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1-03-09 13:30谢菲
考试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培养核心素养

摘 要:现如今生物教学作为高中学业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当代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观当代教师对于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深知,为提升当代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发现生物学科的独特魅力,提升自身生物学科的主观能动性。各高校的教师也将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式带动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不同情境教学,将学生们置于相应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想象,因为人是视觉动物,普遍的大众心理会激发自身对于新鲜情境的喜爱和探索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评价

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升国民的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针对高中各学科学习的变革也逐渐提上日程,尤其是生物学科,生物学科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涵盖角度较多的学科,生物是一门以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为主的科学探索,结合实际生活涉及诸多应用型、假设性、发展性等庞大的理论知识体系,学习的困难性也可想而知。面向教学,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重学生培养生物核心素养,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情况,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理解生物学科对于生活和生命现象的理解程度,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塑造学习本身探索求知的学习态度。

一、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等,要求学生具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自主发展和创新实践,培养当代学生主观能动性。而生物核心素养是指在生物学科领域内,利用生物学科知识塑造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当代学生具备核心素养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具备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面对学习梳理完整的知识框架,帮助更好地理解知识理论,形成自我思维方式,区分于学科素养,生物学科素养大多是指利用生物学科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经济中起到不同作用,也是国民素养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

二、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特点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三大特点,其一是体现核心素养的整体性。核心素养主要是聚集了理论知识、社会实践、自我教育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高中生物学科知识涵盖广,大到生态系统生物圈小到冠状病毒及其他微生物,结合当代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学生更加喜欢生物学科的知识学习。其二是体现核心素养的可实践性。由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殊性,生物融合了生活实践的相关细节,真切地让学生融入生活,从生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源于生活的实践结果更加验证了知识的真知,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出真知,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其三是体现核心素养的延续性,教育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一举成功的事情,核心素养的培育更是漫长的过程,需要自身不断提升,也需要外界新鲜事物的刺激和鼓励,从而深入影响内心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渴望,加速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核心素养。

三、 培养生物核心素养的措施

(一)教学章节的延续性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教学课程内容都是根据国家课程改革发展要求,各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动性巨大,充分体现生物学科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理论知识,各高校教师在编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更加形象的记忆各类理论知识,也是在抽象记忆等方面绞尽脑汁,为此,要求教师们首先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掌握和理解,在完成基础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助孩子更好地梳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做到循序渐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训练,这期间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法,对抽象不可见的事物进行比喻,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例如,老师在给学生讲细胞学知识时,为了使学生对细胞学感兴趣,在引导方法上,可以由浅至深,由人导入细胞知识,学生对人的生成过程最感兴趣,如果我们把人体比作一间房子的话,那么一个个的细胞就是建造这间房子的一块块红砖瓦玉,只有结实的砖块才能建造稳固的房子,从而引导学生深知细胞的重要性。

(二)促进课堂内容的生活化

高中生物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点在于更具有实践性,高中生物处处藏着生活之中的小知识、小技巧等,生活之中处处是知识,而我们也更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中课程知识不同于初中知识,从而导致学生面对高中课程的兴趣不大,抵抗力很强,如果这时候我们的教师仍然延续旧法,采用填鸭式灌输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很可能造成新知识不会旧知识不记得的现象,不仅使课程教学效果停滞不前,同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增加学生的体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明白生物学科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例如,老师在讲解生物教学中“人类遗传病”这个知识点时,针对遗传病,学生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只是无法进一步区分哪些是具有遗传特性的病症,遗传病的种类表现特点有哪些,该如何进行区分和预防,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日常观察理解中进行讲解,具体实际讲解错误或者不全的时候再相互补充纠正,从而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降低学生对于这种教学内容的排斥性,利用发现于生活,受教于生活,得论于生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生物的教学内容更加积极主动,刺激学生更加用心地发现来源于生活的生物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生物融于生活,生活体现着生物知识的独特魅力。我们都明白,同一个知识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对于每位教师来说更是感同身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会利用各种引导方法,结合生活结合实战结合实验等设计带有趣味性的探究方向,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胆大细心的特性,总结源于生活的实践结果,以“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为例,教师会提前布置学生自己种植一株自己喜欢的植物,通过在不同光照环境放置植物,并采用纸箱,日光灯等工具,设置不同条件,每天悉心观察,将植物的生长过程及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详细地记录下来,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植物养护结果的对比,并针对养护植物的过程分享自己的心得感受,可以在统一时间将植物带到课堂进行多人分享,在学生分享自己所养护的植物,老师可以补充学生所讲植物在养护过程中各种特点,将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更有利于教师授课过程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师生感情,同时授课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通过布置种植任务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同时,悉心照顾植物生長的过程,发现日常植物的生长变化,通过记录不同时间段的生态过程,更有利于帮助学生领悟生命的真谛。

(三)情境带入提升真实感

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情景趣味多的教学方式,因此,老师们为了增强课程设计效果,通常会辅助新媒体设备,现如今的教学设备更加趋近现代化,多样化、多元化,生物教学更可以利用新媒体的特效视觉,可以网上下载或者自行制作不同的教学情境,例如老师在讲课时可以通过一组动画或一组音频,在讲解枯燥的知识内容时,伴随着视频或音频,成为吸引学生能够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因为动画可以引导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快乐感,通过一个个形象逼真的动画塑造了我们想要体现的文字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辅助教学,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新媒体设施,例如老师在教学“群落演替”为例,可以利用新媒体设备引导学生置于模拟场景之中,感受森林被烧后,整个生物群落要经历怎么样的过程才能够恢复昔日的光辉,一方面利用新媒体的视觉效应激发学生对生命的保护欲,增强学生对爱护大自然的热情和动力,从而影响更多的人爱护植物生命,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能够不断思考和探索课程的问题,总结结论,从而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通过实验增强记忆

实验调查结果显示,人类脑细胞中有利于提高记忆的基因数量远远少于妨碍记忆的基因数量,由此可见,在充分开发大脑潜能的前提下,可通过多种训练方法增强记忆,其中,通过实验增强记忆的方法效果比较显著。在学习“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浓度不同溶质的溶液,进行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并验证细胞失水吸水的原理。并通过不同溶质实验结果的差异理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样通过亲自实验,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增强对生物知识的感性认知。从实验本身延展到生物理论教学,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教养。

综上所述,培养当代中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已成为生物老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我们不仅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教育高学识高能力的青年才俊,更是为培养当代社会核心发展人才奠定基础。所以要求我们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共创未来。

参考文献:

[1]李维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與培养策略[A].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4.

[2]李晴晴.浅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高考,2020(5):170+172.

作者简介:

谢菲,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校区。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培养核心素养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