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学下的初中英语听说课课模“字词句篇循序渐进法”研究

2021-03-09 13:30方义珍
考试周刊 2021年13期

摘 要:初中英语听说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水平,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课程。为了提高英语听说课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我校研究并提出了目标导学下的英语听说课课模——“字词句篇循序渐进法”。文章将以仁爱版七下Unit 7 Topic 2 Can you sing an English song? Section A为例,简要阐述“字词句篇循序渐进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

关键词:目标导学;初中英语听说课;字词句篇循序渐进法

一、 引言

传统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位置,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学,缺乏足够的语言输入,导致“听”不懂,“说”不足,读写也有所欠缺。因此,我校英语备课组在学习了各地的课改经验后,结合本校的生源情况,提出了目标导学下的听说课课模“字词句篇循序渐进法”。

二、 “字词句篇循序渐进法”的理论依据

在听说课教学方面,Hamer提出的“输入、练习、输出之更具有间平衡”的教学主张更具有借鉴意义。他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通过听觉和视觉大量感知语言材料,通过多看、多听、多读来接触和理解语言材料的意义形式结构和交际功能;其次要让学生将输入的语言材料和相关的知识在多种活动中反复操练、消化、加工,使之进入长期记忆系统,内化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最后要让学生将贮入的语言材料和知识重新组织,在新的交际情况下以口头或笔头方式表达出来,把握语言的交际功能,有效地交流信息。输入、吸收、输出,环环相扣,循环往复,组成有机整体,平衡发展。不可顾此失彼,有所偏废。

三、 “字词句篇循序渐进法”的定义

“字词句篇循序渐进法”是遵循“听、说、读、写”语言学习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创设情景,将一堂听说课的知识点按照“字—词—句—篇”的顺序呈现出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强调在“三维目标”指导之下的“学生的学”,形成“独学、对学、群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先得到足够的语言输入,再以当堂训练巩固,最后用笔头或口头的方式输出的过程。其中,“字”是单词(words),要求掌握其音形义;“词”是词组(phrases),是指所学单词基础上构成的词组和对话中的短语;“句”是句子(sentences),指学生在掌握单词短语的基础上会用这些单词短语来造句;“篇”是段落或对话(passage or dialogue),主要是根据设置特定的场景,用所学的句子进行情景对话。

四、 “字词句篇循序渐进法”的基本流程图,如下

五、 实施步骤例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如歌曲导入,游戏导入,视频导入,直观导入法等,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奋点”,使其迅速进入课堂状态。

例如,在仁爱版七下Unit 7 Topic 2 Can you sing an English song? Section A教学中,笔者采用漫威超级英雄齐舞歌曲《What Makes You Beautiful》导入。在播放视频时,学生觉得有趣,搞笑,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有利于下一环节学习的开展。

(二)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重点词汇和句子为主,有利于学生迅速直观地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明确学习目的。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设置为:

知识目标:能正确朗读以下词汇:piano; else; disco; perform; ballet; have a good time,并在实际对话中应用;

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选择疑问句的提问和回答,以及能够使用情态动词can,讨论会做和不会做的事情;

情感目标:通过采用英文歌曲、对话、表演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活动。

(三)图文呈现words or phrases,指导学生自学词汇

笔者一贯认为,以词组为单位来记忆单词,所产生的效果会比单独记忆单个单词好。因此,笔者经常想方设法地将新单词组成本节课相关的词组,搭配希沃白板中的“英汉字典”功能来呈现新词音标以及相关图片,让学生在图文并茂中用音标拼读法掌握新单词,新词组,以及词组含义。

例如,本节课笔者利用图片,完成了重点单词和词组的学习,包括:play the piano; dance to disco; perform ballet; take photos; draw pictures。

(四)学习句型表达,锻炼识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在呈现sentences环节时,笔者设计Ask and answer和one by one的环节,师生、生生合作,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开口提问并回答问题,例如:

师:— What can you do?生1:— I can play the guitar.

生1:— What can she do?生2:— She can perform ballet.

(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dialogue,完成教材內容的一系列“听说读写”任务

听力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有效地整合设计教材资源。听前要指导学生进行预测,听中强调要集中注意力,听后要学会思考,总结经验。而对于dialogue文本的处理,笔者主要设置“汉译英”或“英译汉”等题型,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划出对话中的重要词组或句子。朗读环节可设置音频跟读,全班齐读,分组朗读,男女生对读,个人朗读等形式。利用各种形式对文本进行重复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后面的“说”奠定基础。

(六)进行情景对话或练习巩固,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输出

“篇”环节要求实际应用当堂所学语言知识,形成输出能力。教师可以将文本改编,让学生进行口头复述;或利用话题内容设置一篇短文,让学生进行编写与运用;也可以适当补充练习题来巩固目标知识,如中考题型情景交际,看图写话,或将对话改编为中考题型短文填空等,进行评价和反馈,提高语言应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七)概括总结

这一环节是指在教授完新课内容之后,要求学生学会梳理知识点,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对于低年级(初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或列表形式,引导学生去补全空缺。例如,本节课的总结,笔者采用了表格的形式将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挖空,让学生在适当的提示下进行总结。

(八)情感升华,主题提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有意并合理地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习惯教育、法制教育等,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六、 “字词句篇循序渐进法”的实践意义

(一)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创建学习共同体,是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绩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过程。“字词句篇循序渐进法”是实现有效教学为目的,即达到:学英语困难的学生掌握到“字”,即单词;中下的学生掌握到短语;中等的学生掌握到运用单词短语来造句;而中上等的学生会利用这些句子在特定的场景进行对话或短文的编写与运用。

(二)教学思路清晰,贴合学生实际

“字词句篇循序渐进法”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有目的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加以鼓励引导。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建构起新的经验。而且,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字词句篇循序渐进法”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Ha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 Longman,1985.

[2]韩立福.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兼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新课程“FFS”教学模式[J].教育理论与實践,2009,29(4):33-37.

[3]孙辉.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0(14):133-134.

作者简介:

方义珍,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华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