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标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的测定

2021-03-11 16:31郭莹莹王玉芝王哲明
现代食品 2021年2期
关键词:泛酸乳粉精密度

◎ 赵 平,郭莹莹,王玉芝,王哲明,杨 光

(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婴幼儿食品是各国非常重视的一类食品。婴幼儿对食品营养要求较高,所以为了满足需求,需对食品进行营养强化。但婴幼儿机体生命活动较为敏感,过高或过低的营养强化物质会影响其身体健康,添加量必须在婴幼儿能够适应的范围内,故应重视对营养强化剂的检测监控。泛酸是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从酵母中分离得到,在生物界中广泛存在,又叫做遍多酸,是水溶性维生素B5。泛酸具有酸性,易溶于乙醇和水,不溶于脂溶剂,在酸性环境中易分解,在中性环境中较为稳定,是婴幼儿乳粉中添加的重要营养强化剂[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5]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6]中对泛酸的添加量都有严格的规定。针对泛酸含量的测定,主要是测定游离泛酸和总泛酸两种,泛酸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热射流液相色谱-质谱法、氨气敏电极法及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等[2]。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是采用国标法微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目前主要采用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泛酸含量。

由于2018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勘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泛酸的测定》(GB 5009.210—2016)[7]在勘误中替代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泛酸的测定》(GB 5413.17—2010)[8],而新旧两版标准中样品的提取方法有很大差别,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的检测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精密度实验与加标回收实验来考察并比较新旧两版标准中不同提取方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测定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不同品牌的5种婴幼儿配方乳粉,购自超市。

KWIKSTIK植物乳杆菌(美国Microbiologics公司)、泛酸钙标准品(纯度99.0%,北京曼哈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乳酸杆菌琼脂(美国BD公司)、乳酸杆菌肉汤(美国BD公司)泛酸测定培养基(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2 仪器设备

KQ5200DE型超声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LS-3780型高压蒸汽灭菌器(日本三洋公司)、PB-10型pH计(德国赛多利斯公司)、2266型洁净工作台(上海拜艾斯净化设备有限公司)、DH6000Ⅱ型电热恒温培养箱(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T6新世纪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1.3 方法

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泛酸的测定》(GB 5413.17—2010)第一法微生物法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泛酸的测定》(GB 5009.210—2016)第一法微生物法进行实验,并分别测定两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与回收率。

1.3.1 菌液的制备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TCC 8014转入乳酸杆菌肉汤培养基中,36 ℃培养24 h;再转接至乳酸杆菌琼脂培养基中,36 ℃培养24 h。培养好的乳酸杆菌琼脂培养基培养物作为贮备菌种。贮备菌种接种乳酸杆菌肉汤培养基,36 ℃培养24 h。在无菌条件下离心该培养液,弃去上清液。用生理盐水振荡洗涤菌体,离心,弃去上清液,再用生理盐水振荡清洗,重复操作。再加生理盐水,混匀,制成测试菌液。

1.3.2 泛酸的提取

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泛酸的测定》(GB 5413.17—2010)第一法微生物法中试样的处理方法采用121 ℃水解15 min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泛酸的测定》(GB 5009.210—2016)第一法微生物法试样提取中的直接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分别对5种不同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泛酸提取,并稀释至相应浓度。

1.3.3 标准曲线及试样管的制作

分别按两版标准中方法进行,加入蒸馏水、标准溶液(试样)和培养基于试管中,一式3份。

1.3.4 灭菌

将所有测定管塞好试管塞,灭菌。GB 5413.17—2010第一法为121 ℃,灭菌5min,GB 5009.210—2016第一法为121 ℃,灭菌15 min。

1.3.5 接种及培养

分别按两版标准进行实验,测定系列管冷却至室温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向每支测定管滴加测试菌液50 μL。塞好试管塞,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0 h。

1.3.6 测定

分别按两版标准进行测定,在波长550 nm条件下读取吸光度值。

1.3.7 结果计算分别按两版标准绘制标准曲线。按公式计算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精密度实验

实验以不同品牌的5种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实验样品,每个样品做7个平行试验。分别用新旧两版标准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见表1与表2。

表1 GB 5413.17—2010第一法精密度分析结果表

表2 GB 5009.210—2016第一法精密度分析结果表

从表1结果中可以得出,利用GB 5413.17—2010第一法检测的5种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每个样品的7个平行数值较接近,RSD值为1.06%~2.75%,说明方法精密度较高;利用GB 5009.210—2016第一法检测的5中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每个样品的7个平行数值较接近,RSD值为1.37%~2.84%,说明方法精密度同样较高。

2.2 加标回收实验

实验以某一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实验样品,加标按GB 5413.17—2010第一法与GB 5009.210—2016第一法方法进行实验,本底样品与加标样品分别做7个平行实验,结果见表3与表4。

表3 GB 5413.17—2010第一法加标回收结果表

表4 GB 5009.210—2016第一法加标回收结果表

从表3与表4结果得出两种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与97.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4%与2.51%,回收率稳定符合回收率的要求,方法精密度高。

3 结论

从结果对比中可以看出,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不一致,利用GB 5009.210—2016第一法检测的泛酸含量要高于GB 5413.17—2010第一法检测的泛酸含量,回收率都很稳定,符合要求,且精密度都较高。比较两版标准的差异,只是样品的前处理上有较大差异,在GB 5413.17—2010标准中泛酸的提取是通过121 ℃水解、调节pH值为4.5、过滤来实现的,在加热水解和调节pH酸性时可能造成游离泛酸的分解而导致最终总泛酸结果有差异;而GB 5009.210—2016标准中泛酸的提取是通过超声提取来实现的,省去了调节pH值、过滤等步骤,样液较浑浊,会影响结果,可能会造成结果偏高,故建议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背景浑浊,再进行实验。

本实验通过对新旧两版标准检测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结果精密度与加标回收率进行比较,两版标准只是提取方法有所不同,但两种方法的精密度都很高、加标回收率也很稳定能够达到要求。本文通过两种国标方法的数据对比,希望能够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与检验检测机构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泛酸含量测定方面提供一些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泛酸乳粉精密度
补料分批发酵条件优化提高D-泛酸的产量
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新疆伊犁马乳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副波长对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精密度的影响
喝粥泛酸 配点菜
新疆4种家畜乳粉中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比较分析
绝非泛泛而为
——水溶性维生素泛酸篇
海水U、Th长寿命核素的高精密度MC-ICP-MS测定方法
2014年全国452家实验室全血铜、锌、钙、镁、铁检验项目实验室内不精密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