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高中地理教学探讨

2021-03-15 07:08李香波尹发能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乡土地理高中地理

李香波 尹发能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文章以“工业的区位选择”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关键词]乡土地理;工业区位;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7-0080-03

竺可桢先生曾经说过: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已知至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于未睹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全体,是故地理教学,开始必自本土地理着手。简言之,地理教学应该从乡土地理开始,利用身边的素材作为案例来进行乡土地理教学。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的许多地理现象能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身边的地理和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那么,什么是乡土地理呢?

袁孝亭教授认为,乡土地理就是本乡本土的地理,是将乡土地域内的综合地理作为研究内容,以自然—经济—社会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属于区域地理学或统一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进行乡土地理素材开发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当地具有特色的乡土资源进行开发,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促进学生乡土情感的升华为目标进行乡土地理的教学。

本文以黄石市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一、黄石市乡土地理概况

1.自然环境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全市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14°31′—115°30′、北纬29°30′—30°15′之间。黄石市下设4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一个县和一个国家级开发区,总人口260万。黄石市地形总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

黄石市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比较大,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多山,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有明显的四季,区域内的光照和降水量充足,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黄石境内有长江自北向东流过,长76.87公里,由大冶湖水系及若干干流、支流和258个大小湖泊组成本地区水系。黄石市的主要湖泊有磁湖、青山湖、大冶湖等,河流湖泊众多,湿地资源丰富。

黄石市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15年,全市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共计76种,已探明储量的有37种。铁、铜、金、煤、石灰石等是黄石的优势矿产,丰富的矿产资源给黄石市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人文环境

黄石市历史悠久,还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截至2015年,黄石市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景区3家;有各类文化遗迹210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7座。

黄石市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区域性铁路物流节点城市,黄石港是中国内河主要港口和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黄石市也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在春秋战国时期铜矿就已经被开发,矿冶文化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因此黄石市形成了以矿冶业为主体的独特的矿冶文化。

二、案例设计

下面以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工业的区位选择”为例,结合黄石市的矿产资源开发情况,设计一个教案,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教材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节是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教材通过举例介绍了5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地的具体工厂进行案例讲解,联系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学习过“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与本节知识结构类似,因此可以实现知識迁移。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通过案例分析,能够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并且知道工业区位因素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掌握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原因。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认识到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乡土案例的分析,在学习中树立发展观、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工业区位的选择。

②难点: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探究式教学法。

【板书设计】

【情境导入】假设你想在黄石市开一个罐头厂,需要哪些部门的帮助呢?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过渡】在做好了相关准备之后,你要把这个工厂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建在这个地方?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将学生带入情境,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教师提问】在选择厂址时,为了达到经济目的,你会考虑什么因素?会存在如此理想的地方吗?如果没有该怎么办?

【学生活动】回答:劳动力廉价、交通便利、靠近市场和原材料地等;很少存在理想的地方;把工厂建在优势最明显的地方。

【小结】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也会是不同的,进一步来讲,工业对区位的选择也将会不同。

【案例分析】

①原料导向型:距离原材料较近,比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②市场导向型:接近市场,比如黄石市第一棉纺织厂。

③劳动力导向型:距离大量廉价劳动力比较近,比如电子装配厂。

④動力导向型:接近火电站、水电站,比如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⑤技术导向型:接近高新技术区、电子产品研发中心,比如远大医药科技园。

【学生活动】将5种不同类型的工业主导因素与本地乡土实例结合,并且对其进行分析,概括出不同导向型工业的特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分析、判读的能力。

【问题探究】分析判断6家不同工厂选址时所考虑的因素。

【学生活动】分析思考。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工业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理解。

【承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开始增强环境意识,那么在工业区位的选择上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也需要将环境效益纳入考虑范围之中。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所产生的污染物也是不同的,那么考虑到不同类型的污染,我们该如何选择区位呢?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

【设计意图】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结合乡土案例,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念。

【案例分析】

①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

②大冶汉龙汽车有限公司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学生活动】结合当地的企业进行分析,总结污染严重的工业进行产业绿色升级的原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环境意识和人地协调观。

【结果展示】

①大气污染:季风区,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单一主导风,布局在下风地区。

②水污染:远离水源,或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地区。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分类回收,或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设计意图】通过对乡土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问题解决办法。

【过渡】除了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选择产生影响。

【案例分析】

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地或消费密集区,陆续建设了一批纺织工业中心(优惠政策)。

②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纷纷回国、回乡建厂(乡土情感)。

③20世纪60年代,我国将沿海一些工厂迁移到四川、贵州等地(国防需要)。

【学生活动】分析总结得出:优惠政策、乡土情感、国防需要、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等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工业区位的选择。

【设计意图】将之前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此,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能理解不同地区的人们针对产业活动进行不同的区位选择的依据。

【巩固练习】黄石市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黄石市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境内有武九铁路贯穿,并有大广、沪渝、福银、杭瑞四条高速公路交会,还拥有国家一类水运口岸。截至2015年,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37种,其中铁、铜、金、煤等是优势矿产。黄石市形成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建材、能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8大产业集群。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了全国12个城市(经济区)建设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黄石市是湖北省唯一入选城市。

①简述黄石市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的主要条件。

②分析近些年黄石市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③试为黄石市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合理化建议。

【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用地理思维去解释实际的现象。

三、总结

将乡土地理素材与地理教学活动相融合,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升。运用乡土案例进行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家乡、建设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和责任感。教师结合乡土案例开展问题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樊洪业.竺可桢全集:第2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2]  童炎 ,陈成忠.黄石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初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4):258-259.

[3]  赵建美.辽宁省高中乡土地理教材建设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乡土地理高中地理
浅谈乡土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依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究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利用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