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谈”之四

2021-03-14 21:34杨文玫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稷山稷下学宫

杨文玫

在五谷中,“稷”的身世和形态都比较神秘而又模糊,至今我们都没弄明白它到底属于哪种谷物。有人认为稷就是黍的不黏者,黍和稷属于同一种谷物;有人认为“稷”就是粢、高粱;也有人认为“稷”就是粟。

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国语·鲁语上》

稷,五谷之长也,故立稷而祭之也。(《白虎通·社稷》)

当然,这些无疑都是传说或是类神话的“故实”。但是这些“故实”,基本上清晰地说明了“稷”原为官名,就是具体管理农业及生产的官员;因周始祖弃曾当过“稷”官,后人“祀以为稷”。至于“稷”如何成为“五谷之长”,可能是古人为祈求福报,封土祭稷,“社神”“稷神”并祭,后来“社稷”又被用于借指国家,因此也就顺势提高了“稷”的地位,“稷”也就由官员、谷神蜕变为现实生活中的“五谷之长”。也有可能是到汉代,人们误以为“黍”就是“稷”,黍稷同种。

其实,“稷”字表示谷物是在西周以后的事,在商代“稷”字只是一个地名而已。徐中舒先生在《甲骨文字典》中所引的“戊午卜贞王田于稷”这条甲骨卜辞中的“稷”字,就是一个地名,即王打猎的地方。“稷”在古代典籍中作为地名,多指春秋时的古地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两处:一是指春秋晋地,即现今山西稷山县。此地有一座山叫“稷神山”(俗称稷王山),山上有“稷神庙”。相传后稷就是在这里教百姓种植百谷百蔬的。二是指春秋时齐地,即现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的稷山。在齐国都门即“稷门”之外,有一个始建于齐桓公、兴盛于齐宣公的著名学府——“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招揽当时各学派的名流,鼓励他们自由讲学,放胆议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这些名流也被称为“稷下先生”。“稷下”也成为当时各学术名流所向往的理想高地。晋陶渊明也曾感慨:“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拟古(其六)》)

“稷下”早已無学宫,但各地稷山依然还在,稷神庙也或毁或建。可是,至今我们还是没有弄明白“稷”为何物,“稷”又是如何从地名、官名、稷神名蜕变为“五谷之长”的。细看“稷”字模样,这家伙确实有点儿鬼头鬼脑的。

猜你喜欢
稷山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的性质和价值刍议
中国最早的“大学”稷下学宫遗址确认
专家齐聚稷山 献计板枣产业发展
运城稷山:延伸产业链 铺就致富梦
稷山:“四宝”托起百姓幸福梦
阳江学宫与高要学宫出土的“敬一箴”石碑比较浅析
讲台
《节孝祠部文碑》考释
稷下学宫的地位与贡献
稷山一片枣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