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位一体的个体标准化功能锻炼模式对股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1-03-10 14:32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个体化股骨康复训练

(南阳市骨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股骨骨折主要由暴力撞击、高处坠落等因素造成,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较长,活动严重受限,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因此术后及时进行康复干预极为重要[1]。本研究探讨基于四位一体的个体标准化功能锻炼模式对股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南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50~65岁,平均(56.94±4.28)岁;骨折原因:摔伤18例,车祸17例,高处坠落13例;骨折部位:股骨粗隆16例,股骨颈20例,股骨干12例。观察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50~65岁,平均(56.46±4.57)岁;骨折原因:摔伤16例,车祸20例,高处坠落12例;骨折部位:股骨粗隆18例,股骨颈16例,股骨干14例。上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围术期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四位一体的个体化标准功能锻炼。责任护士、医生、家属及患者四方共同参与护理过程,主要措施如下:a)建立功能训练团队,病区医生及护士共同参与制定计划,其中技术指导由总住院医生进行,将责任护士设定为组长,主要进行课题各方面的统筹工作,以落实个体化标准功能训练方案,整个责任小组主要在于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标准化训练方案。b)与入组患者及家属进行深度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与家属的个性特征、对疾病的态度及认知、心态、性格特点、自我控制能力等;告知患者及家属此方案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主要内容、优势与方法;医生、护士、家属、患者各司其职。主要职责:

医生:根据对患者的评估内容,同时参照相关文献进行计划拟定,计划分为30 d,术前为患者讲解手术方式,此手术对疾病存在的优点,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膝关节功能量表、NRS等量表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随时注意患者情况,对于患者、家属和护士反应的情况基于予以个体化指导,如调整训练时长、训练强度和项目内容[2-4]。

护士:术前、术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肺功能锻炼(5~10 min/次,3次/d),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术前1 d将康复训练计划表发给患者及其家属,对表中内容进行知识宣教,讲解各项目的、意义、方法及步骤;根据计划表上内容进行床旁训练示范,直到患者及家属均能掌握为止,告知家属帮助患者认真完成计划表中的内容并做好训练记录;每周五下午进行15~30 min的集体训练,将已进行同步训练后的家属、患者集中于康复训练室进行功能锻炼。术日,于患者清醒后告知其进行肺部锻炼(10次/h),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下肢按摩,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足部活动、臀部收缩运动、足背屈伸训练及体位运动,教会患者及家属使用CMP仪器辅助器。于出院日将患者及家属拉入微信群聊,嘱家属监督患者每日按计划进行训练,做好训练记录,由家属监督患者训练并将训练短视频发到微信群进行打卡,由微信群内管理人员(护士)监督并检查,对存在不规范动作的患者,及时视频通话进行纠正,追踪未打卡的患者,及时了解原因进行调整。整个训练过程中医生及时调整个体化锻炼模式。

家属:负责监督、协助患者训练,及时将训练情况及训练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医护人员,请求医疗指导或调整个体化锻炼方案。若患者较为肥胖,早期康复训练过程中可寻找医护人员协同。家属全程参与健康宣教、康复训练。术前与医护人员共同为患者建立心理防线,引导患者树立积极心态;术后遵医嘱协助患者行床上训练。

患者:遵医嘱进行各项功能锻炼,焦虑、烦躁时及时向家属和医护人员寻求帮助,及时反馈训练效果及训练中的难度,请求指导或调整个体化锻炼方案。

质量控制:患者住院期间,护士每日检查训练情况,了解未完成训练的原因,及时干预,现场监督其完成训练后方可下班;对出院患者及家属,保证每周至少1次的微信互动,以了解患者的训练完成情况,同时进行总结、分析、反馈,适当批评表扬患者。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髋关节功能[4]: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6个月采用Harris量表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总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髋关节功能越好。并发症:干预后,观察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例

3 讨论

股骨骨折术后最易出现的并发症为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并且由于长期卧床,造成肺部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极大程度影响患者疾病恢复,需及时进行功能训练[1,2]。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四位一体的个体标准化功能锻炼模式可有效改善股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医生、责任护士、患者、家属四位一体结合起来各司其职。系统化的宣教弥补了患者对疾病认知的不足之处,改变了以往家属对患者不训练时抱以无原则接受的态度,循序渐进的足部、髋关节、髌骨、关节等部位的训练,有效提高了髋关节功能,减少关节僵硬情况。同时及早的康复训练能增快血流速度,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肺部感染情况。研究中部分患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推测与家属监督、患者自身负面情绪严重相关,后期将继续加强健康宣,增强心理干预。

猜你喜欢
个体化股骨康复训练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