏贤、不偏不倚、公正坦荡。这样至高无上的、无私公正的“皇极”才能使王广施福利、广纳贤才。在其榜样下,天下信服王的统治,官员施展才略,百姓积极配合。“皇极”的精髓在于因王而定天下的总则,也奠定了整篇《洪范》中无党无偏、选贤任能的思想基调。

(三)内省爱民

“五事”讲述王在仪容、言行观止和听闻思考方面对自身的约束标准,是对王的修身养德的要求。王作为安稳天下秩序的人,作为奉天革商的天命授意者,恭敬的仪容才能体现出这样的天子之威,才能使臣子和百姓臣服,稳定的秩序给治理国家提供良好的环境;但是君王有威并不足够使天下达到良治,这就要求王对自己的内在品质有所要求,想要言语有道理,就需要仔细观察臣民的心意,分辨是非黑白,学会体察臣民心意,听取事实和建议,还要让这些内容真的进入到自己的心中和头脑里,融汇地进行思考,不是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能刚愎自用,只有将这些融合到一起,王就是真的由内到外,做到治理好国家的主人。

三、贤能政治何以可能?——自律与他律

(一)自律限制

《洪范》中阐述了“恭、从、明、聪、睿”这五种王应有的行为标准,实际是对于王应当怎样要求自身行事的一种劝谏,它分别对应着“貌、言、视、听、思”这五个方面,体现了一种从外到内、逐渐深入的要求。

在仪容上要恭敬,言语要合乎道理,观察要清楚明白,听闻要聪敏,思考要通达。仪容恭敬实际是塑造王的庄严性,这样才能以其威严稳住天下,进一步施政理事,才能使臣子听从王合理的政策,百姓服从王英明的统治;言语合乎道理说明王要做的事是有理有据、合乎规律、有所前瞻和借鉴的,使臣子心甘情愿去执行,使百姓诚心诚意配合,这是王使自己的治理得以实行的可信度在表达上的体现;而观察清楚、听闻明白说明王室善于体察民情,同时只信真实的声音,不是不顾天下、听信谣言的昏庸者,这是王进一步和臣民沟通,使自己的治理反映臣情民意,保证沟通畅通的条件;而除了这些,王的思考也要通达,不是狭隘自闭的,不是自大自满的,这样的宽阔思考可以使人广纳言路、兼收意见,不是固执己见,这样的王因为有了更加开阔的思考,所以使自己的统治更加圣明。

这五种要求体现了一种从外到内的、由表及里的深入诉求,也是对王提出的行为标准,也必然成为约束自己的谨记之则。代表着先王天意,同时关乎自己掌管天下合法性的洪范法则,通过仪容整治、谨言慎行、倾听民意等内在要求,在用权者内心形成警示和督促作用,这恰恰体现了一种自律。

(二)他律限制

箕子提出在面临重大的问题的时候,王要同臣子、庶民、上天三者进行商量,这体现了一种王权不可滥用的思想,虽然周王是掌管天下的天子,大权在握又有天命在身,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可以用权为所欲为,所占卜之事是涉及天下民生的大事,大事的决定不是王一人独断专制,而是要和臣民、上天共同商量,这和制定历法过程有相似之处,王、臣、民就像四时年月一样,是一个符合自然和天道的统一体,这是对决策中权力的限制;而在王、臣子、庶民和上天意见相左的六种情况中,用权者需要依据显示天意的占卜的不同兆象、兼看臣民的意见来决定如何决策,所以王的决策在天意和民意之下。

通过民意和天意对用权者的决策过程进行约束,表明一种对权力的他律限制。

四、今日的贤能政治——《洪范》对党建的启示

贤能政治意味着官员的贤德治理,这在今天与强调党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谋而合,而党员无疑是贤能政治的主要载体。因此通过在《洪范》中挖掘促进党员贤能治理的内容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发挥党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提供见解。

(一)党员应带头尊重自然

虽然《洪范》中的占卜、问天之说常被误解为鬼神之词,但是这对今天的国家治理也提供了一定的警醒作用。敬畏天意实际是对自然的敬重,对绿水青山的保护作为环境治理的一部分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而党员在其中需要发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带头作用。贤能党员的榜样作用有助于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之风,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党员应遵纪守法、倾听民意

《洪范》是古时治国大法,其重要作用就在于使权力有法可依,保证国家在权力的节制和有效运用下长治久安。无论是对用权者的品质要求还是将行为与天象、民意相联系,诉诸这一切强调的是官员要怀着爱民之心。如同今天强调主权在民,党员手中握有的权力为公民给予,民意可以约束权力。因此在工作中党员要倾听民意、牢记群众路线,时刻依法行事。

(三)党员应时刻自我反省

《洪范》中强调王行事时依据天意、先法,同时不断地内省自身、修身养德,谨慎地使用与之相配的权力。这点和今天强调党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组织的思想教育相匹配。通过不断的自我剖析强化党员的内省意识,时刻警惕自身滥用权力的欲望,可以进一步约束党员中的不正之风,做到谨慎用权、用权必有责。

《洪范》虽然是周王朝治国理政的法律篇目,但是对今天的国家治理有重要的启示。贤能政治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今天也有值得借鉴的内容。找寻《洪范》中的贤能政治思想及其实现的可能,并结合今天的党建提出相应思考,可以为我们实现国家治理能力中党建的作用提供一定建议。

参考文献:

[1]杨世文,陶亮.王道荡荡:《洪范》与儒家“治道”思想[J].中华文化论坛,2018,(10):118-125.

[2]丁四新.再论《尚书·洪范》的政治哲学——以五行畴和皇极畴为中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02):138-149.

[3]周浩翔.《尚书·洪范》时代及思想源流考论[J].中国哲学史,2016,(02):44-55.

[4]孔安国,孔颖达.《尚书正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5]杜泽逊.《尚书注疏校议》[M],中华书局,2018年.

[6]丁四新.再论《尚书·洪范》的政治哲学——以五行畴和皇极畴为中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02):138-149.

[7]丁四新.论《尚书·洪范》的政治哲学及其在汉宋的诠释[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02):26-33+38.

[8]周德春.箕子的《洪范九疇》及文化地位[J].兰台世界,2014(21):21-22.

[9]任锋.近世思想传统中的政治正当性理论及其启示:以儒学“洪范模式”为视角[J].学海,2007(05):24-34.

[10]陈声柏.“洪范九畴”的思维方式——从“范畴”的角度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13-16.

[11]朱本源.《洪范》──中国古代文明的活的灵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1):18-25+175.

猜你喜欢
王权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明代嘉靖“大礼议”与朝鲜王朝之回应
王权支配社会的几个基本理论
西法兰克国王查理三世被废的历史动因
关于亨利八世时期的王权
浅议英联邦诸王国的主权沿革
真实或想象
民族—国家的边界、中心和关系
从中世纪欧洲文明到近现代西方权力制衡体系
论乔治三世时代实现王权复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