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用于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

2021-03-10 14:32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乌司性反应炎性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在原发疾病基础上继发的弥漫性肺损伤,属于临床常见内科急危重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提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3]。本研究将无创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用于治疗ARDS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机械通气组(39例)和联合治疗组(39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1.2 方法

机械通气组积极进行原发疾病治疗,包括抗感染、营养支持、吸氧、正水电解质紊乱平喘解痉、祛痰纠等措施;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具体如下:选用美国鸟牌VELA呼吸机,选择无创正压通气(NPPV),参数设定为呼吸频率14~18次/min,吸入氧浓度40%~100%,潮气量5~8 L/min,最初吸气压力16~20 cmH2O,呼气压力5~10 cmH2O,治疗参数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间隔>12 h;连续治疗1周。

联合治疗组在机械通气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批号032009014)(20万U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治疗,2次/d,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

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成功撤机,基本能够自主呼吸为显效;经治疗病情稳定,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仍需机械通气机辅呼吸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病情恶化或死亡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有效率×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

2.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例

3 讨论

ARDS诱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多数学者认为ARDS的发生与全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因此,减轻炎性反应、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是治疗的关键。

无创机械通气是临床常用的ARDS救治方法,可在不建立人工气道的前提下达到改善呼吸、缓解低氧血症的作用,创伤小、安全性高,但其对炎性反应并无抑制作用,因此单独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救治ARDS具有一定局限性。乌司他丁是一种具有抗炎、清除自由基作用的蛋白酶抑制剂,同时还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免疫功能损伤、保护器官功能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其在抑制肺部炎症中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与单纯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相比,无创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用于治疗ARDS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同时疗效更好,对炎性反应的抑制更有效,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乌司性反应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乌司他丁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4例输注乌司奴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病人的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对非出血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乌司奴单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专家指导建议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