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上教学的蒙学经典阅读实践探究

2021-03-09 01:05符秦
求知导刊 2021年52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线上教学语文素养

摘 要:文章基于对蒙学经典阅读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线上开展蒙学经典阅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以“腾讯课堂”为实施媒介,通过预习单、线上诵读、教学、答题和评价等实践路径,探讨蒙学经典阅读线上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期帮助学生真正实现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蒙学经典阅读;线上教学;语文素养;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2-0040-03

作者简介:符秦(1985.7—),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

蒙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蒙学经典阅读是以儿童所学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古文为阅读内容,通过习得蒙学经典阅读方法,实践阅读策略,并由阅读转向表达,使学生产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提升自身能力和人文素养[1]。笔者以蒙学经典《三字经·常识篇三》为例,具体阐述基于线上教学的蒙学经典阅读实践策略。

一、学生蒙学经典阅读的现状

(一)课时安排较少

我校历来重视组织学生开展蒙学经典的阅读,每周都会开设一节蒙学经典阅读校本课程,但由于课时安排较少,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只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无法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阅读内容零散

教师在开展蒙学经典阅读教学时,一方面没有整体呈现阅读的內容和意义,也没有系统建构学习体系,而是随意地划分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没有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拓展等,导致学生无法实现整体感悟和提升阅读兴趣。在一些蒙学经典阅读课上,学习内容支离破碎,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三)阅读过程无序

蒙学经典阅读需要经历一个由整体感悟到深入学习,再到回归整体适度拓展的过程[2]。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时空限制和教师个人素质的影响,教师随意调整、改变阅读过程,导致蒙学经典阅读课时常出现阅读过程无序的现象,学生对阅读内容掌握不清楚、不牢固,阅读收效甚微。

基于上述蒙学经典阅读教学现状,笔者尝试通过线上教学来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二、线上开展蒙学经典阅读的意义

(一)有利于系统建构阅读体系

针对线下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通过线上教学实践,适当增加课时数量,化内容零散为集中,化过程无序为有序,从而实现蒙学经典阅读目标、内容、途径的系统建构,让小学语文蒙学经典阅读形成一个完整和动态的体系,以促进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有利于形成阅读与评价一体化

从蒙学经典阅读的目标内容出发,探究将观察评价、测试评价、过程性评价等运用于蒙学经典阅读中,有助于实现阅读与评价一体化。教师借助线上阅读进行阅读实践时,以评价促阅读,以阅读促评价,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3]。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

线上教学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学习时间相对自由、学习资源十分丰富等特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唯一的权威者,而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实现学习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人文底蕴、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

三、线上开展蒙学经典阅读的实施路径

基于线上教学的优势,笔者以蒙学经典《三字经·常识篇三》为例,谈谈蒙学经典阅读线上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制订教学目标,系统建构线上阅读体系

在进行线下教学时,教师往往只关注课时目标,而忽略了整个篇章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零散、无序。在进行线上教学前,教师先要根据完整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置篇章教学目标和制订教学方案。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正确、流利地朗诵三字经(《三字经·常识篇三》);(2)欣赏古代的乐器及制作材料;(3)理清座次顺序,懂得尊卑礼仪;(4)了解古代五种孝服和六种技艺;(5)欣赏并创作书法作品。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针对性强、主题鲜明的教学计划(见表1)。

《三字经·常识篇三》共分为七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有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每次线上教学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七次主题学习在一周内完成,每天完成一个主题学习任务。

(二)开展线上教学,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整个线上教学按照“学习单预习—‘腾讯课堂’在线教学—实施在线评价”的整体思路进行开展。其中,“腾讯课堂”在线教学是重中之重,可以分为整体诵一诵、主题活动、教师总结来展开。下面笔者就具体围绕线上教学思路来分步骤具体阐述。

1.学习单预习,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开展线上学习也需要进行预习。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借助学习单(见表2),以“长幼尊卑懂礼仪”为例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笔者会事先准备好电子预习单,在每天下午固定的时间到“腾讯课堂”给学生布置这项作业。学生对照学习单内容进行阅读、讲述等准备。

笔者布置的作业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方式呈现,并且设定作业提交的最后时间。这样的作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选择题目,认真思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2.线上教学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腾讯课堂”除可以在线布置作业外,还可以进行线上教学。下面,笔者围绕《三字经·常识篇三》的线上教学内容来探讨具体的实施过程。

(1)线上诵读培养语感

学生对照学习单,线下练习诵读《三字经·常识篇三》后,就可以在线上进行诵读比赛了。教师打开“腾讯课堂”,在创建课堂中输入课堂名称和课程权限。学生有了二维码,就可以扫码进入。在操作栏“签到”功能处,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签到情况,并及时提醒还未签到的学生。学生都进入“腾讯课堂”后,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诵读比赛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每人只读其中的三行。之后,教师向学生发起语音邀请,学生同意后,打开语音功能,开始诵读《三字经·常识篇三》。在学生诵读时,其他学生要仔细听,也可以在留言区点赞、表达想法。一位学生读完后,教师在操作栏里向学生发起邀请,再由下一位学生接着读。在学生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进行线上诵读示范。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诵读小明星”。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大胆、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诵读成果,还可以在线上评价其他同学的表现,在不断地诵读中感悟《三字经·常识篇三》的语言特色,培养语感,提升诵读水平。

(2)线上教学培养审美能力

在围绕“教学乐器材料我欣赏”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时,笔者事先制作了一份PPT,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在线上教学时,笔者将事先做好的PPT上传至“腾讯课堂”。正式授课时,笔者在线上讲解关于古代乐器的种类和乐器的制作,让学生一边听一边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看法。当讲到古代的樂器“埙”时,笔者让学生根据字形猜测这个乐器是用什么做成的。在学生说出“用土做出来的”后,课件随即出示黏土的图片,然后笔者向学生讲解用黏土制作埙的过程。在学生对埙有了初步认知后,笔者播放一段吹奏埙的视频,让学生聆听埙的声音。听完后,学生可以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回放上课内容,对没有理解或没有看仔细的内容进行再次学习。

在“腾讯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美、感悟美的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激发自己的审美意识。

(3)网络在线答题,提高思维能力

与以往的纸笔答题、课堂举手答题相比,网络答题新鲜、有趣,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笔者以第三个主题“长幼尊卑我知晓”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线答题。首先,在引导学生读完《三字经·常识篇三》后,让学生再读一读“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这句。紧接着,笔者出示了一张关于九族的思维导图,并通过语音的方式讲解给学生听,之后出示了一张电子答题纸。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答题,把答案写在讨论区内。这样,笔者就可以通过查看讨论区答案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笔者进行总结和反馈,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整个过程中,笔者先出示思维导图并讲解知识,使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形象思维,然后让学生进行在线答题,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培养思维能力。

(三)在线评价促学生发展

1.线上观察评价

在线进行蒙学经典阅读时,有时是诵读比赛,笔者通过听来了解学生的诵读情况,并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诵读能力;有时是在线教学《三字经·常识篇三》的相关知识,讲解完后对学生进行在线检测,通过观察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完整性、速度来评价其学习情况;有时是在线展示学生的作品或故事等,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者,通过及时评价他们的表现,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

2.评选“小明星”

在每次在线教学结束时,笔者会根据主题的不同评选出不同的“小明星”。例如,《三字经·常识篇三》的教学共分为七个教学主题,相应地评选出“诵读小明星”“审美小明星”“课堂学习小明星”“礼仪小明星”“最佳宣讲员”“自学小明星”“小小书法家”。这些称号深受学生喜爱,对学生的学习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3.线上表格式评价

为了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参与在线教学的具体情况,笔者还会在学生每次学习结束后出示一张线上表格式评价表(见表3)。这样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既发挥了改进和激励功能,又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结 语

开展线上蒙学经典阅读,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当然,线上教学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如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家长从旁指导;学生在线阅读的视力保护问题等。因此,笔者在之后还需要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在线阅读的能力,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在线教学的休息和娱乐时间等。同时,笔者希望能有更多教师参与到对在线教学的研究中,进而使这一教学形式的价值得以充分挖掘和体现。

[参考文献]

宋欣.国学蒙学经典阅读提升少年儿童道德品质的途径探索[J].科教导刊,2020(35):172-173.

谢绍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国学经典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0(01):12-13.

蔡小燕.摸索蒙学经典路径 打造点睛教育特色[J].教育家,2017(20):68-69.

2703501705279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线上教学语文素养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